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一个时期某一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对进一步为政府推动当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10年)规划项目——江西省公共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通过发放“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情况调查表”以及搜集各地市上报江西省文化厅的多项数据,以这些统计数据为基础,全面剖析了江西公共图书馆2006—2010年的宏观发展状况,[1]以期对促进江西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 江西公共图书馆的数量
截至2010年,江西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1个地级市),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9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70个县)。江西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105个。各级行政区划设置公共图书馆的情况如表1。
表1 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设置情况
截至2010年,江西县级以上基本上都设置了1个公共图书馆。我国在“六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县县有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上述数据说明在江西截至“十五”末就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2]而所谓“基本实现”,其真正的含义是说从江西范围来看,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设置率超过了90%,但离全面实现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还有距离。除2010年11月新设立的共青城市(县级市)外,江西还有6个市辖区未设置公共图书馆,这些问题期待在“十二五”期间得以解决。
2 江西公共图书馆经费收支状况
2.1 公共图书馆经费总收入虽有递增,但总支出大于总收入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收入总额均逐年递增,支出总额则参差不齐,收支变化趋势不一,没有一致性。收入方面,2006年、2008年、2009年增幅相对较小,2007年、2010年较前一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支出方面,除2009年负增长以外,其余几年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2008年的增幅最大超过50%。5年间,江西公共图书馆每年的经费总收入除2007年、2010年略大于经费总支出外,其余几年都是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从表2可以看出,5年间,虽然经费总收入在数额上有所增加,但总支出大于总收入,说明江西公共图书馆在经费投入上明显不足。
表2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经费收支状况一览表
2.2 公共图书馆经费增长幅度低于同期省财政增长幅度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经费收入和支出总额增幅与省财政收入、支出增幅相比,除2007年收支增幅和2008年支出增幅偏高外,其余各年度均明显偏低,说明近年来江西公共图书馆经费总额的绝对数量虽然有较大增长,做到了“随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离“增长幅度不低于或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表3 省财政收支增幅与公共图书馆经费收支增幅比较
2.3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收入以财政拨款为主
根据江西省文化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西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收入分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5项。表4是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经费收入的逐年分项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在经费收入项目构成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增,截至2010年,已经超过收入总额的80%,事业收入、其他收入这两类项目变化不大,经营收入缩减得厉害,有些已经微不足道,无足轻重,如2009年江西公共图书馆的经营收入只有15.7万元。这说明,江西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已经实现了财政拨款亦即以公共资金为主。
表4 2006—2010年江西公图书馆经费收入分项统计
2.4 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的地域差距明显
地域差距的表现在多方面,既有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也有同一区域内不同县(区)的差距,还有同一县(区)不同地方的差距。[3]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但从表5、表6的数据(除江西省图书馆外)和许多事实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唯一的因素。缩小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地域差距,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是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
表5 江西公共图书馆总经费收入情况 单位:千元

表6 江西公共图书馆五年平均经费收入情况

续表6
2.5 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严重不足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虽比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图书馆购书经费没有立法保障,不少图书馆经费只够用于维持人员开支及正常运作,购书经费严重不足。如表7所示,江西公共图书馆(除江西省图书馆外)购书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购书经费的不足阻碍了新书拥有量的提高。为此,加大购书经费的投入,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表7 江西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专项统计 单位:千元
2.6 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不足
江西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占江西公共图书馆总数的10.5%,经费收入占江西公共图书馆总经费的1/3左右。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占江西公共图书馆总数的88.6%,经费收入占江西公共图书馆总经费的1/2左右,比较而言,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程度更为严重。
表8 江西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收入综合情况
3 江西公共图书馆资源流通与外借
3.1 流通人次、外借册次持续攀升
流通人次和外借册次是衡量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标,与之相对应的是读者外借率和图书流通率两个基本指标。读者外借率反映的是到馆读者外借图书的比率,图书流通率反映的是馆藏资源被利用的比率。数据显示,5年间,江西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外借率和图书流通率两个指标变化不大,而流通人次和外借册次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见表9),除个别年份外,其增幅均超过当年馆藏总量的增幅,表明江西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水平在总体上有所提升。
表9 江西公共图书馆外借与流通状况
3.2 县级公共图书馆承担了六成以上的服务总量
江西县级公共图书馆数量占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总数的88.6%,使用的经费占江西公共图书馆经费总额的1/2左右,承担的服务总量则是江西公共图书馆服务总量的64.66%。因此,从总体上看,县级馆是面向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的主力军;县级馆的投入产出效益好于省级馆、地市级馆;县级馆承担的服务总量与县级馆数量所占的比例相比,尚有差距。做强县级馆,提升县级馆的服务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对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至关重要,也是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表10 2006—2010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外借与流通平均水平比较
4 江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状况
4.1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需加强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平均增幅略高于从业总人数的平均增幅(详见表11),说明近5年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有所增加。从所占比重来看,江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所占比重为23.81%,远低于全国的水平37.61%(详见表12),这说明,江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虽有提升,但还需加强。4.2 从业人员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总数基本稳定,平均增幅在0.5%,这与同年经费收支、服务总量的较大增幅相比,显然不成比例。二者增幅失衡说明,近5年来,江西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以0.5%的人员增幅,承担了4.2%的总流通增幅。与以前相比,如今,江西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论工作强度还是工作效率都明显提高。
表11 江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状况表

表12 全国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状况表(2005—2009中国公共图书馆统计数据)
5 江西公共图书馆计算机装备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拥有量快速增加。截至2010年底,江西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总数达4848台,电子阅览室终端总数为3176台,较2006年翻了将近两番(详见表13)。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计算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共享工程,可以说,共享工程助推基层公共图书馆实现了现代化装备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这也说明实施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对解决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表13 江西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状况

续表13
6 结语
通过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江西其他文化建设一样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事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计算机装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同时江西公共图书馆在数量、经费收支、资源流通与外借、从业人员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一定的差距,这些还须在江西公共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解决。[1]李 阳.广州市属公共图书馆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1(6):77—79.
[2]程 梅.关于江西省公共图书馆馆舍建设的调研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1):81,85.
[3]邹 琦.珠江三角洲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发展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2):4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