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浙江 宁波 316000)
目前,阅读推广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界的共识。陈幼华对我国177家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发现98.31%的被调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开展阅读推广工作[1]。虽然高校馆员对于阅读推广工作有高度的认同,但长期来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很难找到阅读推广或阅读研究的位置;而高校图书馆的精英主义又使其更注重文献体系的完备性与专业性,追求以技术手段便利文献与信息的获取,对于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多少表现出某种不屑[2]。所以,尽管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搞得如火如荼,但长期的“轻理论,重实践”使阅读推广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1 当前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问题
1.1 阅读推广工作尚未成为高校的整体战略
组织战略影响其内部资源的分配和政策支撑的力度。一项工作是否被纳入组织发展的整体战略,对于该工作是否能够高效落实并形成制度化的建构有重要影响。囿于理论不足与图书馆精英主义的漠视,阅读推广工作尚未进入高校领导层战略规划的视野。无论是图书馆员还是高校管理者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文献数字资源占有量作为图书馆业绩发展的核心指标,至于资源被利用了多少、被利用到何种程度、对读者产生何种裨益,则是一笔糊涂账。在资源短缺的时候,重视资源建设无疑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但资源如不再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约束,当读者的注意力在各种阅读媒体竞争中变得越来越稀缺时,仍然坚持旧的工作策略,必定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难以促进读者的全面发展。不仅图书馆要转变观念,高校管理者也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推广的重要性,意识到阅读推广不仅是图书馆的本职工作,更是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的重要加速器。1.2 阅读推广人才欠缺以及工作专项经费不足
战略规划影响阅读推广工作总体安排和长远发展,人才缺乏和经费不足则是现实工作开展中最主要的障碍。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业务,阅读推广要求馆员不仅要熟悉文献资源,还要深入洞察读者心理和潜在需求,并据此进行策划和执行,最终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读者全面发展。因此,负责阅读推广工作的馆员不仅要自身兴趣广泛,还要及时捕捉阅读领域乃至当今社会文化领域的热点,并巧妙地引入到阅读推广工作中。作为阅读推广人,要有一种始终鼓励读者多读书、读好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没有这种使命感,阅读推广的活动就会流于表面,并不能在实质意义上促进图书馆资源的释放与读者成长。在实践中,图书馆学专业的馆员对文献非常了解,对读者却相对陌生,工作做了很多,读者却并未接受。而非图书馆学专业的馆员进入到图书馆,虽熟悉读者,但缺乏对于文献、阅读理论的全面了解以及推动这些资源利用的使命和热情,开展的工作虽迎合了读者的需求,但和图书馆关联不大,热闹有余、成效不足,难以达到推广目的。当前高校图书馆对阅读推广进行的种类繁多的岗位设置,充分说明该岗位人才选拔的模糊性、困难性。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制约。由于人才不足,阅读推广工作就缺乏持续的制度化推动和科学编制预算的实施主体,致使阅读推广工作总是处于经费不固定、人员不固定、活动不固定、机制不固定的游击战状态中,难以保障高质量的工作展开。1.3 活动缺乏创意,读者参与积极性参与不高
战略上不够重视,人才和经费又未能形成制度化保障,对阅读推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工作整体缺乏创意。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因袭传统,形式仍集中在书目推荐、书评撰写、讲座展览等阅读行为的结果呈现方面,活动策划未能建立在对馆藏资源、读者类型、读者心理、阅读行为、阅读载体等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上,导致活动与社会现实、读者需求相脱节。最终结果是活动都花了大力气去策划、宣传和执行,但读者的参与率低,参与活动的读者现场积极性也不高,而通过活动进一步引发读者借阅行为的目的就更难实现。2 六化协同构建阅读推广新动能
阅读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最直接的行为状态。如果没有阅读行为的发生,读者就不能完成身份的建构升华;如果没有广泛、持续的阅读行为的存在,图书馆的价值就无从体现,其整理收藏的资源越多,就越容易造成浪费。在当下阅读媒介泛在化、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内容肤浅化、阅读需求智能匹配化的情境中,似乎正印证一些学者的预言:“人们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没有人再愿意读书,对于真理的探索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充斥人类的生活世界。”[3]当前,读者的注意力已成为稀缺的资源,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推广新动能将是高校图书馆新一轮变革的重要契机。动能原指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后被学者运用到经济研究领域,多从“经济动能”“发展动能”等探讨我国的经济增长。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指出,“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形成”。这里经济发展新动能主要是指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动能的内涵包括生产要素和动力机制的实现方式。根据当前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以及阅读推广的实践,本文将阅读推广动能界定为高校内能有效推动阅读推广工作的各种力量和要素,核心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实现方式。构建高校阅读推广新动能,必须跳出图书馆以文献为中心的传统工作模式,将阅读推广工作提升为高校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后的又一重点内容。
2.1 学校强化,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战略地位与资源支持
高校领导应认识到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高效的阅读技能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将阅读推广纳入高校管理的战略规划中,从组织建设、制度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强化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形成对校园阅读推广的“第一推动”。1)成立学校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与宣传部、教务部、学工部、科研部、团委、各级学院等部门组成,负责学校年度阅读工作的总体规划与重点活动的资源整合,强化阅读推广工作的统一领导与顶层设计。在学校图书馆设立秘书处,由专人负责组织统筹全校阅读推广工作,负责调研大学生读者的心理特点、阅读需求,制订适合其阅读兴趣的推广方案,同时指导各学院成立阅读推广师生队伍,加强专业阅读与深度阅读融合。2)创新运用“双因素”理论,完善阅读推广中各主体的保健—激励制度。在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只能维持员工的满意度,而激励因素则可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并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读者,应从保健因素出发通过创立阅读学分、阅读毕业资格积分等制度,确保青年大学生的基本阅读量。对于负责阅读推广的教职工,应从激励因素出发通过完善校级荣誉、职级晋升等制度,改进负责老师的工作满意度,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意与质量。3)强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带动与辐射效应。目前高校各类活动缤纷多彩,但同质化程度较高、文化层次不够,原因就是缺乏“书香”味。高校每年应在世界读书日、新生开学季等重要节点举行覆盖全校的大型阅读活动,如全校共读一本书、读书节开幕式晚会等,通过仪式化、互动性的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2.2 文献活化,丰富阅读推广的内容供给与层次
学校强化解决基本的阅读需求问题,但图书馆如不能顺势进行阅读供给的全面改革,则需求也很难持续。图书馆阅读供给改革的核心就是文献的活化。文献是图书馆的血脉,正是由于读者对文献进行的查询、借阅、下载、著述等循环往复的流动,才构成了图书馆不竭的生命力。图书馆员应在准确、全面掌握全校读者阅读需求的前提下,将文献资源全面激活,增强读者阅读的自由度,解决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1)加强网络技术与移动服务的革新,激活数字资源的全面覆盖。当下高校数字资源的阅读日渐重要,图书馆首先应在技术层面实现读者在校园内能够随时随地、快速深入地进行书籍、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阅读。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将以往读者驱动式的被动数字阅读供给模式变为智能分析、精准推送的主动服务模式,促进数字文献资源的高效流动。2)提升馆员对纸质文献的分析评价与综合策划能力,促进纸质资源价值的深度揭示。纸质书籍占据人类几千年的阅读史,目前依然是各高校的主体馆藏。馆员应加强了解书、研究书的基本功,专题书展策划、主题沙龙开展、专业书籍推荐应成为推广馆员的基本职责,通过专题策划深度揭示不同纸质书籍的内在价值,使“沉睡”在书架上的书“活起来”,使图书馆的空间成为纸质书籍展示的风景线。3)开展数字人文技术的研究,探索将馆藏的人文文献转化成为青年读者所喜欢的图表、影音等新媒体文化传播形态,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激发读者深度阅读的兴趣。2.3 社群孵化,聚焦读者的群体分类与阅读引导
高校阅读需求与供给的制度设计与结构调整初步构成阅读推广的动能格局,只有将阅读推广的主体聚焦在读者身上,促进读者全面、深入的参与,才能使阅读推广的动能高效释放。当前青年学生个性突出,更关注个人兴趣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传统行政班级群体的活力逐渐让位于以兴趣或个性而形成的社群,导致统一标准的阅读推广活动往往徒劳无功。另一方面,同质性的社群虽然活力较强,但在高校团委领导下的众多学生组织竞争中,资源更多倾向于“明星社团”,大多数社群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高校社群种类繁多,如图书馆加强对这些社团的孵化支持,不仅能有效扩大阅读活动的读者参与,也可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繁荣校园文化的基础作用。1)支持社群内部开展特色读书会,引导专题阅读。每一个社群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宗旨,必然与某一类图书紧密相关,通过场地、经费等方面支持社群开展常态化读书会,不仅能加强社群活动的规范性,同时社群共读的模式也可提升馆藏图书使用率。2)支持社群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巩固社群在全校阅读推广中的支点作用。文化活动是社群宗旨的外在体现,图书馆应大力支持社群开展书香主题相关的文化活动,借助读者力量丰富阅读推广的开展形式;同时社群成员往往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社群文化活动的举办可均匀滴灌到不同的院系专业,促进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度覆盖。2.4 媒体泛化,增进读者对阅读推广工作的信息感知
高校阅读推广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应创新阅读推广的信息发布,塑造广泛的媒体宣传网络,使更多的读者感知阅读推广的内容,进而提升读者的阅读参与和阅读效率。1)成立阅读推广全媒体中心,增强阅读推广宣传工作的协同。相较于一家独大的大众媒体时代,在全媒体社会受众不再是铁板一块,由于媒介属性的差异,作为受众的读者也因媒体而区隔成不同的群体。图书馆应设立专门岗位或由阅读推广老师主要负责全校阅读推广工作的媒体矩阵建设,健全由户外媒体、在线社群、“两微一端”、主流App等构成的全媒体发布中心,使阅读推广信息一次制作,多层传播,尽可能覆盖更多读者。2)重点支持图书馆微信建设,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与黏性。高校图书馆的媒体传播先后经历博客、微博、微信等阶段,但目前只有微信获得广泛应用:微信与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视频公开课、有声听书、座位预约、图书馆网站等资源服务的融合,极大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在微信运营中图书馆首先应加强新技术的创新运用,通过技术革新及时响应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读者的使用体验。其次,加强内容运营,通过有价值、有深度、有趣味的内容生产,吸引读者,留住读者,增强读者的黏性。3)注重与各级公共媒体的互动,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高校图书馆是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立足地方,注重阅读活动与经验的共建共享,加强与各级社会媒体的联系沟通,共同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2.5 空间优化,塑造特色多元的阅读时空
在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服务理念与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推动下,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功能与价值愈加凸显,“未来图书馆会体现两方面的价值:场所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5]。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与设计应更契合用户的基本需求,同时在注重空间设计交流性、舒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习空间、创客空间与协作研究空间的建设。1)促进图书馆空间功能从资源收藏到美学展示体验的方向转化,加深读者的情感认同。图书馆应当注重室内空间形式对美学规律的应用,对馆内桌椅陈设、采光温度控制、特色空间、行进线路等布置,应符合青年学生审美期待,为读者提供赏心悦目、沉浸投入的阅读环境。2)促进图书馆特色空间的优化,激发读者的信息需求。深入研究读者在学习空间、创客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等特色空间的行为规律,优化读者在自主学习空间和创新活动空间中的均衡和共融,使特色空间成为融合文字思想和生活的多元空间,成为通过探寻空间资源与馆员技能的匹配来激发和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探索空间[6]。3)开展基层特色分馆建设,打造校园图书馆联盟生态圈。鼓励各学院系部结合本单位特色装修布置特色阅读空间,前期可由图书馆密集书库供应特定主题经典通识图书。特色分馆的运营可通过学院、部门教学科研、政治学习等读书活动进行驱动保障。特色分馆一方面解决了图书馆藏书爆仓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服务至上”与“读者中心”这一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例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与外国语学院、后勤生活园区合作共建的“阳明学堂”“红星青年书房”等特色分馆,现已成为校园阅读推广与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7]。2.6 艺术涵化,回归本科教育的本质与初心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本质上是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过程最终体现为人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8]。高等教育应牢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而艺术教育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从孔子开始,《诗》在提升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所谓“思无邪”即认为诗使人的性情归于正而无邪,强调的正是诗歌所具有的教化功能[9]。中国现代大学之父蔡元培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艺术教育可使人“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提起创造的精神,找见遗失的感情”[10]。作为高校的文化中心,图书馆应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对于读者的涵化作用。1)建立本校师生原创艺术作品的征集、收藏、展览体系,为读者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本校师生的艺术作品是作者在艺术层面对其所生活环境的观照,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图书馆可在兼顾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立馆内画廊、固定陈列、专题展馆与空间装饰等方式,达到吸引读者、陶冶读者的目的。2)完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整理与展示工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非遗特色数据库,设立非遗实物展示、非遗技艺研习等活动,不仅可加深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也发挥了图书馆服务地方、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3)常态化开展现场艺术体验活动,陶冶读者的性情品格。书法练习、名画鉴赏、戏剧表演、非遗研习、电影欣赏等艺术活动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体验,而且这种人与人在空间上的接触所形成的“共同在场”,增强了现场读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进而带给人依赖、爱、友情、认可等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促进读者健康人格的形成。图书馆可开辟专门的艺术互动区,通过与专业艺术院系、地方文艺组织、学校文艺社团的合作,建立常态化的艺术体验机制,达到以文化人、以艺修身的目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