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类群星中最亮的一颗明星

时间:2009/5/31 作者: 小水滴 热度: 94992
  ——从茨威格的传记中想到的
  
  茨威格的《危险的怜悯》在脑子里扎下根,还是在二十多年前。从此,这个名字烙在了脑子里。每当听到这个名字,眼睛就会一亮。现在看了他的《世界建筑师》,就只剩下了一个感觉:伟大。
  
  他怎么能这么透彻地描绘出荷尔德林等人创作的状态,他怎么能如此深刻地体验尼采的孤独,他怎么能知道克莱斯勒自杀时的兴奋,不,他不是在说他们,他是在说他自己。从他描写的这些人物中,我看到的是他自己,他的激情,他的孤独,他的兴奋,……
  
  他在创作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形的压力》时,他是不是也像荷尔德林一样,有一种“神秘的冲动的力量”。他是不是也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觉得创作时“极度的兴奋,是痛苦,是陶醉和震惊”,他是不是也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癫痫病发作时那样在眩晕的瞬间中,从极度的兴奋状态中吸取到一种“深奥莫测的美”。感谢所有这些具有魔性的东西赋予了他以神奇的眼力。所以他并不认为具有魔性的人是“病态”的,相反,他满怀激情地渴望着这一时刻,高声赞扬这种“病态”,认为这是“一种超健康的形式”,因为他“创造了永不磨灭的东西”。他狂热地爱着自己的艺术,他不是把他的艺术看成是他的一部分,只是在闲暇之余,在寂寞难耐时才拿他作为消遣的工具。不是,他把艺术“置于生命之上”,是他“生之意义所在”。
  
  茨威格是成功的。他的作品销量之多,居于同时代作家之首。连他自己都说:“这些年有一位不速之客造访我家,它便是‘成功’。”按说,这样的人与孤独无缘。但如若是这样,他为什么能那么深刻地体会尼采的孤独。不,他的孤独不是“伟岸的表演没有观众”的孤独,不是人们纷纷离开他,“撇下他形只影单地站在他命运舞台之上”的孤独。相反,他的美洲演讲之旅,他的巴西作品朗诵会,深受欢迎,万人空巷。不,这种孤独来源于内心的深处,它就像恶魔一样纠缠着他。所以他才会在尼采的简陋、陈旧、破损的房间里,那么深地感受到了尼采的孤独,在尼采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中那么苦地咀嚼着尼采的孤独,在尼采孑然一身的沉沉黑夜中体验着尼采与孤独相拥的滋味。他在自己心灵的世界游走,“他越是赢得自我,就越是失去世界;他走得越远,包周着他的‘荒漠’也越广阔。”
  
  多么奇怪的巧合。他传记中的诗人克莱斯勒和他的女人双双自杀,而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他的夫人也在寓所中双双自杀。不同的是,克莱斯勒选择了一位素昧平生,垂死的女人,完成了一部充满英雄气概的悲剧,而茨威格是和他心爱的女人一起消释了沉重和痛苦,“他的心魔化为了乐章”。他的选择是痛苦的吗?不,让我们看看他对克莱斯勒临死前的描述吧:“(他)将死亡升华为一种激情、一种心醉神迷、一种狂欢和极度兴奋。他的毁灭处于一种极乐状态、一种沉醉状态,这在其一生中他还从未领略过——伸展的双臂,痴迷的双唇,愉快欢乐并且感情洋溢,他一路欢歌投身于万丈深渊之中。”茨威格正是怀着这样的兴奋,这样的激情拥抱死亡的,所以我们在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痛楚。我们看到的只有激情过后的平静,兴奋之后的安详。
  
  我推荐给儿子的书,他从来是不屑一顾,唯有我推荐给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让他如痴如醉,让他激情澎湃,让他惊呼,让他叹息。这就是茨威格,他能让你在高涨不衰的情节中,喘不过气来,能让你只想一口气读到书的最后一页,能让你在他的描述中得到极大地享受。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了他的伟大。他就是那人类群星中,闪耀得最亮的那颗明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