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天才枪手》对我国青春电影文本叙事艺术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苑 热度: 20245
王琳

  【摘要】 泰国青春电影工业从未停止过探索与创新,2017年的票房冠军《天才枪手》更是达到顶峰,其在文本叙事、视听语言、艺术探索方面均表现不俗,在我国上映头三天票房过亿,同时它也得到了海外媒体的一致认可,成为第68届柏林电影节亚洲单元的开幕影片。反观我国青春电影的创作,从前几年的火爆一时到如今的无人问津,短短五年时间内便黯然退潮,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其整体艺术水平较低与创新意识的缺乏。本文将以《天才枪手》为例,拟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商业电影类型的融合、对好莱坞模式的超越三方面探讨其对我国同类电影文本叙事艺术的启示与意义。

  【关键词】 《天才枪手》;青春电影;文本叙事;类型融合;好莱坞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0月在内地上映的泰国影片《天才枪手》凭借高超的叙事艺术在众多青春电影中脱颖而出,精巧的故事讲述、出彩的视听设计、多元的艺术探索,加之耐人寻味的主题,使整部影片呈现出不一样的青春质感,让观众在怀念青春的同时进行道德的反思。这部泰国年度票房冠军的作品上映头三天票房过亿,打破了以往泰国影片在我国的票房纪录。同时,它也得到了海外媒体的一致认可,成为第68届柏林电影节亚洲单元的开幕影片。从最初《亲密朋友》《暹罗之恋》的崭露头角,到后来《亲爱的伽利略》《初恋这件小事》的日趋成熟,再到如今《天才枪手》的一举成名,泰国青春电影工业从未停止过探索与创新。反观我国时下青春电影类型的创作,从前几年的火爆一时到如今的无人问津,短短五年时间内便黯然退潮。本文拟重点研究《天才枪手》的文本叙事艺术,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商业电影类型的融合、对好莱坞模式的超越三方面探讨其对我国青春电影文本叙事艺术的启示与意义。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较之警匪、科幻、喜剧、动画、悬疑、公路等类型电影,青春电影起步较晚,是一个新兴的类型电影,特别是在我国,直到2013年之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同桌的你》《青春派》等一大批青春题材电影的涌现才达到创作高潮,进而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多方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青春电影”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结合青春电影比较常见的题材选择与主题表达,我们可以基本认为它是反映青少年及青年过渡时期所特有的生活状态、心理特征与精神世界的电影。

  2013年一部由赵薇导演的青春怀旧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横空出世,开启了我国内地青春电影的创作热潮,并奠定了“青春+爱情”的叙事模式。大概在2015年前后达到创作顶峰,一大批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如《左耳》《小时代》《栀子花开》《谁的青春不迷茫》《夏洛特烦恼》《何以笙箫默》《青春派》《七月与安生》《秘果》《后来的我们》等,并迅速攻占了电影票房,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好景不長,青春电影在2018年的电影市场中表现惨淡,老牌导演顾长卫的青春怀旧作品《遇见你真好》尽管小鲜肉云集,上映一个多月只取得了5000万的票房,还不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十分之一。国产青春电影在五年内便由盛转衰,究其根本是艺术内容缺乏创新,叙事封闭浅薄、内容同质化严重、情感泛滥,一味简单复制“青春+爱情”的模式,车祸、出轨、三角恋、堕胎、出国等猎奇元素屡见不鲜,如《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小时代》《栀子花开》都是如此,试图打造出疼痛虐恋的“情感奇观”,然而这样仅仅局限于“个人青春”的展示往往会产生极大疏离感,难以激起观众的共鸣。

  相反,泰国青春电影《天才枪手》则以严肃的现实主义姿态打破以往青春电影的“爱情”题材的圈子,选择了更加真实接地气的本土化“考试作弊”题材,涉及几乎每个观众学生时代都会参与的考场情境,更容易引发共鸣,构建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的青春”。该影片改编自2014年轰动全球的美国大学入学资格SAT考试作弊案的真实事件,影响主要涉及亚洲考场的14个考点与上万考生,此举无疑为影片增加了商业卖点。这样真切在现实生活里生长出来的青春题材比我国内地那些主创的“个人青春”或从文化强国输出的“不存在的青春”要更有精神内核。无论是考场上“手势”“橡皮擦”“手机”传答案的把戏,还是“窃窃私语”“偷看别人试卷”“交卷的最后1分钟”的紧张惶恐,“AB卷”、监考老师扔板擦、巡场、抽试卷、拍桌子,任课教师开小灶漏题,乃至毕业会考、赴美留学考试“SAT”等情节都与国内学生的境遇如此相似,诸多熟悉的元素都会让观众会心一笑,形成相当强烈的代入感。《天才枪手》用考试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对考场外的叙事空间做了充分的延伸,如对亲情空间中的家庭教育、友情空间中的闺蜜情缘、爱情空间中的初恋情愫,及社会空间中的名校收取“天价择校费”、青少年教育、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阶级固化、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的探索,不仅充实了130分钟的故事,还提升了电影的艺术高度,在精神内核上真正做到了对现实的关照。这样真实质朴的本土化题材才能充分发挥青春电影的“青春”抚慰作用,触碰观众的心灵,引发他们对青春的无限遐想与缅怀。

  显然,《天才枪手》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与本土化的题材选择为我国青春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目前我国青春电影的创作首要任务即是打破对“情感奇观”与“个人青春”的书写,将视角延伸至更加广阔的现实生活中,选择真实接地气的本土化题材,如学区房、出国热潮、兴趣班现象、亲子关系、大学生求职等。部分青春电影看似安排一些年轻人奋斗的艰辛,如求职碰壁、爱情失意、亲情疏离、经济窘迫等情节对现实进行关照,表面做到了故事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奠定了与观众交流互动的基础,但最终利用电影的“梦幻”手法化解这些矛盾冲突,如“屌丝逆袭”“天降奇兵”等,以此达到对观众情感的抚慰,实际上并未领悟现实主义创作的精神内核。我国青春电影的创作应该正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引导年轻人积极寻求出路,不再是浮于社会表面的童话泡沫,而是真正成为现实生活的有机构成。

  二、商业电影类型的融合

  类型电影的形成是商业电影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于我国商业电影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类型分化尚不明确,尤其是青春电影类型仍显稚嫩,在2013年以后才迎来创作高峰。类型电影可以自由利用特定的类型元素进行规定叙事,多具有定型化的人物、公式化的情节,如警匪多设置二元对立的人物,悬疑则暗藏悬念与突转、犯罪多用倒序闪回等。这些类型元素往往久经考验,可以很好地调动受众的观影情绪,为电影票房的成功提供保障,美国商业电影能够长期在全球大行其道也得益于此。常见类型电影有警匪片、悬疑片、科幻片、动画片、公路片、歌舞片等等。近十年类型电影在自身发展与市场推动下,逐渐呈现出融合的态势,集中表现为多种类型元素在同一电影叙事中的运用。如口碑爆棚的皮克斯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即在叙事中融入了多种不同的类型电影元素,它首先利用了电影的假定性,在虚幻的动物城中植入了人类社会的概念,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意识、阶层固化、政治腐败等问题,动物也被一一贴上了人类的标签。然后套入犯罪类型电影的情节内核,开篇即奠定悬念,以兔子朱迪追寻事件真相为主要线索统领全片,并加入动作类型电影与西部类型电影中常用的惊险刺激的动作与冒险桥段,使整个故事发展显得迷雾重重,情节跌宕起伏,并适时加入喜剧类型电影中戏谑元素舒缓观众紧张的情绪,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回顾我国青春电影的创作,大多还停留在对“青春+爱情”偶像剧叙事模式的简单重复上,只有打破这种固有的封闭模式、自由游走于各种商业电影类型元素之间,进行多方位的叙事探索,才能更加丰富青春电影的内涵。泰国青春电影《天才枪手》中通过对商业电影类型元素驾轻就熟的运用与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完美融合,演绎出不一样的“校园青春”。它披着“校园青春题材”的外衣,大胆加入了悬疑、谍战、犯罪、动作、喜剧等类型元素,使整部影片的叙事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影片以三次“考试作弊”的经历作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故事,利用悬疑、犯罪、谍战元素来营造考场中紧张的氛围与紧锣密鼓的准备行动,使得整个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戏剧张力十足。如影片一开场就用了犯罪类型电影的惯常套路,进行了悬念的预设,安排女主角小林被审讯的场景,起到了误导观众的作用,同时奠定了影片紧张刺激的情感基调。随后采用了悬疑类型影片的杀手锏倒叙,切回小林高一转学的场景,女主角的样貌、状态与前一场戏形成强烈的反差,激发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同时,通过校长、父亲与小林之间简短的对话,透露出大量的信息,勾勒出三个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与性格特征,喜剧化地完成了这场戏中矛盾冲突的设置与化解,寥寥数笔正中靶心。影片集中展现了三场考试,期中考试、毕业会考及STIC国际考试,作弊的难度越来越大,矛盾冲突层层升级。由于考场情境的限制,对白暂时失去作用,只能依靠人物表情动作的刻画及视听语言的配合来展开戏剧冲突。导演再次借助悬疑与谍战元素,不断设置矛盾冲突,造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紧张态势,再加上特写镜头对细节的反复渲染、交叉蒙太奇的运用、激昂配乐的烘托,尤其是最后一场猫捉老鼠的警匪游戏加入的惊险刺激的动作元素,着实激动人心,丝毫不亚于好莱坞经典谍战大片《碟中谍》所带来的冲击感。另外《天才枪手》会时不时地动用喜剧元素的力量,在紧张中制造笑点,如男二号阿派在关键时刻踢伤了脚、女二号葛瑞丝急中生智辩解小林恋爱等,充分展现青少年的活力,也使得全片节奏松紧有道。在影片为数不多的几场感情戏里,导演充分调动了亲情、友情、爱情元素,如小林对班克暗生情愫、小林对父亲的依恋等情节都不同侧面充实了人物的性格,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斑驳,从而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内涵。

  由此可见,我国青春电影的创作不应拘泥于本身的类型桎梏中,仅仅着眼于校园生活与小情小爱的书写,而应借助与其他类型电影元素的杂糅来开拓叙事疆野,如去年的口碑之作《嘉年华》很好地融入了悬疑与犯罪元素,《夏洛特烦恼》融入了魔幻与动作的元素,《七月与安生》融入了喜剧与浪漫元素,这些类型元素的嫁接不同程度地增加影片的厚度,探讨了成长的喜悦与苦涩、自我的否定与认同、家庭关系的失落与复归、人际关系的封闭与开放等,从而达到對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索。

  三、对好莱坞模式的超越

  情节结构对电影文本叙事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框架与情节编排,因而合理的情节编排与精巧的故事架构是电影成功的基石。由于我国商业电影尚不成熟,绝大多数影片的叙事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并未形成完善的情节结构,于是多数电影人将目光转向早已成熟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精巧的叙事艺术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吹捧,主要得益于其情节处理上对于戏剧性的运用,紧凑的三幕式戏剧结构、激烈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情节编织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张力,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天才枪手》对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模仿与超越,为我国青春电影的文本叙事提供了范本。大体来讲,《天才枪手》的情节编排借鉴了好莱坞经典的三幕式戏剧结构,该结构是好莱坞编剧之父悉德菲尔德在编剧著作《电影写作基础》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他指出电影作品创作的核心即为讲故事,故事内容的好坏固然重要,但讲故事的方式也同样重要,这就涉及到情节的编排与架构,称之为电影的情节结构。三幕式戏剧结构是悉德菲尔德在观看了好莱坞上千部电影作品与剧本总结出来的创作规律,适用于绝大多数好莱坞主流电影。第一幕为建置阶段,即交代故事背景、人物、激发事件,打破主人公的生活平衡,奠定影片的主要矛盾冲突;第二幕为对抗阶段,即主人公如何应对矛盾冲突的不断转化与升级;第三幕为结局,一般包含矛盾冲突的高潮点与问题的解决,类似于我国戏曲中“起承转合”的情节模式。每两幕之间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情节点,主人公的态度或目标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将前一幕转向后一幕。纵观《天才枪手》的情节编排,导演根据时间顺序将影片很自然地划分成了三段,一个学年对应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涉及三场规模从小到大的考试,高一时期的班级期中考试,高二时期的毕业大会考,高三时期的国际考试,作弊难度逐渐升级,作弊人数与作弊手段也不断突破。如果严格从情节上来讲,故事的主线围绕着核心事件国际大考展开,平民学霸小林跨时区帮泰国学生集体作弊,副线为小林的情感线索,涉及到与父亲的亲情、与葛瑞思的友情、与阿班的爱情等。影片大体遵从好莱坞经典的三幕式戏剧结构,第一幕为建置阶段,即通过主人公小林转学、交友、帮闺蜜补习、数学考试作弊等一系列事件,交代出小林的聪慧早熟的性格特征、单亲拮据的家庭状况与泰国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制度不公平之间潜在的矛盾冲突。班级数学考试中,在老师漏题、闺蜜求助等压力下,小林初试牛刀,完成了第一次对不公平制度的反抗。在贡献金、父亲卖车、高薪诱惑下,小林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帮同学作弊,这样的态度转变预示着影片进入第二幕。第二幕为对抗阶段,即主人公小林努力应对矛盾冲突的不断转化与升级,毕业会考分AB卷、小林错失新加坡奖学金、班克被打、谋划SIT考试作弊等事件共同完成了对第三幕影片核心事件国际大考的铺沉与推进。第三幕的悉尼考试迎来了全片的大高潮,班克被抓、猫捉老鼠、最后一分钟营救等戏份紧张抓人,平行蒙太奇进行悉尼与国内双线叙事,结尾小林在看到班克黑化、友谊变质、亲情失位后主动自首。

  与《天才枪手》相同,我国青春电影在对好莱坞先进的叙事理念进行借鉴的同时,也要也进行大胆的创新与超越,将当下社会现实问题与民族特色巧妙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本土化与风格化。如为了贴合当地受众的观影习惯,《天才枪手》基本采取顺序线性时间展开叙事,间接穿插“倒叙”与“插叙”,注重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得整个情节更加连贯流畅,矛盾冲突更尖锐,造成逻辑缜密、步步紧逼的态势,引人入戏。同时,故事将“审讯”的场景与现实时空交织,通过每个人物的自述误导了观众,再逐渐拉开现实与戏剧的距离,巧妙构建起“戏中戏”的结构。影片中对泰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社会底层生活现状,特有的民族心理性格,甚至“鞋底藏金”“摩斯密码”“条形码”等独特的作弊方法都令人眼前一亮。另外,“好莱坞式”的无缝衔接的流畅剪辑、恰到好处的情绪配乐、夸张的特写镜头都能最大化地调动起受众的情绪,也极大提高了叙事的效率,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结 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商业电影类型的融合,还是对好莱坞模式的超越,《天才枪手》均为我国青春电影的文本叙事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只有将先进的叙事理念与本土实际创作相结合,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青春电影工业的长足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