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五位一体”育人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6096
谷 娜,张 行

  (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将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渗透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中时刻体现着思想政治内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版)》指出:图书馆应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履行信息服务与育人教育职能,积极参与到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创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规程明确规定育人功能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育人是图书馆的重要目标。高等学校全面立德树人教育格局,需要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学校各层面、各部门的共同参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和独特载体,对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立德树人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在文化传承、知识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作用。

1 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教育的内涵

高校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校育人工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立德是根本,树人是核心,德才兼备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1.1 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

  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品德培养是根本,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立之德一定是社会主义所需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图书馆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立德目标:一明社会主义之大德。大德是国家之德,是报效祖国、爱国为民的情怀,高校图书馆的立德树人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读者把学习奋斗的目标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结合,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立志把国家建设成文明、和谐、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二守社会主义之公德。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引导大学生读者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社会公德,营造全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风清气正的文明社会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三严社会主义之私德。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严私德就要提高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操守,高校图书馆的立德树人教育应当培养大学生读者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风尚,培育慎思笃行、严于律己、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学思并重的道德品质[1]。

  1.2 树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幸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要既有“德”又有“才”。高校图书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注重:一是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之基、把稳政治方向的思想之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人生、和价值观,做有思想、明大德、有见识的,守公德、有个性、严私德的时代新人。二是树真学实干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鞭策大学生要励志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练得真本领,知行合一地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勇于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敢于开拓进取、上下求索,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在创新创造、人生经验和社会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三是树艰苦奋斗勇担大任的奉献精神,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的社会基层、祖国建设的前沿线、攻坚克难的一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和与事业要求相匹配的素质;在艰苦奋斗中锤炼坚强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2]。高校图书馆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明辨、笃实、勤学、修德的行为准则,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实做人、扎实做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 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教育的突破点

高校图书馆的立德树人教育应该以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图书馆馆藏、涵养图书馆文化、创新服务模式为突破点,开创立德树人教育的新局面。

  2.1 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制度保障

  图书馆应该建设相应的育人机制,精准对接学校的育人建设工作机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成为学校协调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联合学校各层面、各部门的力量,来共同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能够同时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将高校育人工作办出规模办出成效。图书馆可以与校办、团委、党委、宣传部等部门合作,通过学校网站、微信等官方渠道扩大图书馆育人工作的影响力;与团委、学生处等部门进行合作,提升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学生参与度;与院系合作,邀请名师讲授文化通识知识;与思政课教师合作将思政课课堂建设在图书馆等,使图书馆的育人工作与其他部门相关工作无缝对接,在各部门间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高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提升图书馆立德树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2.2 丰富的图书馆馆藏是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的资源保障

  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学科资源,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帮助大学生积累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图书馆开展的各种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教会他们搜集和检索各科研领域的前沿信息,了解科研的最新发展动向,为开展创新创造打好基础。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文阅读资源,可以使大学生的眼界开阔、思维提升,在阅读中与古今中外的伟大智慧相连,在阅读中同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与碰撞,在阅读中得到警示和激励。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共享,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阅读经典。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理性看待社会现象,正确认识国家形势。图书馆馆藏资源是高校学生在修身和求学的道路上无形的路标和明灯。

  2.3 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精神保障

  图书馆蕴含多种文化,例如制度文化、服务文化、精神文化和空间文化等,做好图书馆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文化的内在涵养和隐性教育优势,在“价值引领”中发挥导向作用。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工作,应该重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元素滋养学生,用革命文化蕴含的理想信念鼓舞学生,将立德树人的育人内容渗透到图书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学科建设、文化活动中来。通过从服务、环境、资源建设中透露出来的图书馆优秀的文化精神来塑造、影响、激励学生,将积极向上的情感认知、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自信的文化观念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真学实干,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时代要求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深处,树立风清气正的校园风气,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2.4 多元化的育人服务模式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效用保障

  图书馆有很多服务方式,依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层次可分为:1)基础性服务,即读者不需要图书馆员的帮助可以自由利用的图书馆的资源,如自助借阅服务、开馆服务、基本运行保障服务、环境服务等;2)指导性服务,即读者需要在图书馆员的帮助或指导下才能更好利用的图书馆资源和空间,如阅读推广服务、主题公共讲座、参考咨询服务、新生入馆教育、数字库使用培训等;3)知识性服务,即图书馆对特定主题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或重组后,为读者提供具有辅助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考价值的信息服务,如定题分析报告、专题信息推送等。只要读者身处图书馆就定会感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某种形式的服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环境、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将德才兼备、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各种层次的服务模式中,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和人才培养方式,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扎实的专业基础,通过志愿者岗位实现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实践性思维的开发。

3 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服务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

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温馨的阅读环境、高素质的馆员服务、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品质,提升其综合素养,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实现。

3.1 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实现育人工作全员化

首先,图书馆应该明确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将立德作为图书馆教育任务的根本目标,把树人当作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服务,认真执行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建设和协同育人平台构架工作的开展。其次,加强图书馆的团队建设,打磨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富有仁爱之心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怀、有文化修养的服务团队,让每个馆员充分发挥服务性、创新性,在日常管理、读者服务、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读者满意的服务和正确价值导向,做学生锤炼品格的指引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指导人、奉献祖国的带路人。再次,图书馆应该深入挖掘在读者服务、阅读推广、资源建设、文化建设、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所蕴含的各种德育元素,充分发挥图书馆立德树人的隐性教育作用。最后,按照“一流党建”的要求,加强图书馆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图书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上下功夫,通过榜样引领、先进带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德行和学识中共同进步。比如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微信荐书、红色书展、现场咨询、馆长接待日、数字资源宣传等一系列活动为读者服务。

3.2 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实现育人形式智能化

高校图书馆要搞活思政育人工作,就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政育人变得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新鲜感,保持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持续吸引力。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应该:1)打造微信平台,整合图书馆的各种应用程序,如“座位精灵”“图书精灵”“预约精灵”等为读者带来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引入智能门禁系统、座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让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更快捷更方便;2)引进云问智能问答虚拟机器人,开启“机器人+人工”的参考咨询模式,购置实体机器人,利用语音识别优势和语义库逻辑匹配,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和育人服务从云端到移动端再到线下实体的一体化;3)建设图书馆互动学习平台,加强图书馆的“两微一端”的内容建设,开创图书馆网站的思政主题教育版块,利用新媒体突破时空对资源利用的限制,有效整合学生的“微时间”,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建立咨询服务台、读者接待日、QQ读者之家、意见征求薄、微博、微信等线上线下的新媒体宣传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地宣传正能量正思维,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以实现图书馆服务中的育人职能,高效解决学生在利用图书馆时产生的各种矛盾。

3.3 构建立体多元服务体系,实现育人服务全面化

全面育人服务体系包括:1)阅读推广服务。它不同于课堂教育,是一种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多种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的隐性教育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在校园掀起阅读热潮,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比如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书香润校园”读书节项目在本校首批“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认定中被列为“校园文化品牌培育项目”;2)文明入馆教育。采取“培训+参观+学习+考试”的新形式,加强新生对图书馆的了解,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规范新生行为,加强读者对图书馆行为规范的遵守和对图书馆公共资源的合理规范使用;3)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学科讲座”和“每周一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资源获取能力、信息甄别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养成严谨端正的学术作风,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4)学科建设服务。加强重点学科的信息服务和资源建设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升定题服务能力,完成重点学科的年度学术分析报告,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态势分析等,加强思政教育特色数据库建设,制定立德树人教育特色产品;5)数字资源服务。加强数据库和网络数字资源建设,通过嵌入式主题推送和资源推广服务,比如河北经贸大学的“书在指尖”“在库言库”等数字资源宣传品牌,提升学生数据库使用技巧和网络资源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学术创新精神和科研创造能力,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此外,还有日常开馆服务、图书馆借阅服务,运行保障服务等,立体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将日常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服务和教育。

3.4 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实现育人教育实践化

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是实践育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工作的方式,弥补理论育人过程中理论灌输所产生的弊端。图书馆提供各种类型的学生志愿者服务岗位,以实现育人教育的实践化:1)阅读推广岗位。图书馆的读书协会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平台,学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策划、组织、宣传和推广的全过程,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其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和建设者,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创新创造、宣传推广、实践操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实践育人功能[3]。2)勤工俭学岗位。既帮助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又让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融入图书馆的管理和工作中来,更深入体会图书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仁爱精神。3)志愿服务岗位。学生根据院系规定的志愿服务要求,参与到图书馆的书架整理、值班巡逻、维护纪律等实际工作中。这虽然是短期行为,却能让学生身体力行地执行和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读者服务中蕴含的“诚信、友善、利他”的德育内涵。4)专业技能岗位。征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和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优化业务流程的重要方式,比如文献采访、编目数据处理、自建数据库数据维护、图书分类、新生入馆教育讲解员等岗位,需要具备图书馆学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公益岗位的出现既有助于增加馆读沟通,合理化图书馆资源建设,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技能。图书馆“多维互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志愿者服务岗位模式能丰富立德树人教育的工作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能检验理论知识的真理性,又能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诚信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修身理念、规范社会行为。

3.5 优化图书馆功能空间设计,实现育人环境德育化

高校教育在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很多创新和突破,如翻转课堂式教学、开放在线慕课等,使很多学生课后需要有理想的空间进行学习、研讨等,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首选场所。同时,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多元化,除了学习座位、研究包厢,还要有主题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要同时兼具鉴赏、创新、休闲等功能。图书馆只有通过不断升级改造空间设计,创造优雅的学习空间、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德化人的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环境的文化育人功能[4]。馆内空间功能优化是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升华的一种体现,也是图书馆德育教育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形式。例如,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对馆内布局重新调整,合并报纸和期刊阅览室,取消样本书库和人大书库,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阅览室、经济类图书阅览室和法律类图书阅览室,挑选经典国学书籍充实了特藏文献馆,对旧书进行密集管理,调整后馆藏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学生查阅文献更加方便快捷;在二楼大厅开设主题展区,曾举办“我爱我的祖国”图书馆主题书展、河北日报社《瞰河北》航拍摄影展、艺术学院《中国水周》环保主题艺术创意大赛作品展等多种类型的展览,全方位对读者进行文化和艺术的熏陶;启动70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空间改造项目,建设成多功能科学研修空间,设置个人研修间和研讨室,为学校师生开启学术创业新征程提供科研环境保障。

4 结 语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除了服务教学科研,还能为学校的思政教育建设提供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思想;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知识传播、精神塑造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特殊平台。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空间资源、服务资源、文化资源等,树立和践行“传承文明,服务师生”教育理念,聚焦学校和师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完善服务育人体系,创新立德树人“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深化学科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智能化水平,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充分发挥作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