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富顺,囤积于秋风下的葱茏诗意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选刊 热度: 18209
方向

  1

  秋分后第一场秋雨到了这里,就看见千万亩的稻花

  轻轻扬起细腻的情节,写下富顺的阵阵欣喜

  看见碧波荡漾里抽出的枚枚诗情画意

  举着青山绿水,举着深秋的意蕴

  一步步来到沱江两岸

  看见穿过微澜起伏的父亲

  慢慢蹲下来,轻轻抚摸着一丛刚刚分娩的稻穗

  这个湿漉漉的清晨,似乎离我很近

  似乎又隔着某个遥远的年代

  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饥饿

  什么叫站在秋光下的渴望,不知道深思的父亲

  站在深思的田野,想象万亩丰硕的样子

  2

  这富有感恩与忐忑的等待

  从一只红蜻蜓尾部开始,一点点深入稻桩中央

  田野,我们依赖已久的这一片希望

  用第二种春天的读音,读丰收的长短句

  读父亲脸上不停流动的幸福感

  读连接千言万语中突显的一枚关键词

  再生稻,这个在中国文明史上行走了一千七百年的温暖词

  终于在四川盆地、在自贡册页上、在富顺的期待里

  生根、发芽、结籽

  终于以万亩葱茏诗句

  回复投向这里的每一束关切的目光

  终于,它可以从一位父亲身体里

  从一位毕生献给粮食事业的科技工作者生命里

  稳步走过来

  这沉甸甸的、金灿灿的三个字

  替二百八十九万自贡人正在表达对母亲、对祖国的爱

  3

  我们多次相遇在异乡的白瓷碗里

  那细小洁白的颗粒,像无数粒写到自贡富顺的黑体字

  一种纯天然的山水气息,扑面而来

  那滑爽适中的乡音里,流淌着田野的味道

  山水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白涵盖的所有真情与思念、隐喻与内涵

  都在这碗充满乡情的回音里飘荡着

  我仿佛回到一粒金黄的中心位置

  与我深爱的人一起奔赴在再生希望的那一片田园

  仿佛在垂向大地的秋末,看见成千上万吨涌动的诗意

  从故乡深处,带着民声、民情、民意

  奔涌而来

  这是诗的富顺、词的富顺、歌的富顺

  是中国西南幸福的富顺

  那儿,一位父亲

  与一位站在谷堆旁的母亲

  正以另一种再生稻的方式,书写朴实与憧憬

  4

  可惜,我没有像再生稻一样

  弯在他们身边,用柔软的长叶子

  触碰那青铜般的厚重秋天

  没有将颗粒形的乡愁,一一堆在他们脚下

  让温暖的秋阳继续捧着我,再向烟火深处走一程

  我只能站在一千公里外的纸页上看着他们

  一次次弯在田野交响乐里,又一次次挺起脊梁

  他们依然用古老的收割方式表达秋天的最高礼节

  不影响一对秋燕,最后搬动四百五十万亩金黄金黄的幸福感

  不影响,两把相互鼓励的镰刀

  沿着清澈蜿蜒的岷江、沱江一路走下去

  当田野再次回到寂静时,那贯穿万家灯火的密密麻麻的稻桩

  像坐在粮仓周围的深思者,一种庄严感油然而生

  5

  但田野延伸的诗情、诗意没有消失,继续生长

  它们随着一粒粒鲜亮、隨着那些朴素无华的背影

  去了更辽阔富饶的自贡、富顺,中国大地

  它们在那里学会重新爱一个人

  爱他的忠诚、朴实、对生命的一丝不苟

  爱他的坚韧挺拔、勇往直前

  爱他留在中国大地上每一滴布谷鸟般的阵阵春音

  他是不是与千千万万个父亲、千千万万滴充沛的雨水

  又来到肥沃的田野上,把美好的春天立起来

  把一粒种子的足迹,撒得更开一些

  这行走自贡、富顺,行走白瓷碗的一粒粒乡愁

  是不是还有一个名,叫再生情缘

  今天,我想站在四百五十万亩葱茏诗意中央

  再读读那个深系万家灯火的引领人

  想在一首抒情长诗里

  相遇人间那段最温情的打谷、晒谷、扬谷的美好时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