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首要教学原理视角下信息素养课程创新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7890
周文学,张玉慧,宋 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1 引 言

信息素养教育是对用户信息查询、获取、评价和使用能力的培训。一直以来,相关国家组织纷纷提出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或框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Association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于2005年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2016年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赋予了信息素养新的内涵,明确提出受过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在我国,以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为发端,信息素养教育在不断变革与发展。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和文献检索课的形式与内容,这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30余年的主流形式与内容。内蒙古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单位之一,其主要开展的形式是开设文献检索课。从2006年起,内蒙古工业大学将该课程作为实践必修课纳入所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覆盖全校70余个本科专业和全部博、硕学科,年均授课学生人数达 6 000 余人,这在全国极具特色。2015年,该课程被认定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由此开发的课程实践教学平台获得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编写的教材《网络信息检索》获得国家级信息素质教育教材大赛一等奖。该课程建设有着深厚的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学生信息素养及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各专业师生的广泛认同。但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我国工科毕业生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创造性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明显薄弱,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有待提高。随着2016年我国加入“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文献检索课程亟须进行改革以符合形势所需。为此,本文在首要教学原理的指导下,针对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重新构建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设计。

2 首要教学原理

首要教学原理也称“五星教学原理”,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理论家戴维·梅里尔提出,其探讨了如何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习,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置于循序渐进的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中完成。其核心包括:聚焦问题、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其主要思想强调教学要以“面向完整任务”为宗旨,指出教学是由两层互相联系的循环圈相互作用的过程(见图1)。从首要教学原理的核心思想和教学结构可以看出,该原理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首要教学原理结构

  首要教学原理具有普适的特点。从2003年梅里尔的文章发表后,与首要教学原理相关的文献一直在增加,近些年更是显著上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从李秋梅等对“首要教学原理”应用长达15年的研究现状分析看出,该原理对指导专业技能类、信息技术类的课程教学具有更多优势。

3 首要教学原理视角下信息素养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内蒙古工业大学基于对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要求,把文献检索课程与专业创新实践进行融合,但融合之后出现课时少、班容量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首要教学原理的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模式(见图2)。该模式由教学前端、教学过程、教学结果3个环节组成,教学过程以聚焦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按照组建小组、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评价反馈,到归纳总结、融会贯通、评价反思8个层层递进且循环往复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其中,课前、课后主要采用新型信息化手段如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实现课堂的部分翻转。

  

  图2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3.1 教学前端

教学前端分析是整个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把教学前端分析工作做好,才能有效把首要教学原理应用在文献检索教学之中。教学前端分析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习者特征等。

3.2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基于首要教学原理以“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逻辑,让学生通过反复实施“课题分析、检索策略制订与调整、文献筛选与评价、文献阅读与分析”形成一个闭环教学全过程,具体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实施。

  3.2.1 课前教学。课前教学主要聚焦研究问题,采用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布前期设计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加强协作与讨论,完成旧知识的回顾。

  (1)组建小组

  首要教学原理强调注重同伴之间的协作与讨论,让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预先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特长、学习风格及学习水平等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每个小组能有效聚焦问题。

  (2)激活旧知

  激活旧知要求学生明晰知识结构,从而为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依据新旧知识的关联性,利用视频、概念图、头脑风暴、辩论、类比等方式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学习新知识。

  3.2.2 课中教学。课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它是在课前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新知识的转化,主要包括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评价反馈等环节。

  (1)示证新知

  示证新知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肩负着新旧知识联系的重任。梅里尔将学习内容分为概念、程序、行为和过程4种类型,不同类型需要匹配不同的呈现方式。针对文献检索课程明确涉及的相关术语概念、检索规则及流程,结合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出现的问题,由教师通过案例演示等方式直观、详尽、重点展示检索过程及注意事项,教师在展示新内容的过程中对比较难的知识点进行录屏后上传学习平台供学生参考,从而强化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检索实践练习,以达到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2)应用新知

  应用新知是对新知识的深化过程,要求学生灵活而有目标地应用新知识以促进学习,并要求教师配合必要的辅导与反馈。罗伯特·柯尼卡和弗兰克·麦克艾尔罗伊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听完教师讲解后,靠自己说出来并做出来的记忆保留高达90%。所以,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较基础的练习题,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针对问题予以指导,课后布置相对综合的练习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彼此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评价反馈

  首要教学原理重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以便及时改进。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3种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练习,教师针对其出现的问题予以矫正性反馈。在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展示,学生之间互评与自评,教师予以综合评价,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及时反馈所学知识。

  3.2.3 课后教学。课后教学阶段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发布作业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并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

  (1)归纳总结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示证新知之后,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使知识精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2)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主要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熟练运用,同时再次检验学生依据知识结构实现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革新能力。文献检索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应有的信息检索能力完成文献分析报告,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能力完成专业创新实践报告,并且学会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创造,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3)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主要采用基于本课程的文献分析报告和专业创新实践报告相结合的结果评价方式。文献分析报告和专业创新实践报告涉及从选题到检索、从阅读到撰写等方面的能力,相当于期末考试,目的是对信息素养课程的阶段性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3 教学结果

课程结束后,教师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评价。为了说明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成效,本文选取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级建筑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的4个本科班作为对比教学试点研究。其中,艺术设计16—1班、16—2班采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即实验班;艺术设计16—3班、16—4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班。实践教学环境都是机房授课,相关学生都有较好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且使用教材都是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自编的《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紧扣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主要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调查,两类班级在课前所掌握的检索基础知识基本一样,但经过不同方式的教学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不同。从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及课前、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看,实验班的学生在检索文献、分析文献、信息交流、分享合作等能力优于传统班的学生。从分析文献报告得知,传统班的成绩多集中在“70—80分”之间,而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多集中在“80—90分”之间,实验班总体成绩优于传统班。结课后,传统班仍有1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检索需求及选择检索工具,20%的学生对检索结果不满意;而实验班的学生经过大量的练习、讨论、应用等训练,90%以上的学生都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我们对实验班作了进一步的问卷追踪调查,94%的学生对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满意,他们认为课程设计合理,基于小组学习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分享合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为学生撰写文献综述、专业创新实践报告等奠定良好基础。

4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笔者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文献检索”的“检索策略的制订与调整”知识点为例,设计了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案例(见表1)。

  

  表1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续表1

5 结 语

本研究以首要教学原理为指导构建了信息素养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性、通用性和效用性,可以为我国其他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启发,弥补很多高校在开设此课程时因没有较好的教学方法、引不起学生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很差的缺陷。正如谭丹丹指出,信息素养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与合适的教学策略密切相关,而首要教学原理和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应信息化教学而产生的,对文献检索这类指导实践操作课程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及专业教师的反馈改进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与问题,可进一步促进该课程的优化和完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