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在2021年人民网1号演播厅举办首演新闻发布会,并在2022年除夕夜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被全国人民熟知,形成了非常巨大的轰动效应,是一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成就之作。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在珍藏于博物馆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的前夕,一位当代文物修复师彻夜检视展品,在观众的维度来看这部舞蹈诗剧,徜徉在富有宋制美学意趣的画卷之中,感受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即使忽略故事内容,观众还是能够从科技舞美无缝结合中,感受到极其强大的画面冲击力和美学观赏效果。不少观众还因此感动落泪,这是一部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精致的舞美艺术以及向科技致敬的优秀舞蹈作品。中华美学博大精深,一花一世界,《只此青绿》像众多精美的艺术品一样,不仅以极其凝练的形态塑造了宋制美学的高峰体验,还通过与最新舞台科技元素相结合,突破了古代美学的限制,并穿越时空栩栩如生地立体呈现在今人眼前,唤起了观众对于中华文明的共情与自信心,让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学在科技时代焕发出了新生机与活力。
一、科技表现技术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中国舞蹈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原始的崖画,到汉画像砖石,再到唐代的部伎乐舞和大曲歌舞,以及宋代的勾栏瓦舍中市民场景的舞队和其他艺术都在历史的发展中焕发艺术魅力,表现丰富的舞蹈活动。但是在过去的舞蹈流传中都是以舞谱的方式记录下来,导致许多舞蹈形象的不完整和不规范,如今的科技运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舞蹈作品予以保存。
20世纪初期产生的录像艺术,只以录像的形式单纯记录下舞蹈的动态美,实现一个二次呈现的功能,这种方式虽然会对现场还原大打折扣,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艺术还原和推广的作用。从此,科技形式在完善录像功能上一路狂奔,并且还不断通过后期制作来丰富和扩大镜头表现力。随后进入了影像艺术、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电子艺术、互动艺术共同发展的多元趋势。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观众对舞台的设计、创新度的要求也随之提升,3D全息投影与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打造的视听盛宴,从出现到现在都备受观众们喜爱,同时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时尚潮流。在舞台演出中,360度全息投影不仅有着简单的观赏作用,它还能与表演嘉宾之间产生联动,从而使得舞台全息投影展示变得更具视觉冲击力。酷炫的3D全息投影影片借助纱幕的方式,来实现影像的承载。舞台全息投影是全息投影技术出现后的一大应用,它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把各个角度投影在全息投影膜上,最后实现真正的3D全息投影。
传统艺术与时代科技的结合,呈现出虚拟化、互动化的表现方式,以及多元化、多角度、多维空间的观感效果。科技与舞蹈的结合碰撞出奇妙的烟花,不仅有内容的真实,更有视觉的冲击,还能使观众产生互动,充分理解与享受舞蹈情感,感悟舞蹈真理,诠释舞蹈意义。但科技对于舞蹈不全是益处,在不当使用中还会制约舞台艺术的发展,例如过度追求视觉冲击而破坏舞蹈本体,使其价值大大降低,不注重内容的真实与人物的塑造,不关注作品思想和人文精神,只创作快餐化、商品化的作品,特别是依靠科技的便捷性来取代舞者艺术性,有鼓励“傻瓜式”舞蹈作品的倾向。那么,在《只此青绿》中,科技是如何避开破坏式因素,完美地给舞蹈赋能的呢?
二、舞蹈《只此青绿》中科技元素的赋能作用
(一)氛围情境赋能
《只此青绿》中含有大量非遗传承文化,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主题,在舞台演出中运用激光、机械臂、多媒体影像、无人机等科技手段,以最复杂的舞台达到最纯粹的美,特别是通过酷炫的3D全息投影和以舞台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进行了360度的投射,来实现黄色绢画背景的千里江山图影像的承载。
一是舞台画风与颜色赋能。《只此青绿》诠释了“青绿”的山水意境,运用了钛白、石绿、茶色、牡丹红、酞青蓝、花青、赭石等大量“中国色”来构成舞台的色彩,将宋代生活与自然以“入画”的形式和诗意化的表达谱写中国文化。舞蹈诗剧在服装设计与化妆技巧上,主打宋代美学的意境,都采用了暖色系的青绿色和茶色为主色调,是这部舞蹈诗剧创作的灵感来源。明末清初书画家笪重光在其绘画理论《画筌》中说:“墨以破用而生韵,色以清用而无痕。轻拂轶于秾纤,有浑化、脱化之妙;猎色难于水墨,有藏青、藏绿之名。盖青绿之色本厚,而过用则皴淡全无;赭黛之色本轻,而滥设则墨光尽掩。粗浮不入,虽浓郁而中干;渲晕渐深,即轻匀而肉好。间色以免雷同,岂知一色中之变化;一色以分明晦,当知无色处之虚灵。”①可见古人将“青绿”奉为大色,对其高雅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和情趣。因此,服饰上不见任何金丝银片,背景大量留白,即使科技感可以拉满,但主题仍以突出古韵、素雅为主,没有喧宾夺主之感。在舞裙的设计上也是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绿色的渲染等各种优雅的中国古典色彩,使整体构图具有宋代端庄、古典的仪式美,给予欣赏者在美育方面的认识,让大众感受宋代的飘逸通透,欣赏其超凡脱俗的典雅美,还有工匠人的服装设计也是以宋代民间匠人为原型,表现朴实的劳动美。科技感适当让位,让艺术感和人文性得到凸显。
二是舞台意境烘托赋能。在整体的作品创作中科技引入舞蹈,营造了舞台氛围的意境。《只此青绿》还是一种“装置艺术”,通过舞台上架设的圆形装置以及空中圆弧装置,创造出了“天旋达到3圈,地转达到4圈,上下左右都可以进行移动”的缓慢旋转效果,同时圆舞台的顺时运动与古朴内敛的悠慢舞相结合,时空对位的交流与静默的对话,传达出传统与现代文化、历史时空流转的主题,背景模拟了画卷缓缓展开的效果,将抽象的概念变成极具观赏力的现实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实与梦幻的交接处,分不出是置身古代还是未来,体会到极具传统文化魅力以及科技发展带来视觉震撼的双重冲击。
(二)主题与情感赋能
舞蹈语汇是舞蹈语言的构成总称,在舞蹈创编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是由简单的动作组成的语汇,而是在肢体表达中融入情感,传情达意,能够真正表达作品的含义,渗透观众内心,产生共鸣的情感效果,其中也包含了构图,舞美以及编导将生活场景带入作品中。《只此青绿》主要讲述的是展卷人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研究,把展卷人作为视角切入故事当中,向观众展现了千年前王希孟呕心沥血创作此画的全过程,舞剧的主题表达不仅仅是文博工作者与传统文物的情感链接,而是对于一个18岁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创作再现,他的执着、认真与不懈,还有对唱丝、寻石、习笔等历史传承的致谢,表现宋风雅韵,美誉千年。作品整体呈现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内心独白,突出人一生一画,二人千年相望的极致情感,表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以舞蹈来呈现中国气派。而在舞台的设计上用了投影仪式展现《千里江山图》的刻章,舞者饰演的是刻印人之一角色,生动形象地表现工匠精神、劳动者的光辉形象,编导告诉我们《千里江山图》不仅是王希孟的创作,也是底层劳动人民共同创作的结晶。
(三)舞蹈语言赋能
舞剧《只此青绿》中不仅运用3D投影和360度全方位展示,将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呈现而出,具有舞蹈、诗情、书画三位一体的立体效果,给予舞蹈以极大的艺术交融空间。正如有观众所言:“不仅是看剧,也像是在看展。”科技,让舞台艺术家对具有挑战性的题材大胆想象的不同创作思路成为现实,献上了和以往作品完全不同质感、风格、韵味和舞蹈语汇的新作。
例如在“入画”的开端,随着圆形舞台的不断转动,舞者一人手拿画笔直立于舞台中心,在音乐的伴奏下,身体跟随内心舞动,随着画笔延长的肢体,把王希孟的作画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心中所想、所望的情感与舞台融为一体,一支笔画遍天下,一支画笔入心中。不仅如此,在转盘转动之际,一位位舞者身穿青绿舞裙,体态后倾,一步步迈向画笔之中,以传统的观画形式带给观众入画的奇异感和惊叹感。慢慢地在入画的高潮期下,舞者随着画笔也呈现出画中的不同姿态,有青绿腰的山石之态,有双手托望的高山之态,也有侧身张臂的怪石之态,等等,在画笔完画的最后一刻,整幅《千里江山图》入画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灯光照耀在舞者姿态上的青绿之光以及舞台中心一身白衣的作画者使整个场景具有和谐的美感,因为有了科技的运用,动作和舞美的双重配合才使整部舞剧有了艺术的魅力,才有创新的灵魂。
舞蹈动作以“青绿腰”最为赞叹,它的技巧主要是以大腰与地面呈90度状态,通过腿的发力和下腰动作等身体的协调配合,使上身保持一种和谐稳定的舞美效果。它表现了《千里江山图》中山石的形态,呈几何状态,用后脑慢慢向远处延展,并随着画卷展开,江山的流动,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舞的一帧一帧定格成画,画面赋予了舞蹈更立体、更丰富的内涵,富有山石意境的奇妙幻想呈现出“舞蹈诗剧”的诗化色彩。在舞蹈的创编过程中有了科技的辅助,在形式上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观赏效果,不仅使动作更加圆滑、更加流畅,在舞美方面带来的华丽还提高了舞蹈作品的欣赏价值。
三、科技对于历史与文化对话的积极意义
《只此青绿》将“创新”这个词诠释得很好,编导家通过科技的运用进行艺术跨界,以跨媒体的方式带给观众传统文化的观感效果,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赏画模式,具有先锋派的创新精神。通过舞蹈诗剧带来的静谧感,形成一种舒适性,突破各种维度,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古今一切呈现方式。共同创作新时代的舞蹈艺术有了科技的帮助,舞台不断提供新的表达,讲述新的故事,原先出现的传统舞美设计到如今出现了全息影像,视觉设计等科技的融合使舞美不再是衬托式的表演,而是参与演出,营造氛围,烘托意境,实现内容和情绪的双重传递,实现了“对传统剧场舞蹈创作、表演、语言形态的超越与变革”②。
在舞蹈诗剧中有三个空间维度,从王希孟的画家角度来看,有他的时空主题,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表达和内心感受;而从展卷人的角度看,是从画卷进入了王希孟的成长当中,是由他内心所生发的主题;最后工艺所代表的不仅是宋代的生活意趣和观众对此的审美态度,更是宋代的精妙高超的工艺与王希孟这个人物密不可分的“对话”传统。不仅是对话过去时代的发展,更是对话中华传统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流传,是宋代工艺人的孜孜不倦,是宋代文人雅趣的审美志向。当我们真正了解这幅画的时候,真正了解文博工作者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这幅画面前,我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是渺小的。
我们在“沉浸式”的赏画当中,也是科技的运用让我们对宋代美学有了新的了解,探索新的意义,同时圆形的舞台装置、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將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在时空中的“对话”也巧妙地表现出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以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将画卷展出与王希孟完稿之际连接,走入创作者内心,感受传统魅力,在继承中创新,并发扬了文化自信。
【注释】
①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75-176页。
②袁艺:《实验性舞蹈影像的价值审视与媒体传播》,《艺术探索》2019年第6期。
(杨冬燕,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