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图书馆,广西 百色 533000)
1 引言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非正式学习为高校图书馆员的知识获取及职业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交流互动及资源分享方便快捷等,丰富了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形式,延伸了非正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得非正式学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员通过非正式学习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本研究选取其中的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开展非正式学习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2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非正式学习典型案例分析
2.1 “信息检索”MOOC非正式学习案例分析
2.1.1 “信息检索”MOOC简述。“信息检索”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门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如花教授讲授的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教育通识课,于2014年9月1日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免费注册爱课程网账号或者使用网易邮箱账号、第三方账号(微信、QQ、新浪微博、人人网)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学习。“信息检索”MOOC分为12讲,每周1讲,由易到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讲授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常用搜索引擎与自动翻译等工具的使用技巧、利用信息检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信息检索”MOOC的教学视频按知识点分割,支持通过手机、平板、PC等进行跨终端学习。学习者可以按课程进度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或者反复学习,还可以在MOOC平台的“课堂交流区”和教师、助教及其他学习者进行课程讨论和交流互动。单元作业提交后由学习者相互评价,以加深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截至2014年12月10日课程全部结束,“信息检索”MOOC 共吸引了超过14 200名学员参与学习,图书馆员占 35.48%。2.1.2 “信息检索”MOOC的特点。
(1)科学系统的在线学习课程。“信息检索”MOOC是“名校、名师、名课”,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如花教授结合多年讲授信息检索课程的丰富教学经验,根据MOOC的教学特点,精心组织教学素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按照信息检索课程的知识结构拍摄了“信息检索”MOOC的教学视频,为非正式学习者提供了按学校教育体系构建的具有科学系统、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在线学习课程,为无法获得脱产进修机会的高校图书馆员提供了在线学习一流大学一流专业课程的线上继续教育机会。高校图书馆员特别是非图情专业的馆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信息检索”MOOC获得信息检索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信息检索课的高校图书馆员也可以通过学习借鉴“信息检索”MOOC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2)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信息检索”MOOC的教学视频按知识点分割,每讲平均分为5—7个小节,每小节2—4个视频,平均每个视频时长5-8分钟,是经过精心设计且具有完备教学过程的微型化学习内容,为高校图书馆员随时随地开展非正式学习提供了便利。高校图书馆员可以按照“信息检索”MOOC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性学习和练习,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灵活地选择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来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不同知识背景的高校图书馆员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情况,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学习,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PC等进行跨终端学习,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工学矛盾,满足了他们在工作之余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丰富的学习支持服务。“信息检索”MOOC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教学文档等学习资源,还提供了完善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1)导学服务。在“信息检索”的课程报名页面,提供了课程概述、课程时长、证书要求、预备知识、授课大纲、参考资料等导学信息,引导学习者了解课程内容、学习要求,以指导其参与学习活动。2)督学服务。学习者报名参加学习后,便会在注册邮箱中收到MOOC平台发来的开课信息提醒、课程进度提醒等督学信息,以提醒学习者及时进行学习。3)助学服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课程讨论区进行提问或进行学习内容的实时讨论,课程团队及时与学习者互动并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为学习者进行高效学习、快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2 “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非正式学习案例分析
2.2.1 “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简述。“阳光悦读”(微信号:bjyangguangyuedu)是北京爱迪科森公司主办的微信公众平台。从2015年开始,“阳光悦读”与《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合作举办一系列面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微信语音直播讲座。通过调研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阳光悦读”邀请图情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图书馆员打造量身定做的讲座内容。图书馆员通过关注“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获知讲座预告信息并分享到朋友圈后获得讲座邀请加入微信讨论群聆听讲座。“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了图书馆转型与变革群(一)、(二)、(三)、(四)等四个微信讨论群,以微信语音直播和微信发布PPT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在四个微信讨论群里同时进行讲座直播分享,分享完毕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馆员与专家进行交流互动。讲座结束后将语音和PPT内容进行整理并推送至“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咖讲座”专栏,方便有需要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关注学习或再次学习。截至2018年1月,“阳光悦读”共邀请了初景利、柯平、高凡等多名图书馆专家学者,举办了《从资源能力到服务能力的转型变革》《图书馆战略规划科学制订的十个要点》《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解读》等十多个学术讲座。2.2.2 “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1)名家讲座:聚焦热点。针对图书馆员高度关注的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话题、难点问题,“阳光悦读”邀请图书馆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图书馆员开展线上学术讲座,主题紧扣当前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形势,内容涵盖学科服务、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战略规划、基金项目申请、阅读推广、图书馆空间设计、图书馆规程解读、健康素养、学术论文评价和图书馆立法多个热点研究领域。在“阳光悦读”微信语音直播讲座中,高校图书馆员不仅可以聆听图书馆领域专家学者对图书馆前沿热点话题的知识分享,获悉当前图书馆行业热点话题领域的实践和动态,还可以与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微信群里切磋热点话题、交流学习图书馆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在充分领略图书馆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风采的同时,达到开阔视野、提升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
(2)实时在线的互动交流。微信讲座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以移动终端为媒介的一种新型线上讲座。高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方便、快捷地参加“阳光悦读”微信讲座进行移动学习和实时在线的互动交流。微信群支持以共享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多人群聊,特别适合以实时交流的方式探讨某一话题或进行观点的交流分享。在“阳光悦读”微信讲座中,专家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的方式进行知识分享,图书馆员除了可以看到文字、PPT、图片,还可以直接聆听到图情领域专家学者的语音直播,拉近了专家和馆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利用微信的实时语音通话功能,专家和馆员可以进行实时在线的互动交流,实现了自然对话方式的直接的互动,获得近乎真实的“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这样更能激发馆员的学习热情,吸引馆员的参与和互动。
(3)线上组织学习。专家学术讲座是优质的学习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员开阔视野和提升职业能力大有裨益,但线下现场讲座受到时间、地点、经费和参加人数的限制,很多高校图书馆员无法参加,受众面小。“阳光悦读”微信讲座是线上组织、线上举办的讲座,讲座信息的发布、专家的知识分享、听众与专家的互动、讲座后的回顾学习等都在微信上进行。通过微信进行线上组织学习,利用互联网范围广和微信用户量大、资源精准推送、交流互动便捷的优势,可以把专家的精彩讲座免费、精准送达更广大的图书馆员,解决了线下学术讲座参与人数少、学习成本高等问题,让馆员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专家学术讲座并与专家学者进行“零距离”的互动交流,消除距离和学习成本对馆员获取知识、学习技能带来的障碍与影响,为高校图书馆员的非正式学习增加了新的途径。
2.3 “圕人堂”QQ群非正式学习案例分析
2.3.1 “圕人堂”QQ群简述。“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是图书馆行业交流群,由科学网博客博主图谋创建于2014年5月,群成员主要是图书馆员、图书情报专业教师和学生、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等。截至2018年5月,“圕人堂”QQ群群成员接近2 000人,群活跃成员基本维持在30%左右,群成员之间基于图书馆业务知识进行交流探讨,内容涉及馆藏建设、馆藏剔旧、图书编目、馆藏文献利用、三线典藏工作、学科馆员工作职责、阅读推广、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美国图书馆的工作及研究等。群成员关注、分享图情会议信息,传递学术研讨资讯,推荐、共读图情领域内专业文献,在群相册中上传、分享了由群成员自己拍摄的国内外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照片4 000余张。由群志愿者成员成立“用户服务工作小组”,每周五根据群成员交流讨论的知识点精炼“圕人堂”QQ群一周交流信息,编辑《圕人堂周讯》,通过QQ群邮件向“圕人堂”全体成员推送,同时通过科学网图谋博客的“圕人堂”专题栏目对社会公开。2.3.2 “圕人堂”QQ群非正式学习案例的特点。
(1)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圕人堂”QQ群注重交流图书馆业务工作,群成员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群里求助,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群成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巧等用语言文字描述并分享,帮助解决问题;或者由多个成员提出不同见解,展开相关讨论,协作解决问题。在这个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问的群成员获得自己最急需的知识或技能并应用到当前工作中,实现“即用即学、即学即用”,把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从而获得有效学习;回答的群成员既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对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都得到了提升;全体群成员则可以汇集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提升职业能力。业务实践经验属于隐性知识,是图书馆及其馆员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规范化、难以传播和交流的知识,很难通过传统的正式教育和培训来获取,也不能通过独立的在线学习获取。“圕人堂”QQ群突破时空限制,为图书馆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分享图书馆业务实践经验的平台,有利于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2)在线社会化学习。“圕人堂”QQ群通过互联网连接了身处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员,使得馆员与馆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例如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交流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群成员通过在线互动交流来进行知识的传递与共享,以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化学习方法。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圕人堂”QQ群成员之间互为其师,相互传授经过实践验证、真实可靠的隐性知识,相互分享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体现的是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学习。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实践表明,在“圕人堂”QQ群中与世界各地的多个图书馆员一起交流学习,达到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社会化学习效果。
(3)良好的运营管理。“圕人堂”QQ群能够成为图书馆员的非正式学习平台,并长期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和用户黏度,离不开其良好的运营管理。1)精准定位。“圕人堂”QQ群定位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的交流群,入群人员必须提供与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信息才能获准加入,保证了群成员有共同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愿景,有利于形成学习共同体。2)营造氛围。“圕人堂”QQ群积极组织各种线上活动,例如举办“镜头下的图书馆模样”主题活动、“世界艺术鉴赏”知识竞赛活动、“突出贡献奖”评选及获得者风采展示等一系列线上活动,使全体群成员都能够参与,营造出良好的交流和分享的社群氛围,增强了群成员的情感黏性,使“圕人堂”QQ群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3)整理周讯。“圕人堂”QQ群志愿者服务团队每周五从群成员交流中按知识点筛选出与图书馆相关的具有学习参考意义的内容汇编《圕人堂周讯》,形成了“圕人堂”QQ群成员集体创作的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圕人堂周讯》通过QQ群邮件向“圕人堂”全体成员推送,同时通过科学网图谋博客的“圕人堂”专题栏目对社会公开,为更多图书馆员提供了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长尾服务,同时增强了“圕人堂”QQ群成员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调动其交流分享的积极性,提升“圕人堂”QQ群的学术研讨氛围。
2.4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非正式学习的特点
《信息检索》MOOC、“阳光悦读”微信公众平台、“圕人堂”QQ群都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非正式学习,三者有很多共性的特点。(1)学习意识强。在本研究三个非正式学习的实践案例中,高校图书馆员皆是源自于自己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提升自我的目的,自发地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进行非正式学习,体现出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2)学习资源丰富、优质、易获取。“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多样,既有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等各类开放教育资源,又有图书馆员自主创作的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这些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高、应用性强、容易获取,为高校图书馆员进行非正式学习提供了保障。
(3)学习形式灵活多样。高校图书馆员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基于数字化资源的自主学习、基于网络社会互动的社会化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反思性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多采用移动终端进行微型学习,移动微型学习特征明显。
(4)学习支持服务丰富多样。MOOC学习平台为非正式学习者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持服务和导学、督学、助学等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微信群和QQ群通过推送信息、营造学习氛围、设计和开展各类线上学习活动等一系列学习支持服务,进行线上组织和调控学习。丰富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有效地指导、帮助和促进非正式学习,提高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3 启示和建议
3.1 增强非正式学习的意识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通过工作和学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服务。仅依靠正式学习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图书馆员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员应充分认识到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切实增强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主动利用工作之余、休闲之时等碎片化时间,通过阅读书籍报刊、与同事交流等方式进行线下非正式学习,或者是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与其他图书馆员进行线上交流学习等方式进行线上非正式学习,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来进行移动微型学习,持之以恒,形成长久稳定的持续学习,以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3.2 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多样,一方面,开放教育资源大量涌现,例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有武汉大学的“信息检索”和“信息管理学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等,资源共享课有武汉大学的“目录学概论”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山大学的“信息资源共享”等,同时,新媒体不断推送经过精选的有高度传播性的微型学习资源,例如各高校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微博、APP,图情领域的企业和个人微信公众号:阳光悦读、掌上图情、图书馆实证茶客、图情轩等,为高校图书馆员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大量免费、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高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随时随地连接其他图书馆员同行、专家学者等进行交流互动,获得大量的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例如网络论坛中的主题讨论、线上直播讲座中专家的知识分享、网络社群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经过优选整合的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成为高校图书馆员非正式学习中的重要学习资源,例如《圕人堂周讯》和“阳光悦读”微信讲座的语音直播资源、PPT文字资源。高校图书馆员可以依据自我学习需求,通过互联网查找、获取这些优质、开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3.3 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互联网+”时代,优质的学习资源利于个人自主学习,丰富的学习交互工具便于人与知识之间的交互学习,社交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知识的社会化。高校图书馆员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非正式学习,既要重视基于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基于人与知识之间的交互学习,又要重视基于问题解决的反思性学习、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化学习,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能够更深入和有效地进行非正式学习。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图书馆员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生活中的零碎时间,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微型化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或者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即移动微型学习。移动微型学习结合了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的优势与特点,拓展了非正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满足了高校图书馆员随时随地进行按需学习的需求,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员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3.4 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1)提供切实有效的导学服务。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馆员专区并提供自我评估工具,帮助馆员评估自己当前的职业技能水平,让馆员充分了解和发现自己欠缺的、职业发展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专业人士根据图情专业馆员和非图情专业馆员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和自我学习过程,引导馆员的自我导向性学习,把职业发展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理并绘制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指导馆员自主有效地进行非正式学习。(2)量身打造学习资源。通过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高校图书馆员真正想要学习的内容,根据馆员所处的岗位类别和工作需要,量身打造他们最需要的学习资源,建设具有精准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学习资源,以优质的学习资源促进非正式学习,保障非正式学习质量。1)定制图书馆员继续教育MOOC课程,根据图书馆员的工作需要和学习需求,定制如参考咨询、学科服务、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及更多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MOOC课程,供全国各地图书馆员自由选择和免费学习。2)创建图书馆员虚拟社区,开展图书馆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交流等系列主题讨论活动,为高校图书馆员的社会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对图书馆员虚拟社区的交流内容进行优选整合和传播,为高校图书馆员提供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3)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微型学习资源,帮助馆员通过碎片化的移动微型学习方式实现高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满足馆员移动化、微型化、泛在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非正式学习更加便捷、泛在,高校图书馆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即时高效的非正式学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如果高校图书馆员非正式学习的时间积累到足够长,非正式学习的“尾巴”就延伸得越来越长,非正式学习的长尾效应就越来越显著,可以产生和正式学习相匹敌的效果,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