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宋代书院藏书文化对当代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6049
刘芷新

  (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湖南 怀化 418000)

1 宋代书院藏书文化的研究梳理

众所周知,书院兴起于唐代而繁盛于宋代。书籍是书院的根基,书院一定会收藏书籍用于教学,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1]。历代书院,莫不如是。宋代特别是南宋的理学家在书院讲学并不拘泥于师生之别,更多的是通过读书明悟道理,通过讨论交流与相互切磋领悟学问之道,书院成了相对自由和独立的读书之所,这是值得今天的大学图书馆借鉴的。宋代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学指导为辅,鼓励学生博览群书;而师生之间辩难答疑,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自由开放的教学风气也促进了藏书利用。因此,对宋代书院藏书利用的梳理和系统性研究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王酉梅(1991)[2]认为,发扬古代书院图书馆的搜集、整理、管理、学术研究和服务的优良传统,对促进高校教改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中心很有意义;徐寿芝(2015)[3]对古代书院藏书利用有较好的揭示;顾沿泊(2010)[4]认为,古代书院藏书促进了学术发展、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介绍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内容和形式;杨晓农等(2018)[5]认为,乡贤文化能提升阅读推广的亲切感、认同感。在此基础之上,与书院文化的结合,能增强阅读推广的庄重感、仪式感,而又以其活泼的形式和更多的参与感消除了距离感,不失为阅读推广好的尝试。到目前为止,宋代藏书史的研究囿于传统观点,更多侧重于藏,较少涉及藏书利用,如邓洪波的《宋代书院的藏书事业》、王河的《两宋书院藏书考略》、陆汉荣等的《高校文库之起源——书院藏书》等。

  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开展书院式教学的实践,其中与图书馆有关的研究主要有:彭一中(2007)[6]认为,弘扬书院文化有助于图书馆传播、建设现代先进文化。符小意(2011)[7]指出,书院制度有助于图书馆提升学术研究风气,也可提升文化品位。郭海明(2015)[8]认为,大学图书馆应当建立导师制度服务体系,为书院教育提供教学帮助与文献保障。

  宋代文化发达,书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刘春云等(2018)[9]认为,现代图书馆学是在西方图书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古代的藏书机构难免要被拿来与现代图书馆比较一番,因此造成的时空错位的比较,使得西方近代图书馆的优越性自然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被放大。由此,造成了古代藏书机构的研究停留在纸面上,无法指导实践,很难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内有包括湖南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开始实践书院式教学,但是对其藏书利用的研究却很少有人触及,又或者不作为研究重点。对书院藏书利用的研究既是现代教育范式下书院式教学的现实需求,也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古代图书馆学的合法性同样需要以其自身的现代价值来体现。关于古代书院藏书利用理论的探讨,既是应用性的研究,又能拓展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王雯琦(2012)[10]认为,图书馆人文和人文思想是图书馆在社会历史变迁和科学变革中不至消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教育和信息交流机构竞争的重要优势。

2 宋代书院藏书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任务。大学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责无旁贷,需要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当前的阅读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真正让阅读理念深入人心,让阅读成为习惯和自觉。当代图书馆越来越强调交流和文化传播,正是书院式通识教育最好的场所。对学生来说,同样需要一方净土沉下心来进行认真而深入的阅读和探究,也需要交流和抒发的条件。两者结合来看,图书馆借助自身丰富的资源开展书院式文化传播和教育,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古人得书不易,尚且以通识博览为务,今人得书远易于古人,却难以做到博览群书,欠缺的无非是心境与追求。通识教育从欧美流传而来,今天越来越受到国人重视,但是我们国家并非没有通识教育的精神和方法,只是由于不受重视,淹没在了科举和应试教育中。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价传统文化,为中国人自己的通识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然而传统文化也有许多糟粕,去芜存菁推进阅读方为良策。如果图书馆能将通识教育融入书院式阅读活动,成为既提供优质阅读材料,又能提供交流研究空间的场所,一定能重新证明图书馆的价值,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体现个人价值。

3 宋代书院藏书文化的借鉴和启示

书院的读书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在朱熹与吕祖谦共编《近思录》的过程中。朱熹自述曰:“东莱吕祖谦来自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宏博,若无津涯,而惧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11]。《近思录》编纂的目的是为学习和提高之用,而起源则是朱吕两位理学大师共同读书切磋的结果,这说明图书馆藏书与教学活动结合之后能够发挥多么大的作用。宋代书院学者师生之间坐而论道,教学相长的阅读学习氛围能给我们以非常多的启发和教益,宋代书院阅读文化与当代高校阅读文化的比较研究,对大学图书馆工作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书院的阅读和修习环境对人的教化和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最终能够造就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辨能力。对于读者来说,阅读需要收获,也需要交流。今天的大学图书馆与书院类似,都是以图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但真正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少之又少,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因此,图书馆应当借鉴宋代书院的阅读模式,打破学科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以学问和创新为目的,集合志同道合者,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对文献进行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研读,让阅读生活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自由发展。

4 以藏书文化促进阅读推广的开展

书院教学对藏书的利用模式适用于今天的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书院阅读采取共同阅读、问学辩难的方式,更能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阅读。书院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教规作序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2]这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采取“会讲”制度,实行门户开放。如白鹿洞书院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由教师主讲,学生复讲和质疑答问,朱熹还曾邀请与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与自己“同登讲席”[13]。书院讲学无定论,无常师,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能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增强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更新知识,创造新的学术价值。而且,在辩论中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独立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心智、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

5 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书院讲学的起源正是志同道合的学者聚拢起来,以一定数量的书籍为基础,讲学论道,传扬学术道理。今天的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和便利的传播手段,应当以此为基础,广开门路,让读者拥有更好的阅读和交流环境,真正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切实地做学问。书院式阅读与现代提倡的通识教育非常类似,同样是提倡主动的阅读与思考。孔子的教学方法中就有“教学相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重要原则,现代图书馆采取书院式阅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真正起到人才培养机构的作用,也能真正利用好图书馆的藏书。

5.1 “大学图书馆+书院”的服务模式

书院全方位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清华研究院设立之初,就是借鉴古代书院的这一模式:“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期使学院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14]清华研究院章程则明确规定,要把中国的书院制度和英国的大学制度结合起来,其内在思路是怎样在接受西方教育体制的同时,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把中国的“大学之道”灌输进去[15]。清华国学研究院“分组不以学科,以教授个人为主”,让学生以学术旨趣为基础聚集在老师周围,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研究专长,培养出有个性、有特点的学生,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图书馆与传统的书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同时又具备海量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信息获取、交流渠道,具备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和人才队伍。因此,在大学图书馆内建立以书院为名的阅读交流机构,既可以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又可以传承中华文脉,培育师生和学校的文化气质,切实地推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大学图书馆想要真正采用书院模式,需要切实可行的制度落实、专业的人才队伍、专门的场地以及持续的实践。

5.2 以导师制为基础建立阅读群组

书院制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制,现代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生疏,通过导师制将校内外学识渊博、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集合起来,借鉴书院的会讲制度,以导师为核心建立阅读群组,能够聚集起一批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阅读活动,利用现代便利的网络条件,可以随时在群组内开展阅读分享和交流活动。今天的图书馆都在做很多的阅读推广活动,这些活动常常把活动的主持者和参与者分隔开来,读者的身份认同感不强,而以导师为核心组建阅读群组,让每个人既是阅读者又是参与者,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阅读群组以图书馆的阅读场景为基础,可以形成相对固定的场所和人群,灵活地参与机制和学术观点的自由表达,正是宋代书院蓬勃发展的根基,也必定能够推动当代大学阅读和通识教育的发展。

  以图书馆阅读环境为基础,导师的日常工作包括以下内容:读书和科研讲座、指导社团活动、指导读书小组活动、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小分队、担任各级、各类比赛的评委、担任专业学习导师、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担任书院大型活动的嘉宾导师,等等[16]。图书馆可以提供的不仅仅是文献资源和阅读环境,还可以通过空间改造为导师的阅读和学习指导提供条件,包括导师办公室、学习小组活动室、专用阅览座位,等等。

5.3 提倡个性化阅读

在现代的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文本和阅读场景的选择更加自由,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每个读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阅读兴趣和倾向,今天的年轻读者比过去更追求个性化,每个人的阅读都不必与他人一样,因此图书馆也一定要推进个性化阅读。与宋代书院的自由讲学一样,大学图书馆既要建设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源,又要重视每个人的阅读个性和倾向,基于阅读差异分类开发。要指导学生去发现并选择那些挑战自己理解力、超越已有阅读经验、突破认知框架的阅读资源,在教师的指引下让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追求自己的学术目标,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5.4 情境式阅读

宋代书院受到当时佛教寺院的影响,往往建立在名山大川,如岳麓书院,嵩山书院,等等;书院藏书丰富,又往往有山川林泽之胜,读书其中,如获名山宝藏,欣然忘返;师生执卷辩难,不觉日移,仿佛世外桃源。书院藏书仿佛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的读书人,使得书院成为当时最发达也最有活力的教育机构。图书馆也可以在空间改造、环境陈设上下一番功夫,通过形象表演、角色扮演、实景体验、创设有效情境,以及道具、装置设施的布置来设计情境阅读的过程。目前,媒体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图书馆能够以馆藏图书为出发点,创设全媒体的特色阅读环境,让读者在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的轻松环境里阅读,不仅可以休闲娱乐、提高自身修养、缓解心理压力,更可以激发阅读热情、提高阅读质量,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17]。

5.5 制定评价和考核机制

评价不是考试,书院式阅读应当鼓励学生参加讨论、辩论,将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内容考核相结合:1)平时成绩由学习笔记、讨论、网络提问等环节组成。课程结束时,提交一篇读书报告;2)期末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作阅读汇报和总结,被推选出参加汇报的学生成绩为优秀;3)对教师的考核:成立书院式阅读专家委员会,每学期伊始对入选书目、开课教师资格进行审核,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