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村怀旧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选刊 热度: 9576
>>> 卢金伟

  乡村怀旧

  >>> 卢金伟

风 雨 灯

结满灰尘之网,蝇蛾翻飞扑腾。远山寒樵声声,家遥路远;小村灯火闪闪,虫切蛙鸣。

  老屋依旧,孤灯如初,记忆却深沉井底。

  童谣不变,民歌照喊,故人却远走他乡。

  唯有那盏风雨中摇曳的灯盏,亮丽在母亲的双眸里。

  是谁,依然固守残碎家园,点燃一汪蓝幽幽的期盼,于凄风冷雨不顾,独自畅饮那份温馨的孤独?

  是谁,撕碎凝重夜色,撒满一地斑斓星光,照亮归来时路,等候疲惫的夜归人?

  蝉语与童年的梦,柴门与别离的歌,漂泊与乡愁的痛,小摇车、老磨坊、青石板、苦楝树……宛若一缕孱弱的光棱,穿越记忆的天堂,像一袭吴越软语,催醒了沉柯痼疾的梦。

  往事历历在目,岁月不堪回首,命定的运数化作飞灰与烟尘。母亲的眼睛啊,你可是屋檐下那盏枯黄的灯盏,即使目光穿不透万水千山,但是心能够翻越,撑起饱满的帆,你思念的泪,是不是春天早晨草尖上滚动的露珠,它打湿了我匆匆的脚步。

  哦,风雨灯,风雨灯,一缕昏黄的光,让我在异野他乡里,顿时光耀了生命的前程。

青石板路

去年我回到家乡,青石板路早已不在。

  我赤着双足,遗憾地走在笔直的柏油大道上。我只为一个小小的心愿遗憾,已无法再拾那段赤足走在石板路上的日子了。还依稀记得,盛夏天的石板路烙得我飞也似的跑,从家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家。

  那是家乡给我永远的胎记吗,为什么手术也动不掉?

  一点一滴的记忆,已铺成弯弯曲曲的童年。

  我把这些落叶般飘零的日子,珍重地放进黄金的匣。

  怎能够负重起,沉甸甸的,这石头样沉重的岁月。

  它散落了多么珍珠般的欢乐与悲伤,一个黄金的匣,是来世的期盼,抑或是今生的守望。

  青石板,青石板,你唱着古典的歌,始终在我心中蜿蜒。我怎敢遗忘,即使走在这平坦的大道上,只因有一句歌唱的悼词,像一柄达摩之剑,悬在我的脑门上。

  —— 难道三生石上,痕迹已依稀?

老 房 子

老房子和父亲一样老了,仍然固执地站立在红砖绿瓦的包围圈。

  老房子记录着父亲的岁月沧桑人生烟云,从呱呱坠地开始到如今的花甲之龄。我动情地发现,老房子的烟囱像父亲手中的旱烟,准时生动地燃烧。旱烟是父亲的朋友,老烟囱滋养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姐弟四人,像贪吃的小猪,被老房子不知不觉地圈养大了童年。

  老房子很寒酸,像父亲披着的缀满补丁的羊皮袄,但却温暖了我们儿时一个又一个冬天。老房子泥沟涔涔,和父亲的皱纹一样,埋藏着酸辛。

  老房子,老房子,古老的柴扉开着吗?红泥培的火炉烧着吗?失修的仓廪饱满吗?

  父亲仁慈的目光,一道道抚过儿孙们的新房,他住不惯城市的居所,他愿与老屋埋骨桑梓。他不愿被儿女的温情围困,他不让老屋更加孤孤零零。

  可是某一天,老房子,你的子孙会不约而同地自投罗网,跪在你的门前——用最虔诚的膜拜,用最尊贵的礼节,用最盛大的祭典,叩问父亲,叩问你,叩问列祖列宗。

  老房子留守的是故土的根,父亲留守的是血脉的根。

李家湖湾

已穿越了无数人生潮起云涌的浪尖,但我依然把你怀念。

  我漂泊的旅程,一站站地做浅尝辄止的尝试,不留一点儿痕迹,只有最初的记忆跌落脚下,砸痛我的神经。

  ——我是一块破碎的瓦片么?一溜儿水漂过去,仍逃脱不掉你的手心。

  还珍藏我不曾失落的母亲缝制的绣花鞋吗?我狠心丢弃的白手绢,可曾被你融化出初恋的秘密?那个浣衣姑娘的清唱里,有没有我的名字?我放生的小红鱼,可长大成人?

  又是春天。又是柳绿。

  重回水乡。折叠往事。

  我站在湖堤上深深凝望:

  湖还是当年的湖,燕子却不是当年的燕子。

  (选自《诗选刊》微信群)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