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内塞巴尔古城:黑海之滨的帝国重镇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欣赏 热度: 16774
阿兹猫

  

  这是一座小岛,也是一座城堡,岛和陆地之间由一道几百米长的石堤连接起来,石堤旁时有帆船驶过。古城四周围着的石城墙,历史上曾具有防御功能。在黑海沿岸,保存得像内塞巴尔古城这样完好的遗迹已经非常少见了。这里曾是古希腊的殖民地,后来也是拜占庭帝国的防御重镇,1934年以前,这里一直沿用色雷斯人对它的称呼—梅森布里亚。

  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1983年便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古老的城镇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挤满了这里的大街小巷。内塞巴尔古城最著名的景点包括老城区的城墙、教堂、考古博物馆以及附近的阳光海滩……

  古城中的考古博物馆是游客的必访之地,各种出土文物是保加利亚早期历史的见证,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地区复杂又丰富的文明积淀。作为黑海边最古老的人类定居点之一,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色雷斯人在这里建立村落,并称之为“梅森布里亚”。拜占庭帝國遗址

  公元前6世纪早期,梅森布里亚成为古希腊在黑海的殖民地。公元7 2年,梅森布里亚被罗马帝国征服。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这里成为拜占庭帝国的防御重镇。拜占庭统治时期,梅森布里亚发展成为富饶的商业城市。

  中世纪时,这座城市的统治权在拜占庭帝国和保加利亚帝国之间交替。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梅森布里亚又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直至1878年,梅森布里亚终于摆脱了奥斯曼帝国,成为保加利亚的领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个个已经消逝的帝国在这里留下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些遗迹称为“数个已经灭绝文明的见证”。

  古城内的历史古迹,以数十座堪称瑰宝的教堂最为壮观,从拜占庭帝国时代、保加利亚帝国时代一直到奥斯曼帝国时代,每个时期都留下了杰出的建筑遗迹,展现了教堂建筑风格从早期基督教样式到中世纪十字穹顶式的变迁过程。

  古城中的圣·斯蒂芬教堂,是古城最卓越的古迹之一。教堂建于11世纪—13世纪,最出名的是墙面上艳丽的壁画。推开窄小低矮的院门,打开教堂的大门,当250多幅壁画出现在眼前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精美的壁画与简陋的教堂形成鲜明对比,光线从窄小的窗户透进来,照亮了部分壁画,我仔细端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斯蒂芬教堂

  圣·斯蒂芬教堂内的壁画

  克里斯潘托克雷特教堂被认为是内塞巴尔最美的教堂之一。这座教堂建于14世纪,堪称建筑杰作,它在许多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它那繁复的装饰。教堂立面上是高墙凹面拱门,再往上则是3排装饰碟和四叶花装饰。教堂装有8个拱形窗户,前廊窄小,地下则是中世纪的墓室。内墙上,只有一些壁画的痕迹。建造于5世纪的圣·索菲亚教堂,现在只剩下几面残墙,四周被店铺和民宅包围。克里斯潘托克雷特教堂

  内塞巴尔古城简直就是一座拜占庭建筑与保加利亚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不仅教堂的建筑工艺富有独创性,窄而弯曲的街道两旁,一栋栋保加利亚民居也十分独特,那是黑海沿岸地区典型的东鲁米利亚式的木质建筑,与中世纪拜占庭的砖石结构建筑群交相辉映。教堂外墙精致的装饰

  这些民居的一层大多是砖石结构,往往比顶层缩进去一些,并用木杆斜撑着顶层。二层则全由木头建成,外墙护以木条。屋顶和窗户、阳台的设计,也是斯拉夫民宅特有的造型。这一独特的建筑文化宝藏,在整个保加利亚都是屈指可数的。

  我穿过街巷,向海边走去。内塞巴尔人最钟爱的公共建筑,如浴室、露天剧场等大多建在海边。人们扶栏望海,晒着太阳聊着天,头顶有海鸥盘旋着。历经沧桑的古朴教堂、拜占庭帝国的遗迹、湛蓝的天空、白色的海鸥和观景的人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工艺品商店

  进入20世纪后,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发展为保加利亚黑海地区的重要度假地,建了新市区,历史古城也得到了修复。如今,除了公共建筑以外,很多民宅都趋向商业化,保存尚完整的辟作工艺品商店、画廊或餐厅;残缺不全的,在人家后院或海边悄悄伫立,等待游客凭吊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