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间剪纸(外一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8581
王忠友

  或三国、红楼、西游、唐诗、宋词、戏剧;或二十四节气,五谷杂粮,花草鱼虫……

  或高原、古道、日出、窑洞、村居;或宦官草民、浪子诗人,心事愿望、悲伤祈福……

  背着月光的母亲,静守日渐破落的村子,剪刀的唇边,翻转而成。

  造型,熏样,雕刻,一笸箩的大红足够。

  一朵盛开的荷花,不求高贵;一对戏水的鸳鸯,只求相依。裁下波纹,剪出蛙鸣,清风明月争相品读……

  枝干亲云朵,叶子喊鹊鸣。

  并蒂莲依然红颜如故,一只蜻蜓,在颤摇的花瓣上,柔软着我的目光,剪不乱的乡愁。

  雪花翻拣红红的记忆。远去的鸟儿又绕栖老家的门口。力透纸背的爱,生根在褪色的纸上。姐姐亦老,那一剪子一剪子蚀骨的痛,已成为现代的奢侈品了。

  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有多少回家的路被窗花牵挂,就有多少温暖的故事和传说在村头眺望。

  从小一不高兴就爱哭鼻子的,跟母亲学铰花的葵花,回来了没有?

  窗棂上,青鸟欢唱。多少遗失的语言和少年的哀怨,恍惚又回到斑驳生活的,那时分。

  土 陶

  是泥。是冬夏。

  淬过粗粝烟火,盛过朴拙祈愿,还原敦厚民俗,在西北高原、黄河古道、长江两岸、小桥人家——

  破碎,重生。动荡,漂泊。记忆,寻根。都在泥水的心里装着。

  在透风的作坊中凝视,一块沉默已久的泥胎,于老人的手中复活。泥土像水一样顺从,陶像泥土一样习惯宿命。

  隐约之中,我听到鱼喃、虫鸣、風吟。获得了遥远、神秘、文字、图腾、崇拜和诗篇。

  窑火也读懂了老人的心思。出炉,泥土有了汉宋的胎记,华夏的皮肤。

  烟火深处,老人流下孤独的泪水。

  如果说泥土养活了我们,还不如说是陶养活了我们。白天,可以用来浇南山下陶渊明的菜园。夜晚,可以养一只李白思乡的明月。

  岁月安好。但越来越稀少陶的气息。

  如果让陶开口说话,陶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泥土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一定是岸边,一个汲水女子,幸福日子的声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