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童:建筑园林痴爱一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传记文学 热度: 15444
文 马全宝 张峥荣

  

  文马全宝 张峥荣

  

  

贯通古今,学兼中外



  

  

  童在1928 年全美大学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品/童在宾大时期的成绩单

  

  

  

  

一代宗师,当之无愧

金戈铁马、烽火连天,往日皇城成了废墟一片,只剩下明城墙上斑驳旧忆,兵荒马乱的民国大戏拉开帷幕,一个时代洪流扑面而来,有的人成了见证者,而有的人则是创造者。

  

  

  

  

  

  1932年在“华盖”时的童

  1930年春,国民政府外交部拟建若干工程项目以备急用,随着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外交部外交事务徒增,机构愈加庞大,而且国难当头,大兴土木已不合适宜,建设项目及设计任务也由前期以“外交宾馆”为主,辅以“补充各司办公室及汽车库”,变成了以办公为主,辅以部、次长官舍及职员宿舍。所以项目设计权由最初的基泰工程司最后落入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南京外交部大楼项目是童寯到上海后参与的第一个获得较大影响的公共建筑,意义非同寻常。其工程设计过程也值得我们深入探析。

  

  岁月朝暮,如今看来这座具有中国元素的新民族主义建筑,在设计上庄严简洁,“T”字型的平面和西方文艺复兴风格,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式”划分的里面都别具韵味,细部则为中国传统装饰,内饰天花、藻井等。外墙饰以褐色泰山面砖,檐口用同色琉璃砖做成简化的斗拱,节奏感明显。该建筑在当时以其功能上“各室无不空气充足,光线舒适,且位置适宜,分配有序”,造型上的现代简洁大方,深受建筑界好评:“该大楼为首都之最合现代化建筑物之一;将吾国固有之建筑美术发挥无遗,且能使其切于实际,而于时代性所需各点,无不处处具备,毫无各种不必要之文饰等,致逊该大楼特具之简洁庄严。”南京外交部大楼是近代早期中国建筑师探求中国建筑发展方向的可贵尝试,是新民族形式的典型作品之一。其既是对复古主义思想进行强烈抨击,也对近代建筑师探求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民国政府外交部旧址

  

  上海大上海大戏院/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江南园林志》书影

  

  好似当年看关于民国先生们的纪录片里提及的:“教育大景,江河日下入大坝,蓝天白云走黄沙。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先生,实乃教育之魂魄。”

  

  责任编辑/斯 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