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空间再造视域下图书馆协同服务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8116
刘 莹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22)

1 引 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公众对实体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读者看似游离于图书馆之外,与图书馆之间的连接正在弱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二十年来,图书馆界一直在积极推进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建设以及围绕空间所开展服务在形式和内容层面的创新探索。一方面,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将在信息时代继续发挥知识中心的不可替代性作用,是社会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空间协同化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新的价值增长极,实现从“推”到“拉”的服务转型与功能再造。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阵地与服务中心,应该成为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有力补充。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双一流”建设、新文科语境下的跨学科支撑等新形势,高校图书馆正致力于解决师生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求与传统服务之间不匹配的矛盾,积极探索空间再造模式下协同服务创新的路径与方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将图书馆打造成集物理空间、文化产品、知识服务等多功能合一的融合体,而并非止步于传统空间的升级改造与服务的简单叠加。

2 空间再造的动因

2.1 传统空间的功能局限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艾略特曾将图书馆比喻为“大学的心脏”,但如今,很多高校的这颗“心脏”却似乎正遭遇“贫血”,空间功能保守、落后成为首要影响因素,与读者期待和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图书馆传统空间多以藏、阅、借为主,满足读者最基本的文献需求,其理念仍然是“以书为本”,大部分空间被书架、纸质书刊、阅览桌椅占据,无法为读者提供具有研讨功能、互动功能的创新型、体验式空间服务,因而在面向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有效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支撑作用。

2.2 信息技术的强力冲击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转型,读者更习惯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但对终端读者而言,图书馆作为学校知识中心的地位却日益淡化,更像是一个资源中介机构,其场所价值因此被弱化,如果继续固守传统、排斥新生技术,图书馆将面临被极度边缘化的风险。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图书馆需要依托信息技术,重新构造基于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全场景服务环境:一是物理空间的再造,引入3D打印、编程、多媒体工作站、AI、VR、教学一体机等技术或设备,为读者打造全面服务于课堂与教学之外的第三空间,吸引读者重返图书馆;二是虚拟空间的建设,将更多服务迁移到互联网上,主动嵌入读者社群空间,打造多元化、成长型的图书馆形态,让读者能够通过多点接入图书馆的虚拟服务环境,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当天开通了抖音图书馆,并陆续推出“阅览室的视听科技”“百草园里识百草”“国图公开课”“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4个知识集,以短视频形式开启服务新模式,目前粉丝达4.3万。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也先后开通了抖音图书馆,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在哔哩哔哩视频网(www.bilibili.com)开通了官方认证服务号,依托虚拟化的媒介空间开展服务营销、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知识服务等,备受年轻读者的喜爱,粉丝量、访问量屡创新高。

2.3 读者需求的不断升级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迭代创新的背景下,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图书馆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静态物理空间,而应该是在物理空间之上的文化产品与知识服务的动态融合体,这种融合服务必须能够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一是人文关怀,图书馆不仅是读书、学习的空间,更是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因而,空间再造要充分考虑文化休闲、艺术鉴赏、经典阅读、沙龙等人文功能;二是场所价值,图书馆要逐步从单一的图书收藏与借阅的静态场所转变为图书馆与读者能够双向互动交流的动态场所,成为读者在教学、科研以外的能够自由交流研讨、启迪智慧灵感的新型文化空间;三是终身学习,图书馆不仅要培养读者终身学习的品行和习惯,更要为读者创造终身学习的条件和空间,成为一个可以“随时带在身边的图书馆”。正是读者需求的不断升级,驱动着图书馆不断探索空间再造与功能创新。

2.4 行业领域的专业探索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围绕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举办了多场研讨会,对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空间资源始终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根基和保障,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充分挖掘空间所能创造的价值,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2017年,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转型研讨会在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召开,吴建中、张奇伟、高波、顾建新、姜世峰等业内专家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读者需求日趋多元背景畅谈空间再造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开创服务新局面;2018年,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柯平、刘兹恒、刘春鸿、邓菊英、郭欣萍、胡海荣、张建君等业内专家与200多位参会代表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城市书房、阅读空间、代建制模式等成空间再造的新方向;2019年,图书馆空间建设与阅读推广服务主题论坛在鄂尔多斯召开,李东来、王宇、赵俊玲、郭欣萍、张萌、冯玲、胡海荣等专家围绕空间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新型服务模式探索、公共阅读空间、创意营销、阅读推广等内容同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开创了空间服务内容的创新探索与尝试。

3 空间再造视域下协同服务创新

3.1 管理平台化

“平台化”一词最早源于互联网行业,通常指由单一型业务形态转换为复杂型业务形态,如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等公司采用的平台化架构与服务理念。2012年,大卫·温伯格在美国《图书馆杂志》发表的《图书馆作为平台》一文中,首次将“平台化”这一概念引入图书馆界,即图书馆应该作为一个平台来提供服务;2015年,《图书馆论坛》第7期发表了夏翠娟、吴建中的《从门户到平台——图书馆目录的转型》一文,首次在国内图书馆界提出了图书馆服务平台化的转型理念,为我们思考图书馆在新时代的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和思路。

  平台化不再是单一的信息系统,而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服务环境,它由平台创建者、服务提供者和终端用户组成,通过专用接口向第三方提供产品或服务。传统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管理会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被动合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机制,衔接不畅,直接影响读者的使用,而采用平台化的管理架构,各组件之间有标准化的监控机制与报警系统,对读者而言,是一个集成化的终端服务环境,读者只需与服务平台建立连接即可(见图1)。

  管理平台化体现着平台创建者、服务提供者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协同性、标准化,具备较好的可伸缩性和随需求而变化的协同能力,并不是在三者之间构造一个简单的预约系统。平台创建者要在空间、设备、资源、技术、馆员间建立标准化的协作机制,在该机制下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关联、异常报警、监督监控、各司其职等,以实现相关要素之间的互惠共赢,构建一个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而非独立运营的多个单体的整合;服务提供者以平台创建为基础,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向上层读者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既包括对实体空间资源的管控,还包括对虚拟环境下媒介资源的管控;终端用户即读者,只需通过服务平台与图书馆建立连接通道,在该通道内实现信息流的双向流动。对读者而言,空间、设备、资源、技术、馆员是一个整体化的运行单元,强调系统化思维,而无须关注空间内部的运行机制,因此能大大提高空间的服务效能。

  

  图1 空间管理平台化架构

3.2 功能模块化

模块化是程序设计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优点是便于程序维护和整体功能的再造。在企业管理和服务领域也会经常用到模块化的思想,其意义在于最大化的设计重用,更快速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在管理平台化架构下,对平台创建层面的空间、设备、资源、技术、馆员等实行功能的模块化设计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通过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依据读者的不同场景需求、不同服务主题,打造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空间服务产品。

  空间功能模块化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能够保证整体输出功能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由于调用统一的预设模块,不会出现因使用对象不同、场景不同、主题不同而导致最终服务效果的参差不齐;二是能够提高模块的设计效率,无须考虑整体性,只需做好相应模块的功能设计即可;三是便于维护,当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可选用其他模块替代,不影响整体服务的运行,同时便于查找故障点并进行定点维护。

  空间功能模块化在具体实施时,主要是对平台创建层的空间、设备、资源、技术、馆员进行模块化,再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生成完整的服务产品,读者通过服务平台调取使用(见图2)。模块的选择可根据服务需要灵活进行,只要能合成最终的服务产品即可,如“S1+E1+R1+T1+L1=P1”,当S1报警不可用时,可用S2或其他替代,最终也能合成P1,这就是模块化的优势,不会因为某一模块故障而导致服务终止。模块化的另一优势就是有利于服务的协同创新,如基于微课录制空间打造服务产品,“P1=S1+E1+R1+T1+L1”,当L1为信息检索课教师时,P1为微课服务,当L1为经典名篇朗诵选手时,P1就是朗诵大赛服务,而当L1为学校教师时,P1又可以是公开课,可见,当某一模块属性发生变化时,就会生成新的服务产品。

  

  图2 空间功能模块化

3.3 服务社区化

社区化是商业领域对用户群体的一种管理模式,是继产品阶段、平台阶段后的第三阶段,目的是增强用户之间的关联度和活性,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和用户留存。空间服务社区化也是图书馆对读者社群的一种创新化管理模式,相比学校的二级学院和其他机构,图书馆与课程的耦合度较低,但是,空间、设备、馆藏等资源丰富,到访读者又具备跨学科的特征,因而,空间服务社区化优势明显。通过社区化管理推进读者间的互动关系,在读者社群中建立具有较强关联特征、跨学科交叉的学习共同体,对图书馆而言,能够提高读者留存度与活跃度,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持续发挥保障性、推动性作用。对读者而言,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化优势获取关联度更强、活跃度更高的社群资源。

  空间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是非常有限的静态资源,可增长性非常低,所以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赋能存量空间,做优增量空间,积极推动空间的动态流转,使空间效益最大化,为读者创造更多的高能服务。一是赋能存量空间,通过对现有空间的再造,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提高主动谋划和作为的能力与效果,如在读者到馆人次减少的情况下,适当压缩自习区域,为读者打造一些具有互动功能的新空间,既合理利用了现有空间,又为读者的教学科研提供了社区化帮扶;二是做优增量空间,通过服务下沉的方式拓展图书馆有限的空间资源,如与二级学院合作建立服务基地,在宿舍区建立24小时阅读空间等,积极为读者构建开放、互通、多元的社区化场景服务;三是推动空间的动态流转,根据读者需求对空间功能进行动态定位与调整,同时帮助读者建立高效的社区化服务环境,即学术生态圈,从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维度,注重对读者多元素养与社群活力的培养,进而有效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

3.4 评价结构化

评价是图书馆为优化管理方式与方法而采取的一种常用策略,目的是不断提高服务与读者需求的契合度。评价结构化是在传统评价体系框架下以评价对象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评价方法。不能对空间服务只进行系统性的评价,而要采取结构化思维的评价方法对系统性评价进行补充,将空间服务内容进行拆解,力求多维度、全要素对空间服务进行有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管理策略,使空间服务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事务中能够发挥高质高效的作用。

  在评价层面,结构化思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评价要素中理清脉络,以针对不同结构体的内容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结构化思维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即有清晰的思想或目标;二是归类分组,即属性相同的信息归为一组,便于解决问题;三是逻辑递进,即不同层次结构体间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松而不散。以结构化思维改造传统的评价方法,优势明显:一是目标明晰,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结构化后的分目标都更加明确,更能准确驱动评价实施;二是对复杂评价要素的结构化分层,在无序的评价要素中建立总分化结构,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细腻、精准;三是使评价能够直击问题的关键节点,通过结构化评价可以达到精准施策的目的。

  空间服务的结构化评价要遵循MECE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范围,即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根据内容和目的确定边界,使完全穷尽成为可能,如空间服务评价不能只做整体性评价,必须进行拆分,如把评价内容分解为空间、设备、资源、技术、馆员等5个部分,使评价更客观;第二步寻找切入点,即进一步分解的标准或者属性,这一步是最关键的,直接决定着评价效果,一定要以始为终、反复思考,如在上一步分解的基础上,空间向下可分解为空间1、空间2、空间n,设备同样可以分解为设备1、设备2、设备n,依次类推,直到穷尽;第三步考虑是否继续MECE分解,如果第二步的分类结果没有达到要求或不够细致,还需要寻找切入点,继续分解,如颜色、大小、时间、位置等,每个空间又可向下分解为时段1、时段2、时段n,如果还未达到要求,可以继续细分;第四步确认没有遗漏或重复,分类结束后,需要对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再次检视,保证没有遗漏或重复才可以执行,检视时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图的可视化方法,便于发现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构化评价分类结果(见图3)。

  

  图3 结构化空间服务评价

4 总 结

高校图书馆空间职能正由单一的馆藏阅读向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研究型、交互型空间转换,对空间再造及协同服务创新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十字路口,高校图书馆须认真回应时代新需求、满足读者新期盼,谋求跨越式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