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略论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特点与价值——以首都图书馆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8340
刘 艳,林 岫,孙钟军

  (首都图书馆,北京 100021)

  辛亥革命前后,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开始在中国出现。至五四运动后,图书馆的类型趋于多样化,不仅有各级公共图书馆,还有学校图书馆、机关团体图书馆以及私立图书馆。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异彩纷呈,西方学科教育深入人心,推动了传统藏书楼思想向公共图书馆思想的转变,又恰逢图书出版业发展迅速,出版界的繁荣发展为当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创造和提供了许多新书资源。20世纪20年代,国内图书馆学界深感图书馆研究水平、技法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于是,以探讨学界成果、交流业务、介绍西方先进图书馆理论、古籍版本考证等为宗旨的图书馆期刊应运而生。各地图书馆协会纷纷成立,它为建立全国性图书馆协会奠定了基础。根据《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统计,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期刊有113种。

1 馆藏民国图书馆学期刊概况

首都图书馆藏有民国图书馆学期刊26种。另外,还有国立北平图书馆编辑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和浙江省立图书馆编辑的《图书展望》,主要介绍藏书目录和推荐新书,故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期刊。

  尽管馆藏民国图书馆学期刊与当时出版的品种上存在着差距,但是,学界公认的民国三大图书馆学期刊——《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图书馆学季刊》,首都图书馆均有收藏。其他影响较大的,如《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学风》《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等,首都图书馆也有收藏(见表1)。

  

  表1 首都图书馆藏民国图书馆学期刊情况汇总

  

  续表1

  

  续表1

2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特点

1915年12月,我国首个图书馆学期刊《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创刊。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在北京成立,聘请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陶行知、袁同礼等社会知名人士为董事,并创办该协会的刊物《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其后,《图书馆学季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等也随之创刊。总之,图书馆学期刊自20世纪中期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出版发行仍频。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创办主要是为了向社会大众宣传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理念,宣传藏书、指导阅读,开展社会教育,促进图书馆同仁之间的业务交流,引领图书馆学术理论潮流,宣传传统文献学、版本学的成果,介绍西方图书馆的先进理论等。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许多刊物被迫停刊。

2.1 发刊词中表明办刊宗旨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大多在创刊号上都说明了办刊宗旨。例如,民国教育家杨振声在《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的发刊词中称赞了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纽约公立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宏伟、藏书丰富、目录简明、管理手段完善以及借阅的便捷,同时,倡导中国的图书馆要在藏书、编目与管理上下功夫。

  《厦大图书馆报》在创刊献言中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化,指出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之上。在学生和教师们自主自助学习方面,图书馆的价值巨大,同时图书馆在传播学术思想、弘扬社会文化、开发国民智力、延续民族生命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北平私立木斋图书馆季刊》在发刊词中希望办馆对民众有助力。同时分析了来馆的读者成分,指出主要有学生、客居者与暂时失业者、有职业者、老年读者。办刊目的是促进北平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发展。

  《学觚》的创刊目的是促进文化事业,介绍图书与学术界消息,供各界之研讨。

  《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的出版目的是在中国图书馆学的启蒙初期,借鉴欧美方式,找到较为适合中国的,且中外适宜的办馆理念与方法。同时,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丰富藏书进行发掘整理,使其公之于世。

  《图书馆学季刊》的办刊宗旨是依据新图书馆运动的原则,稽考本国图书馆学之历史与贡献,同时参酌欧美之成规,以期形成一种符合中国国情之图书馆学。

  《广东国民大学图书馆馆刊》在创刊号弁言中说,该馆自1927年开馆以来,图书典籍、书目、设备均需整理,完善,以备同学参考。

  《学风》创办目的:一是求图书馆本身的完善完美,如图书分类正确,编目无有遗误、排架库藏整齐清楚,流通出纳便利等。二是求对社会之运用灵活。吸引社会的注意,引起社会人士之阅读兴趣,供给社会之切实需要,而不致成为机械的死的藏书楼。三是求良好的学风之养成。养成良好的学风,可以说是图书馆事业的最终目标。

2.2 社会知名人士题写刊名

许多民国图书馆学期刊聘请社会名流、图书馆学专家等题写刊名。例如,《学觚》的刊名和封面由蔡元培题写;《厦大图书馆报》的刊名每期分别由郑贞文、杜定友、刘国钧、朱家骅、沈祖荣、王兴杰、孙科、王云五等题写;《文华图书科季刊》的刊名由王世杰题写;《学风》的刊名由陶行知、江谦等题写。

2.3 发表最新观点与学术成果

近代图书馆在中国初创,因而探讨的问题极为丰富,大部分作者都是在期刊上发表文章,且期刊比专著更具有学术时效性。正所谓“新兴学术之创立,与夫一般学者之讨论,多藉期刊为发表之地”。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登载的内容丰富,包含了图书馆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历史学等。

  《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中统计了1912—1928年这17年中,重要的图书馆著作有40余种,论文则有170余篇。此外,据统计,1949年前有近千种图书馆学著作、论文。可见当时期刊论文的数量在近代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从一开始报道馆藏、揭示目录到将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文史学、图书馆业务研究当成主要内容,逐步发展成专业性期刊,为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研究图书馆学史的第一手资料。

2.4 栏目内容丰富多彩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栏目内容较为丰富,既有新书介绍、书评、目录索引、图书出版信息、国内外图书馆界消息,也有插图、著作选登、论文、调查报告、馆务等。学界公认的民国三大图书馆学期刊——《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图书馆学季刊》的主要栏目如下(见表2)。

  

  表2 民国三大图书馆学期刊的主要栏目

2.5 登载的广告内容多样化

在当时图书馆学期刊的广告版面中,大多是书店和图书出版类的广告。例如,《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在1928年第4卷第2期中登载了该校民俗学会新出版图书的书目广告;1928年第4卷第3期登载了该校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新出版刊物的广告。《图书馆学季刊》1926年第1卷第4期登载了中华教育改进社出版的图书广告。《图书馆学季刊》1931年第5卷第1期登载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各类图书广告;1931年第5卷第2期登载了中华图书馆协会出版的各类图书馆学图书的广告;1931年第5卷第3、4合期登载了商务印刷所图书馆部的广告。商务印刷所图书馆部是当时国内唯一专办图书馆用品的机构。《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1947年复刊第1号登载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新书刊广告。《浙江图书馆月刊》1932年第1卷第9期登载了杭州开明书局、上海开明书店、上海儿童书局的广告。《天津市市立通俗图书馆月刊》1936年第2卷第3、4合期登载了天津中华书局的《中华百科丛书》广告;同年第2卷第6期登载了中华书局发行的《新中华》《中华教育界》《英文周报》《小朋友》《小朋友画报》5种杂志的广告。

  但也有其他类的广告,如《图书馆学季刊》1926年第1卷第4期登载了某照相馆和柯达软片的广告。《厦大图书馆报》1935年第1卷第2期登载了永安堂大药坊万金油的广告;1935年第1卷第3期登载了惠济堂百货商店服装的广告;1935年第1卷第4期登载了曾元秀皮鞋厂的广告;1936年第1卷第5期登载了南泰成环球货品百货、达华行糖果饼干、万全堂药酒行的广告;1936年第1卷第7期登载了鱼肝油的广告。《厦门图书馆声》1932年第3期登载了一品居酒楼、怀德居中药局、罐头的广告。《武昌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年第1卷第3期登载了汉口冠生园食品的广告等。这是当时编辑们为了将馆刊持续办下去而广开思路的真实写照,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经济、社会、民生的普遍状况。

2.6 编纂机构均为专业机构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编辑机构以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协会、国立、省立、市立、县立公共图书馆和大学、中学、专门性图书馆为主,此外,还有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和私立图书馆。刊物的出版地主要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刊物的出版时间大多在“抗战”爆发之前。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图书月刊》是“抗战”之后于1946年在台湾出版的。

3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研究价值

3.1 是研究我国图书馆学的重要史料

民国时期,正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轫期,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而民国图书馆学期刊从一开始报道馆藏、揭示目录,到将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文史学、图书馆业务研究当成主要内容,逐步发展成专业期刊。图书馆学期刊中大量文献详细记载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的传播和图书馆工作实践的整个过程。因此,民国图书馆学期刊是一种重要的史料,用以考证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史、图书馆教育研究、图书馆学事业研究、图书馆技术与应用研究等。例如,刊物所登载的有关图书馆建设、规程规范、事业建制、西学东渐等学术研究文献,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启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是中国出版文化史的真实反映

民国时期,图书馆界与出版界的关系联系紧密,它们之间互相成就、互为促进。20世纪20年代,国内图书馆界开展的“新图书馆运动”促进了民国出版业的繁荣,而出版界的出版活动又有效地解决了图书馆界的发展困境。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在创办图书馆学刊物时就曾指出,图书馆学期刊对图书出版负有推介的责任。尽管有各种新书目录、报纸上的宣传广告,但对当时的读者来说,面对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书籍,图书馆学期刊中的书评、新书介绍、提要等是图书出版最主要的推介。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既需要出版界出版的新图书,同时又是图书出版最好的介绍者、消费者、引导者、反馈者。因此,民国图书馆学期刊在我国出版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文献研究价值。

3.3 对中国教育文化史具有研究价值

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同仁为推动图书馆从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化图书馆转型,极尽宣传之力。当时的图书馆属于社会教育机构,191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通俗图书馆规程》《图书馆规程》中规定各省均设图书馆。当时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保存典籍图书、提倡读书和学术救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图书馆所办刊物,必然承担着启迪新知、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社会职责。

4 启 示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见证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创刊年代、发刊词、办刊特色、存续时间、停刊原因等,对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仍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4.1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内容生动丰富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教育体制日益完善,西方文明思想、学科教育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因此,刊物内容生动活泼,注重与读者的互动,这一点就特别值得借鉴。此外,民国图书馆学界的先驱都是亲自编辑、撰文、约稿,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当时图书馆学期刊的水平。当时的图书馆界的权威、大家纷纷在刊物上撰文宣传图书馆之转型、藏书之活用、中华优秀典籍版本之考证、图书馆新技术之手法以及启迪新知,学术救国……所有这些都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发轫发展的真实写照。

4.2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版面形式多样

在当时图书馆学期刊的广告版面中,较多的为图书出版机构新书出版的广告,如开明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但也有其他类的广告,如《文华图书科季刊》中的皮鞋类、冠生园食品类的广告和《厦大图书馆馆报》中的药店、百货和银行类的广告等。一方面,这是当时的编辑出版者为了将馆刊持续办下去而广开思路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经济、社会、民生的情况。此外,民国图书馆学期刊还刊登了一些与国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互动,如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中国图书馆界推选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为名誉会员,杜威致函鼓励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英文原文信函刊登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

  尽管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出版数量众多,但其中具有特色的却为数不多。民国图书馆学期刊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出版机构的好书推荐、图书馆学精品文章推荐以及专刊专号的出版等。

4.3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刊名典雅

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刊名相当典雅且独具特色,如《学觚》《学林》《学风》《厦门图书馆声》等,这对当代图书馆学期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图书馆馆刊办成独具特色、具有较强专业水平且让人过目不忘的刊物,是图书馆刊物编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5 结 语

近代图书馆学门类繁杂,需要探讨的问题极为丰富,大部分作者都是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当时的图书馆学期刊中荟萃了专家、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辑为专书的,则先见于期刊,因为期刊比专著更具有学术时效性,比报纸载文更加深入和系统。当时期刊撰稿人的数量远超图书馆学著作的作者。正是当时图书馆人的积极撰稿成为民国图书馆学期刊得以办下去的依托与支撑,而图书馆人也通过图书馆学期刊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笔者用“民国时期”和“图书馆学”两个主题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后发现,1986—2020年的25年间,收录研究民国图书馆学的期刊论文为234篇。1986—2008年,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仅为1—2篇,2009年之后,每年均有所增长,为10—20余篇,最多的是2019年,为31篇。由此可见,当代在研究民国图书馆学历史方面还有待提高与突破,尤其在图书馆学领域内,视角还较为单一,利用图书馆学期刊史料来研究图书馆学人与图书馆史的文章也为数不多。因此,希望通过对民国图书馆学期刊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来推动当代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