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光荣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J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回眸历史,2012年提出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全国的贫困县有832个,贫困人口有9899万人,12.8万个贫困村大多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偏僻、资源相对枯竭的边远地区。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能够向着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美好前景不断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广大扶贫干部心怀对党的绝对忠诚,坚持以国家大局为重,深入基层贫困地区,日夜坚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回应群众的期待和诉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各种难题,努力达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良好效果。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在这场与贫穷做斗争的硬仗中,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拓创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巨大难关,以志在必得的信念和改天换地的气魄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精神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场规模浩大的伟大斗争实现了史无前例、载入史册的胜利。
当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种崭新的、在我们过去历史和想象中从未有过的乡村,正在新时代形成和崛起。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做斗争的历史。历经8年多的时间,人类历史上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世界文明演进史上树立了又一座光耀古今的里程碑。摄影,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生动证明,将这些珍贵的影像留在了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探索中,随着时光流逝越发温暖和光彩。它们虽然无声,却可以真实、亲切地讲述昨天,也可以自豪、坚定地宣告未来。
8年多来,斗转星移,许多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变,如同沧海桑田。广大摄影工作者既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满怀深情的记录者。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中,他们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把镜头对准脱贫攻坚主战场、主力军,记录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创举,描摹当代中国发展以人為本的生动细节,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诗成就。
“你的脚离土地越近,你的感情、作品就会越有温度。把镜头对准土地,用影像记录时代,把作品献给祖国。”4月的祖国大地上,万物欣欣向荣。“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的举办,就是广大摄影工作者用影像的力量对党和国家、对这个奔涌着力与美的时代的热情礼赞。

记录时代
本次“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共展出不同时期近150名摄影家的作品近180幅,均是多年来全国广大摄影人和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深入生活以及亲身参与扶贫助困具体工作中所拍摄的优秀作品。
展览分为“攻坚”和“圆梦”两个部分,包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内容,兼顾不同民族、地域和群体,生动展现了中国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果,用有温度的作品讴歌脱贫攻坚战中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持续高位推进。8年多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凝视这一切,记住这一切,这是新时代中国摄影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人民中间倾听大地的心跳,用肩上的摄影机记录时代,这是中国摄影家们的坚定信念。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长年奔走于田野山峦,用色彩还原脱贫地区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用镜头聚焦基层干部攻坚克难、倾力奉献的生动画面;用光影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梦圆梦、憧憬未来的幸福瞬间,为民族奋进留下了炽热而厚重的记忆。他们在这一史诗成就中展现出了责任与担当,以影像寄托精神的力量,深情讴歌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正是参与、见证这场可歌可泣之战的艺术结晶。希望的田野,正向着更加壮美的未来展开。新征程上,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将会永远铭记在此所见的一切。
展览以单幅摄影作品呈现,有老一辈摄影家反映多年前农村贫困落后状态的作品,也有包括新摄影群体在内的摄影人近几年拍摄的作品。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直观生动地展现广大脱贫群众生活的改变,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参展摄影作品选取了被广泛关注的脱贫攻坚地区,也重视楷模人物的表现。其中反映区域的作品,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从无到有、从穷到富,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闽宁镇;整体搬迁、居住和交通条件改善、打造旅游产业的悬崖村等。人物表现方面,展览加入了反映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黄文秀等先进典型的作品,还有反映传承与弘扬焦裕禄精神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展摄影师中,张国田、陈路两位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展览还设置了多媒体互动演示,详细总结了历年饮水、保障、居住、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的脱贫攻坚成绩数据变化,整理了每年脱贫攻坚主要的任务目标,以便让观众能对脱贫攻坚伟大成就有更宏观的认知。
展览将静态图片与动态影像相结合,力图实现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觉呈现,从而更好地讲述中国脱贫故事。除了介绍展览和影像扶贫驻点工程等内容的开场视频外,还有焦波执导的纪录片《出山记》和四川省阿坝州甘家沟村扶贫第一书记张飞的视频展播,生动反映地区扶贫工作,促进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走进展厅,整体的绿色基调,寓意着生生不息、朝气蓬勃;金黄的麦田实景,贴合了主题“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口号镜面廊道,错落有致,避免了文字过多引起观众阅读的疲劳感;832个脱贫县的竹简造型墙,将文字立体化;透空栏栅摄影展墙,既丰富了空间层次,也增强了展览的表现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如今,我们这个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多贫困人口的国家,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端详着一幅幅摄影作品,祖国广袤的田野在我们面前展开,繁盛斑斓,气象万千。希望田野上的风迎面拂来,让我们在光影中感受那些奔向好日子的铿锵步伐。
传递真情
“我们看见了历史。图像铭刻着时间,每一个‘此时此刻,都是过去到未来之间一次定格的跃动,都指涉丰沛的意义、饱含记忆的力量,每一个瞬间都真实地取自变化与发展的轨迹。摄影成了见证历史的行动,图像构成了一个时代的‘地方志与‘民族史。”
“我们看见了精神。这是光与影书写的英雄史诗,是光与影构成的精神图谱,一张张面庞、一个个场景乃至一处处风景汇合为时代的表情,时代精神的光晕清晰地展现,这是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的热情和刚毅、欢悦和豪迈。”
“我们看见了人民与大地——镜头前的每一个人,被如此确切地记住,当曾经拘谨的少年绽放自然而有生气的笑容,当汗水像金豆子般在那些结实的黑脊梁上滚落,图像深处的芬芳扑面而来,人民的形象获得了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田野、山川、村庄、岁月,都在历史的和审美的观照中被真挚端详和体认:这就是吾土吾民,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深爱这田野大地、深爱这大地上前进的人民。”


这饱含深情的文字,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撰写的前言。






本次展览,恰逢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相交的重要时刻。展览中所呈现的影像,正是党领导人民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面对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面对变化中的中国乡村和伟大的新时代,摄影工作者满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情,为民族的奋进留下炽热而凝重的记录,用艺术的方式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展览所展出的摄影作品着重突出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彰显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这是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盛大活力的田野。绝对贫困已成历史记忆,几千年所遥望的小康已成现实,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从日常经验到个人命运,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崭新道路在田野上豁然敞开,每一个村庄、村庄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感受着新时代的温暖和激励,满怀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向往。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全面小康的多彩画卷已经铺开,需要摄影工作者坚定信念,砥砺品格,持续聚焦,用心审视,继续用优秀的作品传递真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