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态诗选

时间:2023/11/9 作者: 心潮诗词评论 热度: 14073
姚泉名

  “生态诗”概念由浙江诗人宇真于2016年11月首先提出。此后他在《瓯江诗派与生态诗》一文中指出,生态有广狭二义,“从狭义上说,主要指自然生态,包括山、水、空气、动物、植物等;从广义上说,除了自然生态外,还应包括人和社会生态,社会生态又包括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是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总和。我们当代人所指的生态应该是广义上的生态,因为它更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因此,他将“生态诗”表述为:“关于人、社会、自然三者及其相互关系的诗。”①宇真:《瓯江诗派与生态诗》,载周加祥主编:《瓯江论诗(第二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页。参见宇真:《瓯江诗派与生态诗》,载周加祥主编:《瓯江论诗(第二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页。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定义,给了生态诗包容乃大的研创前景。

  “生态”本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随着语义的拓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说法都由此生发,更衍生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宇真也认为,“生态诗的内涵是:揭示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本质要求,歌颂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三者之间的共同进步,浸润人们的美好家园和诗意生活”①宇真:《瓯江诗派与生态诗》,载周加祥主编:《瓯江论诗(第二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页。参见宇真:《瓯江诗派与生态诗》,载周加祥主编:《瓯江论诗(第二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页。。显然,这已经超越了广义的“生态”范围而上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因此笔者以为,宇真定义的“生态诗”实际是“生态文明诗”,这才符合生态诗歌颂“协调发展”、体现“和谐关系”、推动“共同进步”、浸润“美好家园和诗意生活”的目标;这才符合生态诗所包含的“人”“美”“和”三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进行生态诗创作与研究指引了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他始终从战略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一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二是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必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三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必须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是强调要从长远眼光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保护和对待生态环境。①参见高正礼:《深入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涵的科学思维》,《光明日报》2022年8月29日第6版。②参见宇真:《瓯江诗派与生态诗》,载周加祥主编:《瓯江论诗(第二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页。

  我们没有必要将生态诗的队伍拉得过大,鱼龙混杂,丧失特色;也没有必要将生态诗的范围限定得太小,画地为牢,自我束缚。笔者认为,判断一首作品是否属于生态诗,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针,以生态文明“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基本宗旨为标准,以生态诗须具备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②三个条件为参考。例如,像“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之类的军旅诗;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类的感怀诗;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之类的爱情诗等等,显然与生态文明的基本宗旨有异,故不宜归属于生态诗;而传统的山水诗、田园诗往往含有天然的生态基因,一般都应该纳入生态诗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山水田园诗数量巨大,且具有各自的特色,足以成为专门的类别,因此笔者在选评生态诗时,尽量避免选择山水田园诗,除非它有明确的生态意识。

  赞西部山川秀美工程

  霍松林(陕西)

  唐宫汉殿掩黄埃,植被摧残万事乖。

  生态岂容长破坏?家园真要巧安排。

  嘉禾遍野夺高产,绿树连云献异材。

  山秀河清财路广,南飞孔雀又归来。

  此诗作于2000年5月。黄河上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诗的首联即再现了这种令人痛心的状况。1997年8月,江泽民同志曾作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一再强调要“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根本是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过程中,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西部山川秀美工程”应时而生。诗的颔联是对这些举措的呼应,心情急切,出语铿锵。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西部山川秀美工程”取得的预期成果进行了积极的肯定。本诗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对比手法,充分显示了事物的矛盾,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门峡水库

  易 行(北京)

  黄水澄清映昊天,荒滩如愿变良田。

  禹王应悔当年误,只会疏通不会拦。

  水库是指人造的湖泊,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改造手段之一,它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兴利功能。尽管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在没有更好的方式之前,水库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功大于过的。这首绝句写得很有趣味,这种趣味来自让治水之神“禹王”躺枪,全诗充满一种获得成功与进步的喜悦之情。事实上,大禹时代,人类的认知能力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大禹治水就吸取了他父亲鲧用息壤之法的教训。易行还有一组水利方面的绝句,也都是有特色的生态诗,即《小浪底水利枢纽三首》,其一:“九曲黄河又一观,拦洪坝耸势如山。雪崩不过瞬间事,浪底排沙冲九天。”其二:“黄泛一词传百年,如今改写治黄篇。一从浪底冲沙去,尽洗黄河百代冤。”其三:“排沙排浪似排山,誓将黄河变绿川,世上排污亦如此,浪淘水洗不嫌繁。”

  水龙吟·登安澜亭

  刘 征(北京)

  亭在灌县离堆伏龙观内,可俯瞰都江堰全景。

  那时金铁初融,壮图已压岷江浪。万人箕畚,猿猱辟易,蛟龙惊让。堰垒飞沙,江分鱼嘴,灌渠如网。看离堆缺处,纵横斧迹,恍如听,崩崖响。 小伫危亭望远,尽青青半空烟嶂。江山如画,古今弹指,悠然遐想:使李冰公,握核动力,肯拘一盎!听千河潮起,飞涛漱雪,作惊天唱。

  注:飞沙堰、鲤鱼嘴是都江堰的两个地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保护生态,建设水利,位于四川盆地的都江堰就是明证。刘征这首《水龙吟》作于1979年11月,上阕对当年李冰父子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丽场景进行了热情歌颂,下阕先写俯瞰堰景,抚今追昔,突发奇想:假如李冰当年掌握了核动力,还会这样劳神费力地开凿都江堰吗?诗人这样的“奇想”当然经不起科学家的论证,尽管诗人和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备惊人的想象力,但诗歌毕竟不是科研成果,诗人可以“不负责任”地想象,可以超然地“作惊天唱”。笔者曾有句曰“诗要闹天宫”,就是这个意思。但诗也可以写得很稳重,如李栋恒这首《定风波·游丽水古堰》:“堰卧波澜引灌流。乖乖滋润绿苗洲。更有立交桥护道。神效。山洪肆虐勿须愁。 惊叹堰规成大法。宏业。子孙万代为筹谋。久久留连观拱坝。佳话。前贤智慧耀千秋。”原注:“为防山洪毁渠,古堰水利系统中修有行水管道桥梁,中行洪水,下行渠水,上走行人。人称‘立交桥’。”有1500年历史的通济堰位于丽水市莲都区。李将军这首词深情抒写了通济堰的灌溉作用、形制特点以及千百年来不断完善的保护措施,赞颂了“前贤智慧”。此词不作惊人之言,显得稳重大方,是另一种风格。

  访大木山茶园

  杨逸明(上海)

  单车穿岭绕湖行,丛树披怀攘臂迎。

  风带溪云传播爽,泉留茶碗保持清。

  遥看秀野添吟想,小憩长廊悟摄生。

  能致柔皆负离子,身如造化抱中婴。

  大木山茶园在哪个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本该划归田园诗的作品因为具有鲜明的生态意识而被选。诗一开头就写得很潇洒,一如作者其人。颔联还用上了“传播”“保持”这样的时语,既俏皮,又给予普通的词语以诗意,似乎附带着一种生活原来无处不诗意的暗示。尾联最精彩,将“致柔”与“负离子”联系起来,想出天外,别有意味;“身如造化抱中婴”,尤为精警,这样的诗家语比喊多少遍“生态保护”的口号都要有效。当然,这一句在结构上还有与首联呼应的作用。杨逸明的诗词雅致又不失幽默,平和又时有机锋,在当下别成一体。他的生态诗较多,例如《北大仓感怀》:“黑土捧来分外亲,瓜粱豆黍尽堪珍。谁知北大仓中米,能饱中华一亿人!”写开垦北大荒的重要意义,见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参观北大荒知青陈列室》:“梦留黑土带金黄,诗写青春刻北疆。三婶二姨军垦照,当年都是小姑娘。”此诗也是别出心裁,写参加改造北大荒的劳动者青春无悔的积极精神面貌,亲切动人。

  车行汶川道中见群山震痕犹在

  钟振振(江苏)

  谁无亲故葬寒滩?纵不思量忘自难。

  山亦有情虽草木,四年未合旧时瘢。

  人与自然的相依相存并非总是和谐无间,自然灾害是生态诗不能绕过的话题。2008年汶川地震的惨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与之相生的诗歌也蔚为大观,在当时以至于今都令我们黯然心动,钟振振这首绝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诗作于2012年,汶川地震过去四年了,“山亦有情虽草木,四年未合旧时瘢”,生命的骤然陨逝给生者造成的心灵伤痛,纵算是时间亦无法轻易抹平。再如《西江月》,是对灾难中的爱情的纪念,读来痛彻心扉:“一镇丘墟沉寂,四山泥石峥嵘。悬锤停摆震时钟,锁定天摇地动。 爱侣可能灰灭,真情永不尘封。红玫瑰胜昔年红,开在坍楼窗缝。”但人不能永远活在对逝者的怀念、对灾难的恐惧之中,作于同时期的《北川废城春草》就是钟教授对灾后重建的期许:“寂寂废城花不春,圮椽腐瓦久封尘。生机最属无名草,挺出卑微傲岸身。”这种期盼是人类在面对灾难时共有的心声,而每一次灾后重建的这种期盼在我国都已成为现实。如高昌老师的这首写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春风袅娜·访凤凰城》:“叹沧桑翻覆,不忍回眸。心底有、许多柔。抚阑干,累累创痕犹在。当年残壁,寒梦淹留。苦泪酸诗,悲笳哀笛,系我胸中无数愁。检点欷歔自奇句,呜呼多舛此神州。 难忘相逢笑脸,新城崛起。凤凰舞,展翼昂头。壮歌振、足千秋。凭高远望,思绪悠悠。巧引虹霓,漏天能补。力搬山岳,裂地重修。人间春满,看缝云裁月,披红着绿,今日风流!”我们当然可以把“灾难诗”单独列为一格,但灾难与生态的紧密关联却无法忽视。

  西部屯垦歌

  王亚平(云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挺进新疆,剿匪平叛。其后奉命组成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四十余年中,兵团战士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备尝艰辛。现兵团已垦荒一千六百万亩,拥有土地七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三十万,成为巩固边防开发西部之重要力量。伟业煌煌,中外瞩目。因作长歌以记之,并以遥祭为屯垦捐躯之先烈云……

  万里西征威烈烈,万里蹄敲瀚海月。万里春风度玉门,万里春潮涛飞雪。休道是瀚海阑干百丈冰,红旗指处四海春。休道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民族团结一家亲。羌笛何须怨杨柳,轮台从此风不吼。君不见大军十万尽征西,定教塞北春长久。屯垦戍边一肩担,追亡逐北气如山。铁骑萧萧掀霹雳,倚天挥剑斩楼兰。分裂残梦须臾碎,天山南北寒潮退。二十万众齐下鞍,战斗队变生产队。亘古荒原滚惊涛,天山南北大旗飘。塔里木河畔飞春雨,准噶尔盆地涌春潮。征服风沙植云树,斩棘披荆建水库,引来雪水灌绿洲,播种春光降春露。砍土镘举豪气生,一犁破土热浪腾。田间小憩何所乐,高唱我是一个兵。所居者何“地窝子”,陋室春浓北风死。穴居犹自梦垦荒,此梦真堪入青史。所食者何水煮风,咀嚼麦粒乐融融。咽尽风沙千般苦,换取春花万朵红。壮哉!卅年回首叹巨变,垦荒一千六百万。农林牧副百业齐,戈壁明珠何璀璨。君不见春风吹绿染田畴,无边麦浪绿如油。地天一色春蓬勃,对此能不放歌喉。君不见金风送爽云天阔,素裹棉铃映秋月。亩产举国列前茅,年年喜摘千堆雪。防护林带看纵横,绿色屏障郁青青。枝头百鸟歌婉转,渠中玉泻佩环鸣。春入果园百花绽,夭桃红杏争烂漫。秋来苹果压枝红,葡萄晶莹惹梦幻。君不见新兴城镇拔地起,北屯奎屯石河子。君不见“死亡之海”变乐园,阿拉尔辉映塔河水。厂矿林立气吐虹,纺织制糖作前锋。产值高达八十亿,日新月异展雄风。噫!屯垦戍边由来久,汉唐故垒皆残朽。但留遗训意常新:平时积谷战时守。汉唐胜事今已矣,当代屯垦孰能比:屯垦大军二百万,雄镇天西七万里。亦军亦农亦工商,和平建设斗志昂。召之即来来能战,钢铁长城美名扬。快哉!诗翁曾此抒感慨:希望之光升塞外。元戎曾此赋华章:“戈壁惊开新世界。”新声古韵两相辉,屯垦之树碧离离。更上层楼抬望眼,改革开放好风吹。好风吹放花千树,改革新苗争破土。四海惊看西部热,屯垦伟业垂千古。吁嗟乎!大江东去兮流不已,白发老兵兮今余几?岁岁清明兮飞细雨,雨中结满兮相思子。我草长歌兮遥祭烈士之云帆,帆悠悠兮水蓝蓝。魂兮归来兮听我歌一曲:边疆处处兮赛江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从事的是一项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工程。最初的剿匪平叛是政治生态的建设,其后的戍边屯垦则是政治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的建设兼而有之,王亚平这首新乐府就是这一切的生动重现。诗写平叛追逃,“铁骑萧萧掀霹雳,倚天挥剑斩楼兰”,气势雄壮恢宏,纵岑参在侧,亦不遑多让;写战士屯垦劳作,“砍土镘举豪气生,一犁破土热浪腾”,洋溢的万丈豪情,与陶渊明的园田逸兴迥然不同;写屯垦所取得工农业经济成果,“农林牧副百业齐,戈壁明珠何璀璨”,热情挥洒,不吝笔墨;写古今戍边屯垦的对比,“亦军亦农亦工商,和平建设斗志昂”,雄视今古,目标明确;写对屯垦老兵的纪念,“魂兮归来兮听我歌一曲:边疆处处兮赛江南!”令人肃然起敬。此诗营造了壮阔的西部屯垦背景,又兼顾微观细节,大开大合,如同一张色彩绚烂的巨幅油画,内容饱满,诗意盎然。但这样的重大题材,也可以用相对“小”的体裁来创作,如星汉《瞻石河子广场军垦第一犁塑像感赋》:“肩索遥牵晓日移,汗浆洒处即春泥。大旗影动金沙远,壮志歌翻碧落低。边塞长流千道水,荒原初报五更鸡。棉云稻海景无限,都自当年第一犁。”就是选取一点来映射全局。这首七律在炼字炼句炼篇炼意上的经营,也可以给人以启发。

  戈壁风沙行

  黄瑞云(湖北)

  日暮偶入沙漠深处,风沙骤起,天地浑濛,至夜分始静息。

  行行入戈壁,不觉出远界。一望渺无垠,极目穷边塞。星光照旷野,长河亘天盖。清幽似太古,万虑皆消歇。忽然呴噫气,惊风起仓卒。初闻息息来,细草皆摇曳。继之沙尘起,贴地声窸窣。顷刻发狂飙,凭空响万籁。沙如万矢攒,堁石相砰磕。仿佛瀚海翻,千顷波澎湃。野马驰长空,天地皆晦昧。有如万龙斗,咆吼惊宇内。激扬震六极,熛怒骇百怪。乾坤忽低昂,猖狂不可杀。板荡至夜分,风暴始疲惫。不知何以兴,不知所以败。广漠复寂寥,造物逞狡狯。大月自从容,悠然挂天外。

  据统计,沙漠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尽管形成沙漠的主因是气候,但不合理的农垦、放牧、樵采也会造成沙漠的扩大化。描写沙漠的文学作品很多,黄瑞云的这首作于1986年的《戈壁风沙行》,描写了一场沙漠风暴的景象,在当代同类诗词作品中显得很突出。诗从平静写起,然后写风初起,接着写狂飙起,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作者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从声、色、形诸方面发挥丰富的想象,极力描摹风沙的暴虐。最后,再写恢复平静,“大月自从容,悠然挂天外”,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造物逞狡狯”,原来造物主是个狡狯之人。人类对于沙漠的改造是孜孜不倦而成绩斐然的,如星汉《沁园春·鄯善县南库木塔格沙漠已辟为景区,中有班超父子沙雕像。乙酉初冬,与新疆诸诗友游此》:“这个沙盘,天地生成,向我移交。似九州形胜,收藏此地;千秋岁月,凝结今朝。两汉戎旌,三唐铁马,路过谁曾正眼瞧!今来者,是扪天吸海,酒圣诗豪。 黄沙白草青霄,伴山下红旗拂日飘。看生机风起,丝绸古镇;雄心泉涌,戈壁新潮。永捧金瓯,遥铺画幅,更待挥毫放胆描。君知否,有书生报国,不亚班超。”这首《沁园春》歌颂了人类治理和改造沙漠的生态壮举。上阕写鄯善县南库木塔格沙漠的历史积淀,下阕写该沙漠今朝“生机风起”的景象。星汉词豪迈爽朗,豪迈处类稼轩,爽朗则自善用时语俊语来,此词足可鉴之。星汉主推“天山诗派”,该派作品虽以边塞诗为基本特色,却每每涉及西部自然生态,在生态诗中别具一格。

  彰武精神赞

  范诗银(北京)

  地下百米沙,沙上百尺树。

  心中一个梦,梦里一条路。

  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的阜新市彰武县,过去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沙漠化程度严重。70年里,经过一代又一代彰武治沙人的努力,以愚公移山般的勇毅,硬是在荒漠上干出了一片新绿洲,成为辽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首五古删繁就简,直观地凸显了彰武治沙的新时代“大漠风流”精神。首句写环境之恶劣,次句写治沙之成果,三、四句写治沙人的梦想:“梦里一条路”,就是治沙之后的致富之路。诗人还有一组《鹧鸪天·彰武》,描摹了彰武治沙的成果,赞美了彰武治沙人的精神,清雅含蓄,是词的当行本色。其一:“洗过高穹洗过云,或蓝或白十分新。松原叠翠拥蒿阜,稻埂裁青接草滨。 栽树手,治沙人。一怀乡里与乡亲。初心热血和肝胆,付予山秋又水春。”其二:“汗浸细沙粒粒沉,杨芪菊柳细根深。应怜草木知人意,争报清凉一片阴。 青艾叶,绿松针。自成美景自成林。无风十里轻香卷,一段雏枝一寸心。”其三:“波绿山青真是金,濯缨牵手上高岑。四湖不让沧溟碧,孤朵犹将馨粉斟。 龙摆水,水飘淋。淋漓千户万家襟。声欢语笑相同梦,谱作长歌代代吟。”在同题作品中,王聪颖的《与诸诗友夜宿彰武治沙学校》清丽流畅,才子情怀:“七十年生果一枚,三秋幸得品三回。已成余韵流风事,都是惊天动地才。山抹轻云花作海,松留傲骨锦成堆。昨宵小住无它想,为听林涛枕上来。”段维的《参观彰武沙化生态稻田示范区感赋》很有深度:“伊昔风尘天地黏,眼前稻浪浣青衫。含沙水浸葱葱绿,抽穗花描湛湛蓝。流转私田重合作,经营集约再追探。人间多少回头路,都往螺旋说里嵌。”诗的颈联反映的是彰武沙化生态稻田示范区的操作模式,尾联则是对生态反复被破坏、反复被治理的螺旋式上升或曰波浪式发展的反思。

  梦中怒打“地球管理中心主任”

  刘庆霖(北京)

  山川草木本葱荣,满目疮痍自不平。

  踢倒地球村主任,男儿梦里护苍生。

  注:有一天,梦到自己从天上飞回地球,看到灰蒙蒙的地球,到处是垃圾,一个老太太领着小孙女正在乞讨。我十分气愤,便来到一个叫“地球管理中心”的地方,见一个矮矮胖胖肥头大耳的人,身穿背带牛仔裤,露着半圆形的大肚皮,其颜色为橘黄色。我飞起一脚,将其踢倒在地,并将一只脚踩在他像皮球一样的肚皮上,边跺脚边骂道:“你这个混蛋!地球让你管得成什么样子了!自己倒吃得这么胖!你这地球管理中心主任是怎么当的?”醒来之后,才知道这是一场梦,自觉好笑。

  这是一首与众不同的生态诗,立意当然是提醒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但采用的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一个梦境的描写来表达主旨。这个作品由标题、正文和注解这三者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刘庆霖的诗巧妙多姿,是尝试将新诗手法用于古体诗创作的较为成功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往往会给读者带来一种醍醐灌顶的阅读愉悦。如《山居寄友》,其一:“山人拙笨少奇才,半亩幽篁自手栽。培训竹竿成玉笛,耳边时有妙音来。”其二:“心高聊以作山卿,庐结云间十里坪。君若来寻须白昼,夜间我只会天星。”其一的亮点是将山风形象化为“培训竹竿成玉笛”,其二的亮点是将漫天星斗拟人化为“夜间我只会天星”,这种与自然契合的悠然自得,足以让人陶然会心。刘庆霖作品中的生态诗俯拾皆是,他是特色鲜明的大自然歌者。如《天堂草原》,其一:“绿云铺谷蝶蹁跹,羊若珍珠洒到天。偶见嘛呢堆石侧,野花踮脚望人间。”其二:“远山雪线系苍茫,散落牛羊啃野荒。大地攀升数千米,草原亦被唤天堂。”其三:“折曲小河三步宽,蹒跚行走总流连。牧歌穿着长靴子,跑在牛羊队伍前。”明明是人们看到在嘛呢堆边盛开的野花,诗人却说是野花在踮着脚看人;明明想表达“草原美得像天堂”这个普通人都会有的想法,诗人却一本正经地说,把地面升高了才能符合逻辑叫天堂;明明是牧羊人唱着歌儿走在牛羊前,诗人却说是牧歌穿着长靴子在前面跑。这些拟人、假设、借代之法的灵活运用,构成一副童话般的画面,令人轻松喜悦。

  咏赞长江大保护(组词)

  罗 辉(湖北)

  【鹧鸪天】巴蜀妪翁吴楚哥,竞将微信寄嫦娥。千秋大业千秋梦,万里长江万里歌。 除浊秽,唤清和。天人合一是金科。青山绿水从无价,道法自然恩赐多。

  【诉衷情】大江东去自奔波,一路舞婆娑。惊回首,问渔蓑,山水待相磋。 明月乱尘磨,雾霾多。烟囱忽地催人醒,盼嘉禾。

  【少年游】黄金水道难为水,随处挖沙窝。纵观堤坝,横穿岸线,无奈弊端多。 望中候鸟难相会,常忆白天鹅。拆围关厂,治污禁牧,新貌靓山河。

  【南乡子】借问醉颜酡,何以青青成斧柯?斩棘披荆勤打理,摩挲,争得金山碧玉螺。 花草淡香和,望处乡风鸣玉珂。远客沿江寻古韵,吟哦,幺妹笑声盈酒窝。

  【忆江南】三峡美,高坝更巍峨。栈道经年生锦绣,虹桥落地治沉疴。天堑又如何? 春风劲,浪涌母亲河。奔向深蓝沧海阔,驻留澄碧世间和。唱彻遏云歌。

  用这种同题异调的联章词形式来创作组诗的情况并不多见,可以看出作者从套曲组合中获得了启示,但抛弃了套曲严格的组套限制,转而根据表达的需要更加灵活自由地取舍词牌来创作“套词”。这种联章形式给组诗尤其是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自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以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组词的首章【鹧鸪天】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长江大保护的意义。次章【诉衷情】写无序地工业化对长江沿岸渔业和农业的影响。三章【少年游】写人们警觉到,无节制地采砂等人类行为破坏候鸟栖息地,已经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四章【南乡子】写治理长江,保护长江生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末章【忆江南】上阕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长江保护的作用,下阕照应首章,写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可见组词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在分述部分,从工业化后果、栖息地破坏、初步治理成果、三峡工程作用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予以呼吁与赞赏。另外,作者还充分利用词牌上下阕在结构上可以有所变化的规律,在末章中,上阕写属于“分述”部分的三峡工程,下阕却发挥了“总结”的作用,收束全篇,使组词结构完备。

  参观兰考中州乐器厂

  江 岚(北京)

  能变黄沙为绿阴,残躯犹可制瑶琴。

  弹来何事清如许?中有焦公一片心。

  我们在研究生态诗时,还要关照对生态建设作出贡献的人物,“最美奋斗者”焦裕禄是他们的代表。歌颂焦裕禄的作品很多,江岚的这首咏物小诗却很别致。首先,通过写乐器来赞颂焦裕禄精神,角度选择新颖。当年焦裕禄为了整治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在兰考县大力推广种植泡桐。泡桐木质疏松、不易变形,非常适合制作琴筝,以致催生了兰考的民族乐器制造业,声名鹊起,形成一定规模。其次,通过问答的形式揭示主题,创作技巧高超。诗的前三句都似乎没有涉及焦裕禄,但字里行间,隐隐约约却看得到他的影子,这便是“若即若离”,谜底是到了最后一句才揭开的。与江岚诗的含蓄委婉不同,刘庆霖的《清明节为焦裕禄扫墓》是开门见山似的:“气撞山河闻有声,栽桐拴雨更深情。丹心敢向穷开战,病体犹和天抗争。脚下黄沙带风治,手中绿伞为民撑。千秋几个清官吏,能以姓名传域名?”这种大刀阔斧的写法也值得借鉴。

  咏矿山公园

  叶志深(浙江)

  千年流韵到如今,矿脉无言且有心。

  凭借天工一双手,采区剩着亦生金。

  人类的生存不可能不攫取大自然的资源,吃完饭要洗碗,目前,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矿山复绿问题。“矿山复绿”是指通过采用工程、生物等技术手段对因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稳定、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的过程。叶志深的这首诗便是浙江丽水市矿山复绿工程的写照。丽水最负盛名的就是金矿,“采区剩着亦生金”,为什么采区停采后也还在出产金矿?这里的潜台词就是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周清印有首《生态立市》将“两山理论”明面上写出来,也可与叶诗遥相呼应:“惯看松鼠翠筠间,涧户民心素已闲。解道良言真警世,青山本亦是金山。”林峰的《浣溪沙·遂昌金矿国家地质公园》更加含蓄一些:“石径清幽翠蔓深,紫光一点没遥岑。洞中天地与谁寻。 矿井渐开唐宋月,金池纷杂往来心。崖边新绿动春襟。”结拍的“新绿”让人看到了矿山复绿的美好前景。

  目前,生态诗的创作与研究处在初始阶段,大部分作者的生态诗创作并不是有意为之,往往是“碰巧”成了生态诗,因此造成了生态诗混杂在各种类型的诗词作品中,没有打下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方面需要生态诗的拥趸们花大力气去宣传呼吁,扩大影响,逐步让作者形成创作自觉。另一方面要重视生态诗的学术研究,构建一套相对成熟的生态诗基础理论,使生态诗立得住,站得稳,走得长。

  从前文的个案简析中可以看出,生态诗的创作手法是多样化的,在作品立意上也没有过多的限制,可以赞叹自然生态之美,歌颂生态保护者之功;也可以揭露生态破坏之行,表达生态破坏之痛。但必然是要围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必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这个主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