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危险与救赎:信息技术时代中作为场所的图书馆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5736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28)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迅猛扩张,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其数据处理、海量储存、分类检索、迅速传播等功能,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及时性、便捷性等特征,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于是乎,有人对于“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提出了质疑。那么,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来说是如临大敌还是如虎添翼?作为场所的图书馆未来该何去何从?

1 一种概念:作为场所的图书馆

1.1 何为场所?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就是“境遇”,他“将海德格尔关于人与世界‘境遇’式的存在方式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即把一种通常被认为观察主体(人)与被观察对象(建筑物)之间是单纯的线性关系的这种观念,转变为人与建筑物是处于同一个境遇中,这个境遇不但是由观察主体的人与被观察对象的建筑物构成,而且也包括人和建筑物之间的共同参与和相入相出的关系”。这里的“境遇”概念借用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人的生存论分析。海德格尔将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称为“此在”。他认为,“此在”总是在世存在,其“与世界并非各自独立的三维空间的关系,而是浑然一体的融贯整体,是不断实践着的操作关系”。在海德格尔这里,人与世界的关系突破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他认为“只有当世界这样的东西由于这个存在者的‘在此’已经对它揭示开来了,这个存在者才可能接触现成存在于世界之内的东西。因为存在者只能从世界方面才可能以接触方式公开出来,进而在它的现成存在中成为可通达的”。也就是说,“此在”具有在世界之中的本质性建构,“此在”的生存境遇展现为人不再是孤立的主体性的人,世界也不再是作为人的对象的孤立的客观世界,世界因“此在”的操劳而成其为世界,“此在”则因世界的存在而得以生存,人与世界是相依相存、交互融合的关系。

  借由海德格尔“此在”的生存“境遇”概念,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人类生活发生的空间,它“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特定意念,是由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可见,场所不仅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特性,还具有精神意义上的特性,它混合了时间、空间、观念、行为、历史、现实、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彼此之间交互影响,呈现出超越三维空间关系的、具有精神特质的多维空间关系。

1.2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

不同于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往往占有特定的空间区域,处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具有相应的设施和馆藏文献资源,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员,并服务着来来往往的读者,这些因素汇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在图书馆这个场所中,既有实体形式,又有人文精神。“一方面,场所强调人与建筑空间的交互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场所应具备一定的精神特质,即场所是承载了特定历史、文化内容的空间,能带给人积极的心理体验或激起思想共鸣。”图书馆作为场所所营造出的宁静和谐的书香氛围,为读者带来的美好阅读体验,已经超出了其“由以自然物(如自然的地形、地貌、位置等)和人工物(如图书馆建筑及其各种设施等)作为构成成分所组成的一种具有宏观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并且具有确定的可经验到的感觉性质的自然空间”的“实际空间”的意义范围。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往往通过其大气恢宏的建筑物、布局合理的内部空间、丰富多样的馆藏文献资源,为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平等各异的服务,以及特有的思维上的自由创造空间。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公共机构,图书馆也在那些志趣相投的读者之中创造一种特殊的共同体之感,从而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自我发现、激发想象力及重新发现世界变化的地方。图书馆通过读者的理智活动的自我表达的发现过程,成为读者达到精神享受的最重要场所之一”。通常情况下,在图书馆活动的不同读者之间,彼此对场所秉持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对文献之品鉴持有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但通过他们在这个场所中特殊的社会性交往,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往往经交流共享而杂糅交汇成一种特殊的精神场域,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实体和意义的统一。这时,读者在图书馆的查询信息、借阅文献等活动,实际上已从单纯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借助图书馆这个场所而寻求价值的过程,这也是图书馆之为场所的意义所在。

2 一种态度:在迎接中创新

2.1 不能代替的场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虚拟图书馆逐渐兴起,人们只需具备网络和电脑(或手机),便能足不出户获取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记录、存储、传递、复制、使用信息的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给广大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人们不再需要到固定的地点,在固定的时间内去获取想要的信息情报,而是突破了空间、时间、馆藏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就能快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可见,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深刻变革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使曾为知识管理权威中心的图书馆面临着被时代淘汰的风险。正如计算机专家利克利德在其代表作《未来的图书馆》一书中所说:“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已经不再是适宜的信息贮藏物。这使得当人们最终拒绝接受图书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输机制时,他们也就会拒绝接受图书馆。”

  的确,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作为场所的图书馆似乎丧失了场所本身的意义。由于通过网络获取电子信息资源更加快速和便捷,按理说,读者会更倾向于选择这种最省时省力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尽管网络信息日益丰富,网络功能日益强大,但使用图书馆的人却并没有减少。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往往是人满为患。近年来各地高校和各级政府纷纷投入巨资新建或改建、扩建图书馆,图书馆建设似乎已形成一股热潮。这一现象不独出现在中国,国外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即便是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无法阻挡人们对于作为场所的图书馆的强烈需求。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图书馆场所弥漫的书香气息,以及人群共在却散发静谧氛围的阅读环境,让人们很难割舍由于身处图书馆场所而产生的独特的精神体验,这种充满人性温度的精神体验是冰冷的机器和技术所无法给予的。

2.2 迎接技术的加持

当网络信息技术以狂风巨浪之势袭来之时,传统的作为场所的图书馆虽可屹立不倒,但也不代表它没有发生动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图书馆服务模式,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可认为图书馆未来5—10年内技术应用与发展将会呈现出无处不在和智慧进化的人工智能体系、透明交互和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无所不能和嵌入协作的数字技术平台等三大发展趋势,而人工智能、虚拟和增强现实、数字孪生、对话系统、数字技术平台、区块链和分布式分类账、物联网、大数据、图书馆服务平台和在线身份、智能机器人等十大战略技术将会成为图书馆未来5—10年内技术应用与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新兴战略技术在不断地研发、应用和整合过程中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若将其广泛应用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管理服务体系中,则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彻底的转型,其自动化、智能化的知识生产、管理和服务更加具有专业性、精准性、高效性。

  为在新技术风暴中站得更稳,我们要与时俱进,鼓足勇气迎接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并将其作为铠甲,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要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图书馆。建立新理念的图书馆并不意味着要取消传统的作为场所的图书馆,事实上,可以建立一种兼具传统场所意义与新兴技术武装的新型图书馆模式。

2.3 在迎接中创新

作为新型图书馆模式,图书馆创客空间,特别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改造创客空间的案例,为创建新型图书馆模式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在受到强调跨学科“手脑联动”理念的创客文化(Maker Culture)的影响下,“2014年,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开始将信息共享空间改造为创客空间,并命名为iSpace。iSpace首先在其科学与工程馆建成,共两间用房约55平方米,一间为三面墙是白板,第四面墙有9台数据可视化面板,由功能强劲的电脑带动,以运行3D建模及虚拟现实软件,操作设备有超微型计算机树莓派(Raspberry Pi)、3D打印机、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器、高精度体感控制器Leap Motion、谷歌纸盒虚拟现实平台以及相关软件”。该图书馆在iSpace建成后,突破常规管理和服务模式,秉持自由开放的态度,通过提供相应的空间、工具、资源、项目、创业指导,以及构建联合办公场所等方式,吸引了各个学科、专业的大量师生、学者来馆进行相关研究、探索、交流。他们在这样的体验中往往大受启发并可能进行学术创新或与他人合作,从而逐渐形成其对图书馆场所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学科馆员也从中获得了专业提升而有所作为。

  可见,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是对图书馆实体空间进行功能拓展的一种全新尝试。这种新型模式尤其对于那些对图书馆学科服务不是很感兴趣只愿埋头故纸堆的人文学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资源浪费的弊端,使学者之间能有更多机会去创造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立,使图书馆能够实现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双向支持各类科学创新,从而有助于提高各类学者的工作效率和增强其对作为图书馆场所的价值认同。作为当前最新发展趋势,“图书馆正在由藏书空间向为用户提供合作学习、科研和创新的知识传播场所转型,这既让图书馆面对数字化时代充满自信,也是对图书馆悠久人文属性的继承”。

  在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全会上,‘创客’第一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同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各地市纷纷跟进,支持众创空间的发展。作为创客活动的重要载体——创客空间,为能够创造新事物、新理论而不断协作、彼此支持、共同进步的创客群体提供必要的场所、知识和技能等资源,形成社会创新源泉,解决社会整体创新乏力问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较大、服务对象覆盖范围较广,而且拥有各类图书文献、电子资源以及多种数据库,并具有一定专业性,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专业指导。因此,图书馆成为我国构建创客空间的重要依托和据点,也为我国图书馆打造创客空间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和保障。

3 一种反思:沉沦危险还是自我救赎?

3.1 技术反思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意味着文献资源的配置更高效,管理服务方式更多样,用户的使用也更及时、便捷和灵活。“从图书馆发展格局看,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数字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使信息传播方式和获取方式更便捷多样。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快餐文化出现并流行,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电脑、手机,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快速浏览各类信息。这样的方式看似提高了人们的阅读效率,但事实上人们进行的大多只是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很难形成深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构成了挑战。由于信息繁多,花样百出,还有各类图片、视频代替文字更直观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往往应接不暇。不需太多思考的“读图”行为会使人们逐渐养成被动接收信息的习惯,从而导致人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下降。在电子设备尤其在移动设备上阅读,很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下降,阅读效率低下。此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仅使人们的视力下降、眼疾频发,受到腰椎颈椎病困扰,还使人们更喜欢一个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不愿与他人交往。这些现象对整个社会、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3.2 救赎之路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生活在技术世界之中,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人类力图摆脱的并不是现代技术,而是现代技术之本质——‘座架’所形成的算计性思考,正是这样的算计性思考将人类置于危险的境地。”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Gestell),“座架”表现为“现代技术促逼、摆置着人,迫使人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订造,同时人自身也沦为一个持存物,被促逼成单向度的人,现代社会也演变成为单向度的社会”。在现代技术的促逼下,人作为被订造之物而存在,向着规定任务和目的而被摆置,逐渐丧失了人的本质和真正的自由。

  对此,海德格尔提出了艺术救赎之路的可能。在他看来,“艺术主要是指美的运作,并无单一的本质和规定,归属于被允诺给出的产出。这是海德格尔心中最美好的世界,也是人类摆脱现代技术天命的一条可能路径”。借此观点,笔者认为,已经被现代技术所包围的物质世界是不可逃避的,但精神世界却是可以自由构筑的,而构筑精神世界的最好途径就是阅读。这里所说的阅读,不是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也不仅是通过数字图书馆来阅读电子书,而是到图书馆场所的实体空间中,找一本纸质书籍,走到一个空位旁坐下来,默默地感受书香的味道,感受与其他读者的融合。在这种宁静、淡泊、美好的环境氛围中,抛除一切功利算计,抛掉一切世俗烦恼,静静地翻开书,开始阅读、思考、体悟,跟随作者的脚步,借助书籍的指引,可以思索人类的本质,也可以反思社会的发展,还可以尽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通过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来编织一切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彩色的梦,以此找到一个净化心灵、自我救赎、获取自由的出口。

4 一种融合:在保守中开放

“毫无疑问,人类所处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人机物深度融合的数字社会,在信息虚拟空间中蕴含着比现实物理空间更为丰富的知识宝藏和发展机会。”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传统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求传统图书馆必须在新形势下做出新的变革。要使图书馆更好地走向未来,必须保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进行融合与创新,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图书馆场所充分结合。无论是图书馆实体外在的位置环境、建筑构造,还是其内部格局、区域划分,或是设备工具、软件程序等具体空间、设施的安排和设计,都既要符合新时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也要符合图书馆事业本身的长远发展;既要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又要保留图书馆作为场所的意义。

  尽管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但作为文献保存机构的图书馆实体并不会消失。正如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数字技术固然重要,但只是增加和优化了数字图书馆的附加功能。书籍文献等物料资源仍然是数字图书馆建构最为重要的基础,文献的积累带来的是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缺失了底蕴与内涵,数字图书馆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电子文献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而存在,不仅是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纸质文献作支撑,而且正如“英国学者James Thompson认为‘一种理想的信息存贮和检索设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可以移动并且能在任何环境下运行;不需要能源供应,不需预热便能够立即使用;它应该具有高度的信息存贮能力;无限制地保留信息而不会损伤、退化,也不会意外消除;可以立即随时检索;它应该能够标引、注释或人工更正内容。……没有任何电子设备适合上述说明,即使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出现。但是有一种非电子设备完全符合以上特征,甚至具备更多优点……这就是图书。’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印刷文本所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坚定认可”。因此,图书馆的未来将是电子文本和印刷文本共存的状态,而只要印刷文本仍在存在,那么图书馆的实体空间也就不可能取消。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信息技术发展本身的局限来看,还是从人类自身对于人类本性的追求来看,作为场所的图书馆仍然具有存在的意义,它不仅是人类探索世界的物理空间、实体空间,也是人类寻求价值的意义空间、精神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致力于打造一种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新型图书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