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雾起在南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 热度: 13660
洁尘

  在飞往新加坡的深夜航班上,我的脑子里响起了曾在中国大陆走红的新加坡电视剧《雾锁南洋》的片头曲,其中有一个反复吟唱的句子:“雾起在南方,雾起在南方……”

  脑子里响着老歌的同时,还有一个面孔浮了上来:早年新加坡电视剧一哥李南星。李南星没有参演《雾锁南洋》,但中国大陆播映过他主演的电视剧《调色板》,当年是风靡一时的大帅哥,与众多港台明星齐名。

  每个人,对另外一个国度的认识几乎都首先是從文艺这个角度进入的。我对新加坡华人迁徙历史和华人日常生活的粗浅了解,也是通过这个渠道。

  女人都热爱购物,到新加坡旅游的女人,一般都会觉得牛车水是最好玩的地方,因为店摊林立,卖的又都是五花八门的小玩意。

  现存牛车水的大部分房屋建于1900年至1941年,混合了罗马、维多利亚、葡萄牙等各种建筑风格,但基调还是中国岭南建筑风格。这些房屋虽建于不同的时期,但基本上都是商业兼住宅用途的建筑物,店面深且窄,天花板很高,楼下是商店,楼上是居所。清一色的斜屋顶,铺有红瓦砖,屋前骑楼回廊和屋后的庭院天井,让这些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南方风味。

  早在十九世纪初,新加坡的开埠元勋莱佛士爵士就在其著名的“城市计划”中,将牛车水这个区域分配给华人居住,形成“Chinatown”。?1860年至1880年,牛车水因大量华工的涌入而喧嚣一时。清朝政府驻新加坡第一任华人领事左秉隆的朋友李钟珏,应邀来访新加坡,回国后写就《新加坡风土记》一书,其中有一段说:

  ……谈到市况繁盛,(新加坡)没有其他地区可比得上大坡,所有外国商行、银行、民信局、关税局都设在大坡海滨,小坡虽然也有市场,都是土著(马来人)所开,售卖当地的土产和食物,没有一个是大市场……在大坡,有一个地方叫牛车水,酒楼、戏院和妓寮齐集,它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肮脏和污秽隐藏的地方,没有其他地方比得上它。

  (此段文字的白话翻译出自加坡作家吴彦鸿)

  十九世纪后期,新加坡汇聚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劳工。他们来到新加坡的落脚点就是牛车水。这段历史就是颇为心酸的“南洋贩猪仔”。之前,随着明代海上交通的发展,从十五世纪开始,已经陆续有华人经爪哇、暹罗、柬埔寨、北婆罗洲、苏门答腊辗转迁徙至新加坡定居。但十九世纪末的这次华人移民潮,却是一次血泪交加的地狱之旅。

  跟早年一样,现在的牛车水还是一个集市,东南西北纵横交错几条小街道,宝塔街、士敏街、邓婆街、史密斯街等。这些小街上,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店屋一家挨着一家,每家又从店门处延伸出摊位直至街面,共同构成一个颇具淘游趣味的旅游景点。而早年华工登陆新加坡时聚集此处的那个重要的历史场所“广合源号”(俗称“猪仔馆”)的旧址,就厕身在这些店屋之中。

  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民间信仰形态林林总总,有盛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妈祖(海神)拜祭,还有在南洋十分普遍的大伯公(土地神)拜祭;另外,新加坡华人庙宇还供奉广泽尊王、城隍爷、九王爷、关帝圣君、齐天大圣、保生大帝、开漳圣王等各路神明,来源多为传统文化中的典籍人物,其共同点是代表了忠孝仁义的美德懿行。这一点,我们在访问一家“大乘禅寺”里体会得尤为深刻。在这里,道、释、儒以及各种民间宗教的元素融汇一体,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称呼它,它既是道观,也是佛寺,或者叫文庙、土地庙也行。在参观武吉布朗坟山时,我们对这一点也有相同的体会。武吉布朗坟山是新加坡的大型墓地,当中有许多座古墓安葬新加坡的历史名人,其中我们所看到的几座早年华人富商的墓地,莫不考究精美,中国元素之外,还掺杂了很多南洋各族的丧葬元素,比如很显眼的锡克族守卫的雕像等等。

  其实,经过多年变迁,牛车水已经不是早年那个标准的Chinatown了,在这个区域可以看到新加坡各种族在相处形态上的融合交汇之势。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时间的结果。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之前知晓的“土生华人”这个概念其实是跟“华人”有所区别的。土生华人的面孔跟华裔新加坡人有所不同,带有比较明显的马来人种的特征。马来人种属于棕色人种,肤色较深,眉骨突出,嘴唇较厚。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华族人士,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而所谓“土生华人”(Peranakan),是指十五世纪以来到达南洋,定居在马六甲、印尼以及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与当地土著马来人结合所养育的后代,女性土生华人叫“娘惹”,男性土生华人叫“峇峇”。现在统一用“娘惹”来称呼这一族群。2008年,有新加坡版《大长今》之称的电视连续剧《小娘惹》获得了极高的关注,打破了新加坡十五年的收视纪录,其中的娘惹服饰和娘惹料理,也就此成为坊间时尚。

  关于土生华人,我们参观采访了三个场所,首先是新加坡娘惹博物馆,正式名称为“土生华人博物馆”(Peranakan?Museum);后面两处则是有着博物馆性质的私人场所,一是土生华人私人收藏馆(The?Intan-Peranakan?House),二是专营娘惹料理的金珠餐馆。

  土生华人的语言融合了马来语和汉语闽南方言,有人称之为娘惹语或峇峇语。其建筑也是融合了中国式的门窗、马来式的屋檐,加上欧洲风格的梁柱雕饰,构成独一无二的娘惹建筑风格。土生华人沿袭了很多华族风俗传统,比如婚丧嫁娶的礼仪、服饰、手工、料理等都跟中国传统很有渊源。

  “新加坡土生华人在整体新加坡华人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这个族群有被主流华人同化的趋势。”维基百科在“新加坡华人”这个词条里有这样一句评论。而我们在参观代表娘惹文化的三处场所时也有同感。土生华人私人收藏馆的主人Alvin和金珠餐馆的主人Raymond,都可以讲比较流利的华语,在这两处私人场所,我们所看到的其收藏的家具、物件以及珠绣技艺,都带有福建广东地区的特色。同行的三位年轻朋友都是广东人,他们指着Peranakan?Museum、The?Intan和金珠里面的各种老绣片对我说,这些在潮汕地区可多啦。他们还告诉我,娘惹那些色调粉红粉绿粉蓝,反正统统都粉粉的瓷器,也是广东福建的瓷器风格。

  华族传统更有一种鲜活、直观、温馨的体现。我们在新加坡期间,恰是中元节时期。当地朋友自豪地对我们说,中元节这一古老的华人传统节日,在华裔新加坡人中间得到了发扬光大。

  全世界的华人庆祝中元节的基本形式都差不多,一般来说,烧纸钱和放河灯是比较普遍的常规仪式。在新加坡,除了焚烧金银纸之外,中元节还意味着整整一个月的“中元会”。中元会由各社区主办,头一年选出的“炉主”在当年主持本社区的中元会事务。炉主向社区会员收取月捐,到了中元节,这些月捐将用于搭祭台、买祭品、办宴会等。拜祭仪式之后,所有祭品均分给会员。长达一个月的中元会,在新加坡还有两种独特的庆祝方式,一种是投标“福物”,各家各户捐出一两件日常用品,由社区会员投标竞购,所得资金滚入下一年的基金池,投标“福物”的当晚,也同时选出来年的炉主。第二种庆祝方式更为欢乐愉悦,这就是中元节歌台。炉主会在节月中在社区里搞一次或几次歌台活动,请来乐队、司仪和歌星,奉献一台活色生香的演唱会。在新加坡期间,我就非常幸运地深入了一个叫“河山水”的社区,现场感受了中元节歌台的热烈氛围。

  我们到达时,歌台已经开始。舞台虽小,但也是声光电各种手段齐全,很有庆祝的效果。司仪和歌星在台上都使用的是普通话。台下坐满了社区里的华人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欣慰地听,会心地笑,其情其状煞是陶醉。

  朋友介绍说,司仪一晚上的收入在八百至一千新币左右,歌星一般一晚跑几个歌台,每处唱三首左右,每台收入在三百至五百新币之间。正说着,司仪介绍歌星上场,说她很出名啦上过什么电视上个月还开过个人演唱会。我问朋友:这社区有钱哦,请开过个人演唱会的歌星,价格不便宜吧?朋友笑着摇头:个人演唱会?在自家客厅请来亲朋好友唱一晚上,也算吧。

  在“河山水”歌臺演出的过程中,我到后面去看了一下这个社区精心搭建的祭台:供物有烛蜡、线香、糕点、茶、酒,以及菠萝、龙眼、香蕉等各种水果,领受这些供品的神仙是财神爷和他的两个童子。祭台两侧悬挂多幅吉祥对联,比如“灯焰光辉呈瑞色,香烟盘绕结祥云”,用的是繁体的颜楷字,厚重雍容。祭台旁边,一个多层台子上分列着这个社区中元节竞标的“福物”,很多是酒,也有食用油,还有“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工艺品,另有微波炉、咖啡机、榨汁机、电饭煲等物件,家常气息,令人莞尔。

  “河山水”这样的组屋,是新加坡最为常见的社区形态。

  新加坡的组屋是针对平民阶层、由国家统一修建然后出售的房屋形式,由一组十几层高的公寓楼组成。为区分之便,有的组屋会把外型一致的楼房外墙刷成不同的颜色,红蓝绿黄,色彩缤纷。

  一个组屋建成之后,配套设施里就有方便周围居民就餐的独立建筑,小的此类建筑,就叫咖啡店。我们的当地朋友总说:“我在咖啡店吃的早饭……”“我回家就在咖啡店吃点再回去休息……”初时听得迷糊,在一般印象中,咖啡店除了咖啡,常备的食品无非就是一些糕点,于是心想,怎么吃得如此潦草?净是甜点,怪不得胖呢。后来听了解释才明白,新加坡的所谓咖啡店,指的乃是组屋的餐饮中心,既有卖咖啡、茶水的档口,也有一些简餐档口,吃个海南鸡饭、叻沙什么的,一般也就花两块新币左右,可谓相当经济实惠。

  规模比较大的组屋的服务中心就不叫咖啡店了,成为熟食中心。我们去的中峇鲁熟食中心,是一栋相当规模的两层通透式建筑,一楼有菜市场、杂货店、五金店等,二楼有几十家餐饮档口,围绕在中庭的桌椅周围,随便选两家买点吃食,吃完下楼回家,相当便利。

  在中峇鲁熟食中心,我们在吃过水粿(一种米粉做的小吃)、喝过甘蔗水,体验了新加坡华人日常餐饮风尚之后起身离去。在靠近楼梯口处,有一个好像是卖唱的摊位,一个老年华人在自备的电声乐器伴奏下唱着粤语老歌,歌声沧桑动人。

  此情此景让我心生感慨:从早年的孤悬海外,到现在的安居乐业,一代又一代新加坡人要经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又要面对如何的迟疑与彷徨。务实的他们珍惜传统,敬重渊源,成功地为华人族群与新加坡塑造出令人尊重的历史形象。

  责任编辑:田静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