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51)
1 引 言
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为推动新学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2019—2021年期间分别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提供优质知识服务和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综合、全面且强大的业务素质能力。学术能力即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术能力与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息息相关。学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馆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业务能力,改进图书馆的工作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向高质量教学科研方向发展,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学术论文、专著等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术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学术论文是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或科学记录,或是已知原理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学术会议交流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专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由于专著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会议论文大多无法直接获取,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14—2018年辽宁省本科高校图书馆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发表论文情况,分析存在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学术能力提升指明方向。
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辽宁省共计64所本科院校,其中40所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数据统计来源采用中国知网(CNKI)为统计源,检索时间为2019年4月1日,采用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中作者单位分别“院校名称+图书馆”,如“辽宁大学图书馆”,发表时间选择从“2014-01-01”到“2019-01-01”,检索五年内的发表论文情况,利用BICOMB2和Excel等软件对文献计量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抽取和统计以及制成相关可视化图表,包括发文数量、作者单位、发文质量和发文内容等信息。由于CNKI的文献管理中心进行文献输出时最多不能超过500条,因此将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统计文献分别导出,并采用技术手段合并在一起,再利用BICOMB2进行分析统计。3 发表论文分析
统计过程中笔者发现,民办院校除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五年内共发表论文41篇,其余民办本科高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均为0。3.1 论文数量分析
通过人工去重的方法对非第一作者发文进行去重处理后,得到辽宁省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共计发表论文 1 636 篇,作者共计928位,人均0.35篇/年,不足1篇,发表论文人均数量堪忧。根据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得到图1,从年发文量折线图可以看到2014年发文数量为375篇,2015年393篇,有所增加,但随后三年逐年减少,整体发文趋势是逐年下降,论文发表情况不容乐观。图1 年度发文量统计折线图
个体发文分析上,182位作者发表论文在5篇以上,平均1篇/年以上,占比作者总数的19.6%;39人发文量在10篇以上,平均每年发表2篇论文,占总作者总数的4.2%。发文量排名前20的作者中,排在首位的是邓福泉,共发表40篇论文,随后是刘春丽28篇,王芳20篇,郭继军19篇,王宇18篇,郭金子和孙鹏均为16篇,王红和程文志均为15篇,洪跃、刘凤侠和庞德盛均为14篇,刘偲偲、王洪波、丁学淑和李若为13篇,舒辉、周小萍、胡永强、耿晓宁均为12篇。可见,个体作者发文量悬殊差别也是比较大的,不同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术能力差异化较大。
3.2 作者单位分析:
图2是统计作者所在各高校图书馆发表论文的情况,平均每个图书馆发表8篇/年。排名第一的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共计发表论文133篇,其次是辽宁大学图书馆发表117篇,两所大学图书馆的发文量均在百篇以上,占发文总量15.3%;发文量在50篇以上的14所大学图书馆,占发文总量60.1%。根据武书连2018中国758所大学综合实力各省排行榜,分省排名前10的高校图书馆发文量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64篇、东北大学图书馆72篇、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62篇、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26篇、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14篇、辽宁大学图书馆117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26篇、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40篇、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66篇以及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42篇。高校图书馆发表学术论文的总量和学校的综合实力并非成正比,其中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辽宁大学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图书馆发文量分别位列第6位、第4位、第23位和第2位,其中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发文量和其学校排名综合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图2 作者单位发文量
3.3 论文质量分析
论文共发表在204种刊物上,包括39种图书情报类期刊和165种其他综合类期刊学报,其中图书情报类期刊种类占比19.1%,专业性期刊数量相对较少。图书情报类期刊共计发文 1 058 篇,发文量占比64.7%,超过一半但是比例也不是很高。图书情报类期刊发文量排名前20的如图3所示,其中《图书馆学刊》的发文量最大,为270篇,其次是《河南图书馆学刊》134篇、《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21篇。《图书馆学刊》是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和辽宁省图书馆主办,因此辽宁省内高校图书馆馆员在此期刊上发表论文具有地域优势。图3 图书情报类期刊发文量
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统计,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共计18种,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相比,新增《图书馆学研究》和《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后改为《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删减《现代情报》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两种期刊,目录变化出现在统计时间区间之中,故不再作区分。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16种均有文章发表,共计发文274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16.7%,核心期刊发文量最高的为《图书情报工作》52篇,其次是《图书馆工作与研究》49篇以及《图书馆学研究》36篇等,而《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知识》《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发文量为0。可以看到,由于核心期刊对发表论文要求相对较高,录用率相对较低,实际发表的占比较低,侧面反映出馆员学术能力有待提高。
3.4 论文内容分析
以关键词进行统计,共 3 059 个关键词,选取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前50,即出现频次在10及以上的作为高频关键词,制成共现矩阵的可视化中心图4,累计频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29.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余关键词出现频次较为分散,不作为高频关键词。节点图形大小表示相关关键词出现频次高低,图形越大,出现频次越高,中心度越高。由于是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论文的写作,因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分别以533次及268次的频次分居第一、第二位,“阅读推广”101次位列第三,此外“学科馆员”“学科服务”“服务创新”“MOOC”等也是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作为图书馆员,能够适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热点,密切关注图情领域的热点问题,值得欣慰。图4 高频关键词可视化中心图
4 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数据可看出,高校图书馆员发表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作者个人学术能力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省内排名第14,图书馆发文量却高居第一;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省内排名第6,图书馆发文量仅排名第23,明显高校图书馆员学术能力和所在高校综合实力不完全匹配。这种现象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4.1 工作性质影响创作思路
高校图书馆实行一人一岗,工作内容比较固定,岗位之间缺乏交流机制,如笔者所在的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目前设置有采访部、编目部、图书借阅部、期刊阅览部、现代技术部、信息咨询部和阅读推广部等七个业务部门。部门之间交流较少,大多都是各司其职,开展阅读推广等系列活动时其他部门极少参与,馆员在写阅读推广内容方面的论文时就无法深入研究。为图书粘贴财产号条码缺少技术含量,没有理论支撑,负责该项工作的馆员创作思路变得狭窄,即使能够写出其他主题的论文,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是不够的,脱离实践的创作在发表上就存在困难,更谈不上是高水平论文。4.2 评聘条件挫伤发表积极性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中对于馆员(此处指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要求是以考代评,考试通过即获得馆员职称,对论文发表没有要求,副研究馆员评审标准中要求馆员必须是大学本科及以上才可以获评。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很多年龄较大的高校图书馆员没有学士学位,因此无法评聘副研究馆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受挫。另外,高级职称名额有限,也会使馆员发表论文的动力不足。4.3 考核标准不高
高校一般在二级教学单位实行“能上能下”制度,制订严格的考核制度,包括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达不到要求则年度考核不合格,工资待遇也相应降低,严格考核促使其在论文写作和发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而高校图书馆属于教学辅助单位,不能像教学单位那样通过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自己制订考核标准,且标准一般都不高,只要工作认真,按时按成工作内容,不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即可,对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都没有具体的硬性规定,馆员也就难以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对馆员论文发表更缺少要求。4.4 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
一般高校图书馆很少有专门针对图书馆学术论文进行的指导,有写作意向的馆员只能依靠自己的专业视野和写作水平进行论文的撰写,在论文的选题、内容的创新、参考文献的选取以及写作方法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经费的影响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员无法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另外期刊论文的录用和发表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大多期刊的论文从录用到发表需要三到六个月的发表周期,有的甚至长达一年之久。因此,一般馆员无法及时了解和获取图情领域新动态、新技术等信息,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和信息获取途径都有所欠缺。5 建 议
5.1 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健全交流机制,包括内部岗位交流、内部学术交流和外部学术交流。对于新入职的馆员要坚持实行轮岗制,使其对图书馆各个部门的运作模式和运作流程都有基本的了解。图书馆内部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空间重构或新技术应用等系列主题活动时,鼓励每位馆员积极参与;鼓励馆员参加外部学术会议,获取图情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并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让所有馆员都能够及时了解活动会议内容,开阔馆员的视野,及时开展内部学术交流活动,为论文写作提供有效的素材。邀请图情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论文写作指导的讲座,如唐虹、朱文沛也提出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业务学习与科研研究氛围,树立良好馆风,提高图书馆的整体业务、学术水平。5.2 摆正学术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高校图书馆员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肯定,不能有安于现状、急功近利的心态。论文是阅读思考和实际工作后的升华,是工作实践的感悟,是经验的总结,撰写论文既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能给别人的工作带来参考与便利借鉴。工作中注重总结和思考,善于从现象看本质,多思考。摒弃“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平时应多加阅读图书情报方面的论文和书籍,多思、多想、多做笔记,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摆正学术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5.3 拓展思路
论文选题途径有很多种,可以结合自身对图书馆工作的感悟,选择图书馆领域中具有实用价值或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题目,也可以选择别人已经研究过但研究不够深入的题目,或对同一问题采取不用的方法或工具解决的题目。务必要结合实际,切忌盲目选题,一种比较简单但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参考学术期刊的选题指南,如《图书馆学刊》2019年选题指南指出重点选题领域包括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业务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研究等方向。关注“圕人堂”“iGroup图情精英大本营”等QQ群,这是图情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图情知识交流的群,从中可以获取灵感和受到启发。5.4 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圕人堂”每天都有图情领域的业内人士在里面进行知识探讨,从探讨中可以学习许多专业知识。“阳光阅读”“学术志”“爱上图书馆”等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图情方面的文章,e线图情网站汇集了图书馆领域中的理论、技术、产品等众多文章,是图情界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可缺少的智囊。此外,如网上报告厅、爱课程均提供在线学习课程、学习报告等资源,利用这些线上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可以提高馆员的学术能力水平。辽宁大学图书馆、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均引入笔杆网数据库,这是一款基于大数据的写作与创新辅助工具,还具有论文查重模块,借助该模块可以帮助馆员规避学术不端风险。5.5 建立学术平台
中国图书馆学会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经常以省市为单位组织学术研讨会,高校图书馆员受地域等因素限制常常无法每个研讨会都参加,虽然有的研讨会在网上进行直播,但不是每位馆员都有机会看到,也无法及时浏览到会议获奖论文。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各省市图书馆密切联系,构建学术平台,将研讨会视频及会议论文制成电子资源保存,供馆员开放获取,各类培训视频也可以做成电子资源放到该平台,方便馆员观看和学习。学术能力的提高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必然选择,需要个人与图书馆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图书馆面临资源建设和服务转型的机遇,迫切需要综合业务素质能力强的馆员提供优质知识服务和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高校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