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中散章(组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9769
程 川(陕西)

  ?

  汉中散章(组章)

  程川(陕西)

  

  程川,男,1993年出生于陕西宁强,祖籍四川遂宁,现就读于陕西理工学院。文字散见于《诗刊》《星星》《花城》《青年文学》等。曾获第三届复旦光华诗歌奖,第三届红高梁诗歌奖,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

褒河古栈道,被摩崖石刻锁住的灵魂

1

  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通途,将南北放在同一条战线上。

  那一截留白,被硬木槃石所填充修补。

  自此,八百里秦川绕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历史,成为一张不断向外蚕食的版图。

  俗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

  作为浑水摸鱼的首站,逆流而上的大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如履薄冰的秉性。

  而那架被古栈道劈开的分水岭,则在摩崖石刻的超度下,吐出淤积多年的水分,每逢飞鸟掠过,河面都会响起一圈浓密的经文。

  2

  一首被褒河悬空的诗,句子铺成了百里栈道。

  所有的木桩都在河面朗读着历史的回音,以至于加急文书在这方狭窄冗长的国度里,瘦下了半壁江山。

  或许曹操、李白、陆游来此的缘由,便是将酒种进诗歌,让褒河栈道在瓮中发酵、过滤,还原汉字的骨头。

  作涅槃飞天的证据,抱成一团的醉,最终被毛笔扶上墙。

  这使我们明白,舍利,虽然来源于肉体,但有些时候,一把大火却更能够让生活原形毕露。

  3

  蜀汉,曾在这里改嫁。

  以卵击石的典故来不及摘下王朝的面具,唯一恪守的是那么多的顽石,必定有一块引爆了褒河沉寂的春天。

  这便是汉江的破绽,浪花,唯有沿漩涡次第绽放,就像那条被铁钩衔在嘴里的鱼,鼓足腮帮,终将成为江面上另一枚,散发着恐惧与绝望的窟窿。

  除此以外,投石问路的褒河栈道长势良好。

  翻越典籍里的战乱,上游山高水浅,唐代的皇帝从汉朝打马入四川。

乙未年暮春,题古汉台石门十三品

1

  那些从砚台里逃逸的墨迹,换一种姿势,安插在历史身旁。

  摩崖,空门敞开,被汉字招安。

  当更多的朝代,譬如北魏、东汉……在同一面石壁上握手言和,往事通通长着一副汉人的模样。

  时间终会剥开粗糙的岩层,露出王朝的胚胎。

  而我们横亘在帷幕前,亲眼目睹着那些跪在石碑上的汉字。

  就像锁住汉江的隐隐青山,高耸着孤寂的面貌,在褒城两岸迂回生长。

  2

  曾两次在古汉台博物馆驻足,看石刻碑文抵达灵魂的过程。

  十三种疼痛方式,由汉字组成的偏旁部首慢慢向骨缝深处渗透,每一品都妄想刮骨疗伤,将我们贬回那个搁浅的时代。

  石门、褒斜道、陈仓道、山河堰……

  历经刀劈斧击与火烧水激,王朝的纰漏被寥寥几笔修复还原。

  最终,石头的命运以勒石记功为尾声。

  恰如悠悠汉水,奔赴长江,正是那蜿蜒崎岖的旅途才将她化为辽阔的海洋。

  3

  摩崖缄默,相反,笔墨豢养的舌头口吐莲花,将褪色的古代和盘托出。

  这是王朝与民间缔结的契约,是铮铮铁骨的汉子与汉字间的一场鏖战。

  当江水流上山崖,月光败走祭坛,转世投胎的乙未年,我再次写到古汉台石门十三品。

  写到他们的生平往事,那些板上钉钉的结局,被绚丽的花海谱上了一层从帝王贵胄身上随手扯下的黄。

  每粒汉字都在跳动,稍不留意跃进汉江,就将成为一滴衣着肉体的波涛。

汉江,一条发源于《诗经》中的河流

1

  恰如此刻,船桨摇醒了波光粼粼的晨曦,与白鹳一前一后,竞相啄食着舟楫开辟的浪尖,繁茂的水雾使她们的美无处藏身——

  这样的场景在《周南·汉广》里早已排练千年,却依旧不改初衷。

  或许词汇丧失了雨水的粗狂与暴戾,索性就让九曲回肠的水穿透历史桎梏,在典故里自由翱翔。

  若是累了就请埋下一座深潭,流到肝肠寸断之时只取一瓢,便可在此莳花垂钓,坐等汉字上钩。

  2

  烽火戏诸侯,一江清水濯洗了多少英雄豪杰,任凭强弩搭建的白骨,在青苔的怀抱里漂尽颜色,窥视着这盘从夏朝走来的珍珑棋局,是如何步入穷途末路。

  大抵《诗经》后继无人,一座弱女子撑起的王朝,就连天上的水也都竞相放弃乌云的庇护,自此流淌成一曲久经不衰的民谣。

  而石沉江底的誓言,则被“衮雪”扼住命运的咽喉。

  泪水沙哑时,有劫难从褒河冉冉升起,如同一座徒有虚表的彩虹。

  3

  从竹简内排挤出来的汗青,色泽妖艳。而蓝,只是其中一种。

  被《大雅·江汉》碾碎、收留,揣在怀中,养成清泉一汪。

  此水浩浩汤汤,依偎着秦巴,誓让每面苦海都有一座回头的彼岸。

  但对于系在水草上的爱情来说:往事,总是空口无凭。

  就像刻在《诗经》里的昙花,被风捏在手中,撒成了满江白露,使那些无所依附的痛,不必再为了浮在蒹葭头顶的月光,而泄露出任何有关岁月的蛛丝马迹。

  散文诗观

  精致,深邃,宽宏大量。

  以上三个词是我对散文诗的浅解。首先精致而言,在于形式的创新和技法的升华,必须突破桎梏。其次深邃,情感及内容的指向有如秋风扫落叶;最后宽宏大量,佛一样,为求普度众生,敢于割肉喂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