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读避暑山庄景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选刊 热度: 10597
李海健

  梨花伴月

  山坡之上,遍种梨树。

  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梨花似雪。

  此时,清帝喜形于色,梨树下观花赏月。

  忽然,清帝产生了一种全身净化、物我俱忘的感觉。

  秋天,天上常悬一神壶,树上常悬一树梨,清帝常悬一卷书。

  这正是:梨花伴月梨花香,梨子皮薄甜脆爽。道家悬壶化天地,清帝悬书治国疆。

  西岭晨霞

  一个夜雨初晴的凌晨,北斗七星挂在天空,更尽夜阑,天就要亮了。

  康熙皇帝披衣而坐,桌案上摆放着经史。

  他望着窗外,层层朝霞被轻风吹拂得奇妙变幻。

  推开房门,清风送爽,苍松摇翠。

  此时,一只神鸟掠空飞过,嘴里鸣叫着: “苏麻拉姑——苏麻拉姑——”

  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康熙皇帝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往事涌上心头。

  晨霞随风,散而复聚,锦章绣错,不可捉摸。

  锤峰落照

  这是清帝登高远眺之所。

  伏天,天气闷热。

  康熙帝率众臣登上此所,远眺磬锤峰。

  一阵风雨忽来,康熙帝走出落照亭,他想让雨水冲洗掉心中的一切烦恼。

  突然,一道彩虹在锤峰落照亭和磬锤峰之间架起,万紫千红,烟岚变幻,蔚为壮观。真乃黄公望所画《浮岚暧翠》也。

  正如锤峰落照亭的对联所云:岚气湿青屏,天际遥看烟树色;水光燃素练,风中时听石泉声。

  曲水荷香

  湾湾流水,弥满荷香。

  这是康熙皇帝的观莲之所。

  那翠盖红葩的荷花,个大色艳,自然香远。

  在这里,康熙皇帝与众大臣饮美酒,食八珍,赏荷花。

  一边游戏,一边宴饮,一边赋诗。

  荷花的香气断续传来,越在越处越觉得清幽。

  突然,康熙帝像一朵初放的莲花,在酒中醒来: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于是,康熙帝留下了两条批语:“八珍旨酒前贤戒,空设流觞金玉羹。”

  康熙帝的教诲似潺潺流水,至今回响在亭南北麓间。风泉清听

  风吹泉响,叮咚作声,洋洋盈耳。

  这是玄烨向其母后问安的地方。

  皇太后静坐“静余轩”,眼睛盯着窗外,侧耳细听,好像宫女婉春弹琴,又似阵阵风声鹤唳。

  其实,这是冤死的婉春在用琴聲向皇太后控诉。在皇太后的亲自主持下,罪犯被押上法场。

  一切恢复了平静。

  皇太后依靠着栏杆,边看泉水流淌,边听南山清音。

  喷涌而出的清泉,像彩虹垂到涧底,从自然孔穴中溢出,发出各种音响,与鹤鸣松韵相呼应,显得更加清新,婉转而生动。

  天宇咸畅

  这里地势高耸,登临其上,觉天宇广阔,心胸开朗。

  这里高阁断霞,风景壮丽,系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这是假山浑厚,颇具特色,仿江苏镇江的金山堆叠而成,亦称“金山”,俗称“金山亭”。

  这是康熙帝为怀念出家“金山”的皇父而建,采用了镇江金山慈恩塔的意境,三楼御书匾额“皇穹永佑”。

  二楼御书匾额“天高听卑”,寓为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察人间善恶以降祸福,实乃康熙帝祈祷天下平安吉祥之意。

  此景的总设计师正是“画中人”康熙皇帝,“北固烟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

  泉源石壁

  泉水从高耸的石崖上飞流而下,迅猛地绕着怪石回旋,奔腾着流向河岸。

  清沏的水面像一块明镜,将天空倒影在水中。天光云影,光彩熠熠。

  澄观斋里,日理万机的康熙帝正在召集一些儒臣编辑《数理精蕴》,研究自然科学。

  他对朱熹的《观书有感》有一种透彻的领悟:作为帝王应该勤奋不息,有所作为。“常以居心,则知训民。”帝王之心要从各个方面经常考虑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正如班固《东都赋》所云:“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青枫绿屿

  每年的八月十五,乾隆帝都要骑马到此赏月吟诗。

  这里的山坡上种满枫树,像一个绿色的小岛。

  特别是在下霜的早晨,枫树林在阳光的照耀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异常秀美。

  随着晨雾飘动,烟霞铺展开来,楼榭若隐若现,虚无缥缈,仿佛仙境一般。

  此时的景色意趣,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正如陶潜《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虽唐人杜牧早有《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谓咏枫叶之绝唱。

  但这里的枫叶之美,远胜于诗句所写。

  因而乾隆帝说:若唐人杜牧看到了山庄的枫林,也许可以暂时放下他手中的笔了。故有“司勋权阁笔,王子欲吹箫。却望丹邱迥,何当过石桥。”之诗句。

  莺啭乔木

  清晨,乾隆帝躺在床上看《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突然,窗外高树上成双成对的黄莺的呜叫声传了进来。读着古书里写黄莺歌唱的句子,体味着窗外树上黄莺的鸣唱,引人神往,颇为惬意。

  这时,乾隆帝想起了刘泰《春日湖上》上的诗句:“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莺。”这便是后世文人相传的有关春日胜游“双柑斗酒”的韵事。

  想到此,乾隆帝便有了诗句:“双柑思旧韵,一部锡新名。欹案观宵雅,嘤嘤信有情。”

  金莲映日

  如意洲西侧,遍植金莲花,映着朝阳,金光闪烁。

  相传,山庄里的金莲花是康熙皇帝在五台山寻父时发现的,在般若泉旁,盛开的金莲花金灿灿一片,耀人眼目,令人神爽。经打听才知道,这金莲花是文殊菩萨所赐,顺治皇帝所栽,此花被佛界广泛认为是文殊菩萨的仙迹。

  于是,康熙皇帝便将五台山的金莲花移植进避暑山庄,其用意有三:一是为避暑山庄增添秀色;二是此花出自佛教圣地,将此花移植进避暑山庄,说明避暑山庄也是佛居胜地,以显示皇帝的尊严;三是以此怀念出家的父皇。

  从此,避暑山庄便有了“金莲映日”这一景。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