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人的餐桌上,番茄的出场率是极高的,其中番茄炒蛋当是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道菜肴。放眼世界,番茄在其他国家的饮食中同样是宠儿,比如意大利人钟爱的肉酱面、俄罗斯人喜欢的酸甜汤,西式快餐中均少不了番茄的身影。如此受欢迎的番茄,在几个世纪以前却饱受歧视和争议,被视为一种可怕的毒果,还背负上『狼桃』的恶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南美土著到扎根欧陆·
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在安第斯山脚下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丛林中。当时,这种野生小浆果的个头儿很小,有的只有豌豆那么大,有的和樱桃差不多大,因为果实色彩鲜红,印第安人怀疑它有剧毒,所以称之为“狼桃”,以警告他人不可食用。公元前500年,野生番茄被带入墨西哥。居住在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人将番茄由山野带进种植园,还打造了全球最早的番茄集中栽培中心。在栽培繁育的过程中,番茄的外形、滋味不断得到优化,果实越来越诱人,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培育出大番茄、小番茄、甜番茄、蛇形番茄、心形番茄等。
但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各片大陆开始变得不安宁起来。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来到墨西哥地区,在那里烧杀抢掠,阿兹特克文明因此消亡,阿兹特克人培育的番茄则被西班牙殖民者当作战利品带回了欧洲。自此,番茄开始了它的“欧漂”生涯。
在番茄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各种“奇遇”纷至沓来。先是在葡萄牙,番茄主要被用来装饰庭院。在15世纪的意大利,番茄被称为“金苹果”,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最早见到的番茄是黄色的。在英国,番茄则收获了“爱之果”的美名,传说这与英国一位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有关。公爵非常喜爱番茄鲜丽的果实,特意将其献给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女王甚是喜爱。这红色的番茄就好比现在的红玫瑰一样,寄托了伯爵对女王的深情,惹得不少贵族纷纷效仿,甚至掀起一股用番茄当作定情物的浪漫风潮。
但同时,也有英国人认为番茄有毒,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外科医生和植物学家约翰·杰拉德,他在自己的著作《植物志》中将番茄归为“颠茄”—一种毒果的同类。《植物志》一书影响很大,因此,番茄久久未能在英、法等国的餐桌上据有一席之地。
真正让番茄成为流行菜品的,还是意大利人。意大利这个国家从来不缺少大胆尝鲜、敢于创新的美食家,在他们的努力下,番茄作为一种配菜出现在了意大利面、比萨等美食中,终于实现了从只可远观的毒果向美味佳肴的华丽转变。


·从舶来品到家常菜·
在番茄展开欧洲之旅的同时,它也随着欧洲人的船只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用自身独特的滋味征服了国人挑剔的味蕾。据学者考证,番茄可能是16世纪中后期由欧洲至中南亚再传入中国的。在明朝后期的许多书籍中都出现了关于番茄的记载,名字五花八门,除了番茄以外,还有西番柿、番柿、六月柿、小金瓜、喜报三元、柑子蜜等。初入中国的番茄,开始也被视为一种观赏植物。如明朝后期的植物学著作《群芳谱》中,便称番茄“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火红鲜艳,好看到难以形容。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元朝时期,就有农学家在著作中提到了“番茄”,并称其可食用。当时阿兹特克文明正如日中天,西班牙殖民者也还没有到达美洲,怎么可能有番茄传到中国呢?原来,这种“番茄”是指从外国传入的某种茄子,“番”即外国,和后来的番茄用了同一个名字而已。
说来也奇怪,当同时期传入我国的辣椒、马铃薯、玉米等物已经在人们的餐桌上司空见惯之时,番茄却长期停留在了“花卉”的冷板凳上。直到民国时期,伴随着西餐厅陆续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番茄才以酱汁的姿态大放异彩,并逐渐被大众熟知。从舶来品到家常菜,番茄逐渐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首兴食用番茄之风的,可能是广东人。1935年的《广东通志稿》中记载,“番茄外来种也,传入广东为人嗜食,不过数十年,今则已成为普遍之种植矣”。此书还称,“烹调法,外国人多腌而生食,广东人皆与肉类煮熟作菜”。
广东地区之外,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将番茄当作一种蔬菜。有意思的是,番茄最初竟是被当成辣椒的一种,由“洋辣子”“毛辣茄”的称呼即可看出。人们还以番茄为食材,发明了许多新奇菜式,如1938年的贵州《麻江县志》中记载,番茄“生味酸辛”,夏天可用来煮汤,口味甚佳,平时则可以加盐、蒜、辣椒、酸酒等腌制于罐中,腌制得越久滋味越好。1948年的湖南《醴陵县志》中,称番茄“肉软多汁”“味甘酸”,除了可以用来做番茄酱,还可以生吃。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多的国家。另外,我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种子市场。番茄的食用方法也早已发展到了“博大精深”的程度。既可以洗净生吃,也可以经过烹调做成各种菜肴,还可以做成各种汤羹;既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烹制,也可单独成盘;既可加糖做成甜食,也可加盐做成咸食;番茄还可做成调料,用于中餐、西餐中,用番茄做调料的名菜便有闽菜“醉排骨”、苏菜“菊花鱼”、徽菜“葡萄鱼”、京菜“桃花泛”、沪菜“鸿运鸡”等。
·蔬菜与水果之谜·
番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相信很多人都答不上来。其实,在植物学上,番茄既被当作过水果,也被当作过蔬菜。如今,番茄多被划入蔬菜之列,但它的一种栽培变种被称为“圣女果”,外观玲珑可爱,含糖度很高,口味香甜鲜美,广受人们喜爱。番茄被当作蔬菜,与美国的一条法律有关。1887年,一位商人从西印度群岛买了大批番茄,打算运送到美国去出售。当时番茄尚不是流行的商品,很少有人做番茄生意。入关时,海关官员将番茄判定为蔬菜,商人则认为番茄是水果。因为当时的美国法律规定,进口蔬菜要交税,进口水果则不必交税。这位商人不服,一直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经过长达6年的审理,最后判决番茄属于蔬菜。当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番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并不重要,好吃就够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