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林先生乃吾之同仁和挚友,他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不同流俗,淡泊明志,既不孤芳自赏,亦不轻世傲物,衾影无惭,低调做人,虽然常似“心地安详”的佛心快乐,却煞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与黄叶舞秋风”之气度。吾格外欣赏其这种历练后的成熟与明智,因为这是智者雅量的一种处世哲学。
先生196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师从常书鸿、刘文清、陈兴华,娄溥义等著名教授,名师出高徒,这无疑磨砺和夯实了他的中外油画技法,丰富了他的绘画底蕴,成为他后来绘画艺术创作难能可贵的基石。他先后在《人民军垦报》《甘肃画报》和甘肃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任美术编辑,其油画、国画和书籍装帧等作品参加省市和全国展览,并斩获众多大奖。

大学毕业后,他曾在祁连山藏族地区工作生活数年,那里的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异常险恶,许多历险令人瞠目结舌,他放羊牧牛、种田伐木……然而,他始终在顺境里居安思危不驻足,在逆境里期盼朝晖不消沉,在恶境里知有春风不堕落,在绝境里相信彩虹不绝望,因为拥有云襟胸怀的他永葆一颗不甘沦落之心。因此,对这贫瘠土地上的山水草木他耳熟能详,对藏族人民的风俗和生活如数家珍,广袤大地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沃土,尤其对创作藏族生活的画卷情有独钟,创作的源泉和灵感由此而来,且一发而不可收,并成为他一生绘画创作的主旋律。

在他恒河沙数般源于生活的作品中,藏区的山川峰峦横亘大地、巍峨雄浑,茫茫草原浑沦天际、万象丛生;藏族男子粗犷威猛,藏族女子秀润温馨;建筑古朴无华、别开生面;牲畜千姿百态、一片生机。有的作品给人心灵的震撼,有的作品给人心灵的慰藉,刚健中见平和,气势中蕴清越,尽显大家之风范。
俗话说:“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岁忧。”悠悠的岁月和无情的韶华虽给先生平添了一些白發和皱纹,但他仍然老骥伏枥,精神矍铄,博习不懈,学深养到,新作连连,以自己的聪慧睿智和独特视角结集出版的《西部情怀》画册,毋庸讳言是其才气和与才情的凝聚与诠释,也彰显了他不但是一位心情如水、洁身自好、不知疲倦的跋涉者,更是一位不气馁、不认命、矢志不移的实践者。

时间无痕,然而先生却以熟稔的画笔做桨,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奋力划行,义无反顾地摒弃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之为世诟病,秉持凝重饱满的笔触,营造了作品的气韵和深邃意境:或幽思缠绵,情深意切;或含蓄蕴藉,暗香浮动;或仪态万千,意象萧远;或刚健遒美,秀逸有致;或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或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既有对沧桑岁月的感悟,也有对生活真谛的呼唤。

《易经》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为“志同道合的人会自然召感到一起”。《西部情怀》之所以令吾手不释卷,皆因心慕手追的先生将真实情感倾情投入使然,每幅画作都展示着勃勃生机和坚韧的张力,是“血浓骨老,筋藏肉莹”的力作,不但给人以豪放不羁、超然物外的旷达,还让人尽享“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还”的惬意。画册推崇人文精神—“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会浸润到每一个品读者的足迹中,那是一种历久弥新、芳香醇美的玉液琼浆,凡饮用者,必将仰首伸眉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相信“皓首不负桑榆短,挥毫作画乐不休”的春林先生,还会有匠心独运、咫尺万里的画作问世,我们将会延颈举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