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07)
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将学术交流定义为“一种可以创建科学研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向学术界传播,并保存以备将来使用的系统。该系统既包括正式的交流方式,如在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文章,也包括非正式渠道,如电子列表服务”[1]。学术交流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生命周期,存在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创作、出版、传播和被发现的各个步骤。当下,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范式的转变,研究人员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学术环境中传统图书馆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支持科学研究过程[2]。鉴于此,本文拟系统认识该背景下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交流馆员岗位诞生的机理,同时,厘清美国高校图书馆招聘学术交流馆员的能力需求,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1 高校图书馆设置学术交流馆员的机理及内涵
图书馆员的传统角色和任务多是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包括馆藏资源获取、编目和组织、用户服务,而用户则被动地接受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用户与图书馆系统之间的互动以及用户对图书馆发展的看法都是有限的。然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其他电子信息资源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扩大和复杂了图书馆员和用户的角色。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用户在选择和使用图书馆服务时更加独立。如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提供的在线数据库,注册并接收感兴趣主题的电子邮件通知,或对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进行评论和提供反馈,图书馆服务必须变得灵活[3]。学者Laura Saunders(劳拉·桑德斯)通过调查大学图书馆最重要或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认为图书馆员应采取超出其传统角色的额外行动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大学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和要求。此外,她还认为,学术交流的变化促使图书馆员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服务[4]。尽管学术研究本身是由科研人员、教职员工负责的,但这项研究的内容和权利对出版商来说是长期的,出版商以高价向图书馆出售访问权。因此,除了订阅内容,大学图书馆还必须为教师和学生建立和维护额外的开放教育资源[5]。一些大学图书馆搜集校园内在线内容,并通过其机构知识库免费提供。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这一进程,这又增加了对科学研究和出版物免费和开放获取的需求[6]。从学术图书馆员的角度来看,采用开放获取模式增加了图书馆的权力和学术交流参与度,图书馆因此成为研究人员和出版物之间的调解人[7]。
此外,学术图书馆员需要了解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和搜索行为,以便提供有效的支持[8]。为参与和支持广泛领域的研究,学术图书馆员必须灵活,并与不同的工作组协作,在学术交流过程和研究过程中直接与科研人员合作。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将新技术纳入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的技术和教学支持的需求也在增加。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图书馆应该成为混合图书馆,既能容纳各种藏书,又能提供信息技术。例如,将媒体作业纳入课程的教师更依赖图书馆员来帮助学生学习媒体制作技能。大学越来越希望图书馆员在课程和教学环境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一般情况下,图书馆员缺乏设计和促进可持续课程的教学背景[9]。
笔者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113所大学的研究图书馆协会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招聘职位是新创建的或重新定义的职位,其中包括学术交流馆员。有学者认为,学术交流馆员的职责是:教育和告知教师、研究生和校园管理人员学术交流问题;倡导可持续的学术交流模式;与教师密切合作,了解他们学术交流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协助开发和创建工具及服务,以促进学术交流[10]。还有学者提出,图书馆员为学术交流作出贡献的3个主要领域:开放获取出版物,即帮助学者通过开放获取期刊获取研究成果;版权和协议,包括教学者如何合理使用教材,帮助他们与出版商达成协议;以及信息检索,例如,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他们使用的材料,并找到研究资助、预算和支持[11]。
2 美国高校图书馆对学术交流馆员的能力需求探讨
2.1 专业协会对学术交流馆员的能力要求
2016年,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理事会更新了2000年制订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并通过了新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指出“学术交流过程是一种交互式的对话”[12]。学术交流方法的演变使有关学者对相关支撑服务产生兴趣,并提出学术交流技能成为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的必要性[13]。图书馆员通常处于研究人员、资助机构和出版商之间关系的中心[14]。2016年6月,由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CARL)、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和开放存取知识库联盟(COAR)组成的电子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特别工作组发布了《图书馆员学术交流和开放存取能力简介》(Librarians’ Competencies Profile fo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Open Access),该简介认为,图书馆员在开放获取和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扩大,因此,必须概述出具体的技能和能力以帮助用人单位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员[15]。
2017年8月,北美连续出版物兴趣组(North American Serials Interest Group,NASIG)发布了《学术交流馆员核心能力》(NASIG Core Competencies fo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s)作为新的学术交流图书馆员的路线图。该文件规定了学术交流馆员核心能力的4个主题,分别是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外展和指导服务(Outreach And Instruction)以及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其中,背景知识包括:对开放获取运动及其对学术出版格局的影响、数字保存、相关元数据模式和标准、版权以及组织机构开放获取政策的制订以及实施的深入了解;技术技能包括:对存储库平台、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出版平台、教员分析系统,以及这些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了解;外展和指导服务包括:导航、评估学术成果,开发教育规划,举办国际公认的活动(如:开放获取周)、在线学习(如:LibGuides,课程管理系统)以及教师和学生学术交流素养领域的教学;团队建设包括:建立跨部门团队,管理项目以利用其他图书馆员和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例如,与技术服务馆员合作创建和应用元数据,与版权馆员以及学科馆员合作教育项目,与研究人员合作研究作者的权利,与程序员合作研究机构知识库。此外,该文件还列出了不同的学术交流图书馆员可能会关注到的5个领域:机构库管理(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Management)、出版服务(Publishing Services)、版权服务(Copyright Services)、数据管理服务(Data Management Services)以及评估和影响力度量(Assessment and Impact Metrics)[16]。
2.2 图书馆对学术交流馆员的能力需求
图书馆职业招聘广告是反映图书馆职业需求变化的重要指向标。很多大学图书馆正在设立学术交流馆员岗位,以应对由数字内容和服务导致的不断演变的学术交流环境。因此,本文从LIS Posting Site,ALA Job List,List job net等美国图书馆学及信息科学专业人才招聘的网站,搜集到2019年图书馆学术交流馆员招聘广告和工作岗位的描述样本共42份,参考已有研究对信息职业能力的分类,确定调查项为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及工作经历需求[17],对招聘广告数据进行内容分析。2.2.1 岗位名称精细化。经过调研发现,近一年所公布的学术交流馆员招聘岗位中,绝大部分使用的岗位名称是“学术交流馆员”(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也有部分馆采用了“学术交流+其他”的岗位名称,如“学术交流馆员与科研服务协调岗”(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 & Research Services Coordinator)、“科研与学术交流馆员”(Research &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Librarian)、“学术交流与数字学术馆员”(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 Digital Scholarship Librarian)、“学术交流技术馆员”(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ibrarian)、“学术交流与系统馆员”(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and Systems Librarian)、“学术交流与社会科学馆员”(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学术交流与版权馆员”(Communications and Copyright Librarian)、“档案与学术交流馆员”(Archives &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等等。通过进一步分析该岗位的职责发现,出现上述这些组合的原因在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部门设置差异。有的学术交流馆员岗位在学术交流部分,有的隶属于其他部门,例如,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学术交流馆员岗位就设置在数字学术部门。
2.2.2 学位要求专业化。学位是标志应聘者学历的头衔,即应聘者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因此,所搜集样本中的全部招聘岗位信息都对求职者的学位提出了要求。所有招聘都要求应聘者具有ALA认证的图书情报项目颁发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M.L.S.)或图书情报硕士学位(M.L.I.S.)。其中,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图书馆(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 Library)还要求应聘者在求学期间修读开放学术资产(open scholarly assets)方面的课程;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要求应聘者具有物理科学、工程学或相关学科的本科学位,这也与该招聘岗位的具体性质有关,该岗位系该校物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和图书馆联合招聘的岗位。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UCSC)图书馆是唯一一所提供第二选项的图书馆,应聘者获得的学位可以是其他国家颁发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或图书情报硕士学位,或者法学博士学位(Juris Doctor)。总体来说,美国学术交流馆员岗位对学位要求的专业化程度极高,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考虑在非ALA认证的图书情报学院接受教育的应聘者。
2.2.3 经验要求明晰化。经验影响着应聘者的性格、解决问题的思路、心态、视野等,尤其是工作经验的积累使得应聘者遇到同类型工作时,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定位完成。近年来美国高校学术交流馆员均对经验提出了要求,主要包括3个方面:工作经验、技能经验、知识储备。工作经验方面,64.29%的高校图书馆对应聘者具备学术型图书馆或者研究型图书馆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要求;28.57%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应聘者具有2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14.29%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应聘者具有至少1年的工作经验;14.29%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应聘者具有版权方面的工作经验。技能经验方面,高校图书馆对应聘者的技能经验要求不尽相同,这也与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有关,具体来说,包括:给本科生教授信息检索课程、在公共场合发表学术演讲、熟悉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图书馆集成系统、机构知识库系统、网页设计、参考咨询服务、馆藏建设等。知识储备方面,57.14%的高校图书馆对应聘者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要求,其中,知识产权、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数字出版、作者权利、开放教育是前述所有高校图书馆需要的知识储备。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对学术交流工具(数据管理软件、学者资料平台与服务、内容管理系统、引用管理软件、数据清洗软件等)、元数据标准(Dublin Core,METS/ALTO,MARC等)、标准统计应用(R,SPSS,SAS等)提出了要求。
2.2.4 能力要求全面化。能力要求是求职者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应具备的沟通、交流、合作、领导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对职业能力提出要求,是希望个体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完成一定的职业任务[18]。被调查的高校图书馆对应聘者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基本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方面。一方面,全部招聘信息都对求职者的基本能力提出要求。其中,人际交往与交流能力(Interper-sonal,Presentation,Facili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是所有高校图书馆都要求应聘者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不仅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包括与不同群体的学生和同事在交流中表现出的跨文化能力,能够有效地回答询问,并能清晰、简洁地表达复杂的想法。此外,项目管理能力(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领导能力(Leadership Skills)、参与能力(Engagement Skills)、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Skills)、分析能力(Analytical Skills)、反应能力(Respond Effectively to Changing Needs and Priorities)都是高校图书馆提得比较多的几项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专业技能要求专指化。由于不同高校图书馆对学术交流馆员的定位略有不同,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包括:了解衡量研究影响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熟悉公开传播研究和学术的技术、工具、倡议和组织,协助制定全图书馆的政策、程序、目标和优先事项,精通各种元数据标准,如EAD,MSL,RDF Dublin Core,MODS和最先进的数字化实践,熟悉开放数据和语义网络技术;了解不同学术领域出版和传播模式的变化,能够亲自开发和评估教学内容,能够开展课程和网络研讨会等,精通索引和文摘数据库、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可视化软件。
3 启 示
3.1 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赋能图书馆员招聘
职业能力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划分工种,对工种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各工种对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对其进行概括和描述从而形成的职业能力准则。我国已颁布实施《图书资料业务人员(图书资料馆员)国家职业标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规范》等,但并未对具体职位做出细粒度化的要求。纵观美国,针对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颁布了多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如《美国青年图书馆服务协会图书馆员能力》《公共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员能力》《咨询与用户服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教学图书馆员与协调员能力标准》《特色馆藏专业人员能力指南》《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编目/元数据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电子资源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等[19]。因而,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招聘工作存在招聘要求千篇一律、无的放矢的现象,应加强针对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标准建设。3.2 高校图书馆拓展图书馆员岗位布局
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设置的图书馆员岗位还是参考咨询馆员、学科馆员、阅读推广馆员等较为常见的岗位,鲜有涉及学术交流馆员、版权馆员、健康信息馆员、数字人文馆员等国外高校图书馆常见的岗位。以本文的研究对象“学术交流馆员”为例,学术交流馆员在推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职位为大学的机构资源库提供战略指导和提升,也可帮助实现更大范围的开放获取。同时,学术交流馆员还与学科馆员、科研团队保持联系,以增加科研人员的可访问性和知名度。此外,学术交流馆员还可提供有关开放获取、版权、作者权利和学术交流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上述这些工作内容和职责并不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内现存图书馆员岗位体系中的某一个岗位可以单独承担的。3.3 图书情报学院助力学科价值转化
如前调查,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招聘对应聘者的学位以及技术要求较高,图书情报学院应把握需求驱动和技术推动两大引擎,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推动职业发展与事业进步,面向行业需求发展学科。具体而言,图书情报学院应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内涵,关注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建议图书情报学院结合所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优势、政策资源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场景等方面体现学科特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更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新时代的需求以及国家战略的需求。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