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泰国华人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是泰国当代文坛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是构成泰国当代文学多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人题材作品中,华商形象又成为广受作家青睐和着墨较多的人物形象之一。但迄今为止,少有人对泰国华人题材小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特定时代语境下的泰国华人题材小说及作品中的华商形象进行梳理和探析,以补缺这一尚属薄弱的研究环节。本文所论及的泰国华人题材小说,是指用泰文创作并以泰国为故事场景的小说。
一、泰国华人题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泰国华人题材小说肇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盛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泰国经济迅猛发展、中泰关系改善、泰国文坛思想解放和社会包容度不断增强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移民泰国已有800多年历史。“至迟在1165年,已有中国商人到今泰境来,或贸易,或流寓,成为最早的华侨。”①从享有“王室华人”的美名到沦为“东方犹太人”②,再到跻身“商业巨贾”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华人凭借独特的商业精神与文化调适能力,贯穿了泰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进程。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战乱频仍,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以闽粤为主的中国沿海居民纷纷“下南洋”谋生,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在20世纪初的泰国,受西方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的曼谷王朝拉玛六世王瓦栖拉兀,曾撰文批判在泰国追逐金钱的华人是令人恐惧、可悲、不择手段的国家之祸害,并冠之“东方犹太人”。华人被视为无法被同化的机会主义者和两面派,是缺乏公民道德、崇拜财神的寄生虫。瓦栖拉兀国王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泰国民众中广泛宣扬“‘民族、君主、宗教三位一体的泰民族主义,其出发点就是要求人民对君主保持‘忠诚”③。在华人“忠诚度”被得到确认之前,“过番”的华人并不被泰国社会所接纳和认可,并受到泰国排华政府的打压。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泰华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不断增强,融合程度逐步加深,泰国社会对华人的认知发生了转变。同时,思想敏锐的泰国中青年作家越来越关注社会现实,过去被遮蔽或不被重视的社会生活领域逐渐进入他们的创作视野,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靠拢,从而为华人题材小说在泰国主流文学中的自然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条件。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一些泰国作家的作品开始涉及华人题材。此时的泰国华人题材小说大多以20世纪初或二战前的泰国为时空背景,讲述华人逃避战乱饥荒到泰国谋生、从浪迹漂泊到拥有立足之地的异乡奋斗史。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泰国华人题材作品逐渐增多,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越来越广,涉及的社会阶层和职业也越来越多,诸如手工业者、商贩、裁缝、医生、教师、商界领袖、帮派成员、家庭妇女等,都成为小说描写和刻画的对象。泰国华人的生活形态、价值观念等本土化趋向也愈加明显,泰国华人所面对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境遇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
泰國华人题材小说的勃兴与发展,其标志是一批蜚声文坛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作家的出现。泰国华裔女作家苏帕·希里幸(
)以笔名牡丹(
)创作的《泰国来信》(
,亦译为《南风吹梦》)开启了泰国华人题材小说的时代。这部长篇是由主人公曾璇有写给母亲的100封信件组成的书信体小说,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曾璇有远赴泰国经商谋生的坎坷经历。这部作品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资料性价值和艺术价值,入选中学课外读物,被收录在《推荐给泰国人的100本好书》中,还被译为中、英、日、波兰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发行。牡丹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长篇小说《迎风之竹》(
)与《雾散之前》(
)先后获得泰国国家图书节图书发展委员会颁发的小说类鼓励奖。另一位华裔作家玉·布拉帕(
)创作的泰文小说《与阿公在一起》(
)、《義》(
)也先后获得国家图书节优秀小说奖和小说鼓励奖,两部作品均入选中学课外读物。从事华人题材小说创作的华裔作家与泰国华人移民社会相伴相生,他们熟悉华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心理特征,对书写华人生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华裔作家一方面关注着漂泊异乡的同胞的生存状态和奋斗历程,一方面开始对自己的文化根脉进行探求与追寻,试图勾画出华人和泰人在文化上、精神上的沟通与联系。玉·布拉帕自小混迹于华人群体,参照泰国华人日常生活和谋生经历进行创作是他的夙愿。“我有华人血统,但不会去掩饰它,因为从来没想过这是自卑、羞耻的事情。我还会经常跟泰文不太流利的华人用中文聊天,也常常会用中文来谈事……这也是我能耳闻华人消息的原因之一。”④他认为作家要清楚自己写的东西,写自己知道的东西,根据时代研究事实,否则就容易出错,还要考虑到人物的道德品行⑤。泰国学者甘玛尼·萨扎伦(
)在评论玉·布拉帕的小说《義》的时候写道:“这部小说不仅展示了作家想要呈现的画面与启示,还为读者介绍了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与做生意的方法,让我们得以知晓华人经商的才能为何受到赞赏。”⑥由于受到泰国资深作家、评论家、教育家和拥有王族身份的蒙銮·本勒·贴帕亚素宛(
)的大力推介,牡丹、玉·布拉帕等作家在泰国文坛上的地位得以确立⑦。
华人特殊的身份、曲折的命运与独特的文化习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作家的目光。巴帕宋·谢威功(
)的《龙腾暹罗》(
)就是一部广受好评的以泰国华人为题材的作品,曾于1990年荣获泰国优秀图书奖,截至2020年已再版25次。他的另两部同样获得上述奖项的小说《给我你的梦枕》(
)、《金帆船》(
),被图书与阅读发展组织联合会列为适合儿童与青少年的文学读物。女小说家比亚蓬·萨伽先(
)的《阳光之下》(
)在优秀图书奖评比中获优秀小说奖。自由作家、编剧叻泰宛·翁斯拉萨瓦(
)的第一部小说《血浓于水》(
)获泰国第17届“7 Book Awards”小说类一等奖。文学奖项的肯定与助力,唤起了更多的作家去捕捉泰华社会发展的历史诗意,赓续了中国文学热之后中国元素介入泰国文学的传统。此外,泰国作家拉披蓬(
)、索帕·素万(
)、噶吿(
)、莫·玛图伽力(
)、维萨瓦那(
)、帕拉敦·萨达(
)、阿丽达(
),以及有王族身份的作家蒙銮·希法·玛哈宛[
,笔名希法(
)]、沃·维尼采恭(
)也投入到华人题材的创作行列中,泰国文坛出现了华人题材小说创作的热潮。进入21世纪,泰中友好关系和经贸往来的不断加强及深化,更为华人题材小说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气候和社会文化氛围。
二、“双重认同”与华商形象塑造
移民到泰国的华人都面临着是否被泰国社会所接纳的問题。“华人在泰国是否被社会所接纳的标准,既不是种族性的,也不是文化性的,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效忠于暹罗的政治制度,是否忠诚于暹罗皇室。”⑧也就是说,“忠君”与否才是暹罗统治阶层最看重的。牡丹在小说《雾散之前》开头写道,泰国不排挤华人,王恩庇护下华人在泰国扎根上百年,只是希望华人忠诚与守法。只有忠诚与守法,华人们的身份才会获得泰国统治阶层和泰国社会的认同。因此,“忠诚”的表现成为许多华人题材小说的着力点。华人们的忠诚,不仅在言行和礼仪上体现出对暹罗皇室的尊崇与拥戴,以及酌水知源的感恩之情,还有主动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作出贡献。长久以来华人资本承担了泰国民族资本的责任,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拥有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华人商贾,没有安于自己享乐,而是积极济世利民和反哺社会。他们扶危恤难,乐善好施,树立了良好的华人和华商形象,得到了泰国民众的普遍认同。
拉披蓬的小说《中国楼》(
)里的祖父就是一位兼具济世情怀、济世才略和经济实力的华商。他无偿将土地赠予普吉政府修路,出资兴建医院,造福于民。祖父因其卓越贡献获得国王御赐的姓氏与“銮”⑨级爵位。孙子阿龙传承祖父心愿,每年拿出公司15%的利润支持医院运营,受到当地民众赞誉。牡丹的小说《迎风之竹》讲述了二战前出生在泰国的华人“铁子”命途多舛的一生。铁子做过厨子和裁缝,教过中文,卖过水果,干过建筑承包。他生性善良,古道热肠,知恩图报。事业有成后,铁子加入多个华人慈善堂帮助孤苦伶仃的人。他投标修建医院,每当路过这座医院时总会感到特别喜悦和满足。他还特别嘱托孩子遵照自己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的遗愿。索帕·素万的小说《竹屋》(
)里的华文报业大亨“罗”,自幼便随父母和爷爷从中国来到泰国。他捐款支持泰国国王的林木种植计划,向救治农村患者的圣谕项目捐款,资助泰国医疗事业,不遗余力地支持泰国的新移民彭天策学医,教诲同胞感恩泰国。中国人信奉知恩图报,华人商贾回馈泰国的善举,是对给予自己一线生机和出路的异乡土地的致谢,是在行动上表达对皇恩荫庇的真诚感激,同时也是为获得身份认同的必要付出,契合中国人重视名分的传统观念。上述作品对华人形象的言说不仅促成了泰国文学价值观的蜕变,同时也解构了泰国社会的价值诉求与道德诉求,推进了大众对华商形象的认可。
华商本身具有特殊的民族性与阶级性,他们虽身在异国他乡,但重血缘亲情,讲忠孝礼义,大多保留着与家乡的联系。由于商业根基在泰国,华商也普遍自认为是泰国资本家,最终选择归根泰国,祸福同尝,荣辱共享。因此,融入当地社会生根开花既是华人生存发展之出路,也是对自我身份之郑重选择。华人一方面保留着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认同”,同时又竭力融入泰国,对泰国产生“国家认同”。这种“双重认同”⑩程度愈高,其社会成就动机愈显著。正因如此,华商以社会为取向的成就动机较一般本土泰人更为强烈,也愈渴望回馈社会。
近现代历史上华人大量移民的首要动机即经济。华商们大多以贫穷之身来到泰国,其奋斗形象统摄了其整个人生历程,在华人形象中极具代表性。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站稳了脚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从“
”(漂洋过海的中国人)到“
”(新唐11),或“
”(白手起家)的贫苦形象到“
”(陶家12)、“
”(座山13)、“
”(少爷)等富有的商人形象,有关华人形象的套话在历史大叙述的缝隙里凝聚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反映了艰难曲折的奋斗过程。“奋斗与成功”是泰国华人题材作品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主题,华商形象也成为作家们最为津津乐道和着墨最多的人物形象。
泰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华人在泰国开启和拓展自己的事业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为赢得泰国社会的认同、信任与敬重,也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华商们在营商活动中十分注重诚实守信与义利兼顾的原则,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想方设法维护和挽救不可失去的信誉。这是在泰华商的一个突出品格和特点。巴帕宋·谢威功的《龙腾暹罗》讲述了“我”的爷爷阿良从一无所有到商界巨贾的故事。这是一部华商创业成功的奋斗史,又是一部体现华商“义利观”的代表性作品。主人公阿良初到泰国,从最底层的苦力做起,稍有积蓄之后便做起小本生意。战争刚结束,已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阿良开始从国外订购和售卖商品。商船经过新加坡岛时,却不幸触到日军布设的水雷,船只被炸沉没,阿良的投资全都打了水漂。为保住声誉,阿良四处奔波赔偿客户,沦落街头重新做回苦力。但生意和生活的双重打击并没有把他压垮,他一边维持生计,一边伺机东山再起,生意终于又有了起色,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长子经营不善,公司再次陷入危机。阿良恪守信誉,依旧竭尽全力弥补客户的损失。他深信钱财失去了尚可靠力气挣回,可一旦失去信誉,这辈子都无法再挣回来了。老一辈华商无论生活还是经商都注重秉持德与孝的理念,这是巴帕宋·谢威功在作品中所要传递的重点,因为这些品质逐渐从那一辈人之后日渐消失14。他表示,介绍其他民族的优秀品质是写作用意之一,中国是一个文化强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美德15。阿良就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优秀品质的华人形象代表。在阿良身上,充分展现了儒家义利观和商业伦理的统一,树立了华商诚实守信、义字当先的道德风范。作为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阿良的形象在泰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不仅赢得泰国中下阶层民众的高度认可,更是成为泰国人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
沃·维尼采恭的小说《曼谷王朝》(
)中的座山出生在泰国,是中泰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华人。他继承了祖辈制窑的技艺和家业,还向中国商船订购货物在泰国售卖。在父子两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和打拼下,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形成庞大的家族产业。但他不忘回报社会,造福百姓。他借鉴中国技艺修建泰国寺庙,为佛教事业贡献力量。其家族企业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善举受到工人、商人、官吏、宫廷等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敬重。玉·布拉帕在小说《中国式买卖》(
)中刻画了一个从走街串巷推车卖粿条到成为知名餐馆老板的小商人形象。主人公通过在餐饮行业的辛勤劳动,保证食品分量且维持实惠的价格,赢得食客认可和赞许。在他看来,身为商人,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决不能让买卖中贪婪卑劣的行径发生在自己身上。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向有重精神、轻物质的佛教“中道”思想16。泰国社会又普遍存在“重仕轻商”的价值观念,俗语说:“十个商人不敌一个披耶。”17因此,尽管“趋利”是商界的普遍现象,但与泰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完全契合,甚至为部分泰人所不齿。在泰华商虽然在金融贸易行业独占鳌头,社会地位也因商业的成功获得提升,但大多数人都会遵循泰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规避“无商不奸”的负面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商人以金钱利润为目的攫取不义之财,必然会受到舆论谴责和道德审判。《中国式买卖》中与公职人员狼狈为奸高价承包国家建设工程,最终因事情败露而逃窜的不法商人卢,《雾散之前》里偷减价格昂贵的中药配方剂量牟取暴利的普猜,《枯荷》中为开发房地产设法驱逐无家可归的华人同胞的迪洛等,就属于这一类利令智昏的奸商形象,在作品中均受到了谴责和批判。
华商的文学形象与资本主义发展是伴生的关系,这一形象与叙事是泰国经济社会发展下的衍生物。总体而言,华商作为华人题材小说青睐的人物形象,大部分作品侧重展示了华商人性中善的一面,呈现了华商重义轻利的特质风范,为读者提供了华商在追求金钱利益的同时人格并未彻底资本化的道德体验,肯定了他们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在泰国当代文学中,华商形象作为文学作品核心价值理念的载体是极具特色的人物类型和富于光彩的艺术形象。对华商文学形象的正面书写也从侧面驱散了过往针对华人道德与忠诚问题上的重重质疑,弥合了族群罅隙。华商忠义并举具有时代气质的先进文学形象,以及为当地作出牺牲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历史形象因此得到了泰国主流社会的认同。
三、泰国华人题材小说的拓展与转型
自世纪之交以来,华人题材小说呈现出了转型迹象和多元发展趋势。在经济高速发展和资本霸权盛行的时代,具有开拓竞争精神和商海韬略的商战风云人物,满足了泰国中下阶层读者渴望成功的想象,容易在读者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表现第一、二代华人移民奋斗史便成为以往华人题材作品的重要主题和朝向。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泰国华人的奋斗者形象逐渐弱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也逐渐淡化,小说所反映的华人社会生活面更加广泛,华商形象的塑造更加复杂而多元。
华裔导演颂裕·素玛戈南(
)受香港电视连续剧家庭矛盾冲突的启发,执导了华人题材电视剧《血浓于水》。这部作品于2018年7月播出后便受到热捧。剧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观众。叻泰宛·翁斯拉萨瓦是参与电视剧剧本创作的主创人之一,受泰国民意出版社的邀请在剧本基础上改编成同名小说,次年推出后同样反响强烈,一改过去由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状况。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吉拉阿南”(泰姓,寓意昌盛)的华人家族发生的离奇血案的故事。自幼跟随父母来到泰国的阿公和阿妈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巴色和女儿帕颂负责管理家族位于曼谷和芭堤雅的酒店。一天,巴色在家中突然被枪杀,却不知凶手是谁。一场扑朔迷离的凶杀大祸降临到了这个传统华人大家族的头上。孫辈们誓要寻找真相,揪出凶手,但越是接近真相,挖出家族暗藏的污垢就越多:包办婚姻、重男轻女、遗产分割不均、妯娌不和、兄弟相残、婚外情私生子,等等。这个表面和睦幸福的大家族陷入了互相猜疑、争吵、冲突的内斗旋涡之中,每个人似乎都有杀人的嫌疑。小说波云诡谲的悬疑性和分析推理手法的运用,反复刺激和拉扯着读者的神经,使得这场充满泰式戏剧性的豪门争斗更具可看性和吸引力。作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如抽丝剥茧,一步步地把每个人物的真实面目揭示出来。追根究底,凶杀案的源头竟然是一手建立起这个大家族的阿公阿妈,是他们陈腐的传统观念播下了家族怨恨直至骨肉相残的种子。这是一部拷问人性、直击灵魂的作品,正如阿妈面对儿子巴色之死发问:“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在经历了一系列血雨腥风的内斗之后,他们终于醒悟:“没有人能伤害我们,除了我们自己。”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人生感悟,是对人性和灵魂的深度追问与审判。
在华人题材小说中,早期的华商形象大多是创业者、奋斗者形象,夹杂了较多的史料与想象的成分。当华人们融入泰国社会及生活安定下来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作品便由以往偏重于华人奋斗史的叙写和华商形象的塑造,拓展为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尤其是对家族和家庭生活的书写。有赖于祖父辈所创下的基业或打下的基础,在泰国出生和成长的新生代华人,相比于祖父辈们初到泰国时的无助和创业时的艰辛,他们的生活要平顺安稳得多。新生代华人在泰国成家立业,浸润在泰国式家庭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因此,以华人为题材进行创作,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其中华人女性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描写。长期以来,华人女性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都处于劣势地位,她们不仅要向社会证明自己,还要向家族证明自己。她们比男性背负着更多的传统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只有凭借坚韧、智慧和才能,才能赢得社会和家人的尊重。这种强调个人(家庭)层面矛盾的设计,避免了华人与社会、国家层面矛盾的显露18。比如,泰国通俗小说女作家梭披·潘纳莱(
)的《小老板》(
)中,屏查诺在男尊女卑的枷锁下,通过隐藏真实性别成为阿公金梭的“合法”继承人,当她以过人的胆识和不顾自己安危解救出被绑架的阿公时,其身份与能力最终得到认可。《百花居》(
)是比亚蓬·萨伽先的家族系列小说之一,女主人公巴妲丽协助父辈担负起家族事业重任,完成家族事业使命,展现出了新时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泰式的自信开放与中式的踏实坚毅,是包括女性在内的新一代华人和华商形象的重要特征。南塔纳·威拉淳(
)的《梅林》(
)、堪帕洛伊(
)的《纯糖真爱》(
)、翩斯里(
)的《宋氏兄弟》(
)、瓦拉帕(
)的《母马噠叻》(
)、甘迪玛(
)的《最后一瓣牡丹》(
)等,都或多或少地与华人家族产生关联。
以《龙腾暹罗》驰名文坛的巴帕宋·谢威功曾任泰国驻老挝、德国、土耳其和新西兰的外交官,2001—2006年任泰国作家协会主席,2011年荣获泰国国家(文学)艺术家称号。其作品注重还原人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呈现人的价值与优秀品质,是一位对社会充满责任感、长期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家。唐人街是巴帕宋·谢威功熟悉和偏爱的创作视角,之所以选用华人作为描写对象,是因为过去不太有人关注。20世纪90年代,他连续创作了《龙腾暹罗》、《新唐》(
)、《幔下风云》(
);进入21世纪,又相继创作了《别样的梅》(
)、《中国玫瑰》(
)、《绸幔》(
)等作品。巴帕宋·谢威功始终关注着在泰华人的沉浮和变化,并从泰、华的双重视角,塑造了本土化的华人形象,从而把华人文学形象推到了泰国文坛的前沿。华人文学形象从外来形象到本土形象的转变,是泰国文坛华人题材小说从未退潮的原因之一。
不仅泰国文学界依托华商进行叙事,泰国的华商阶层也在借助文学自我言说,共同构建着华人形象的话语。“亦商亦文”成为泰华文坛和商界的一大景观。许多泰华作家本身就是成功的商界人士,既是实业家、慈善家,也是社团活动家。现任泰华作家协会会长、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梦莉就是泰华文坛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同时又是促进泰华文学创作与发展的重要推手。她长期资助泰华作协的运转,鼓励和支持作家们进行创作。在商业社会环境下,仅靠“从艺”“从文”往往难以维系生计。泰华作家们以商养文,以文促商,互相滋养,相得益彰,有力推动了泰华文学的持续发展。此外,中泰学者还把对成功华商的关注和赞赏转化为文字,为华人著书立传的作品应运而生。无论是文学界的“华商叙事”还是华商阶层的“文学表达”,这些作品基本肯定了华商物质所得的合理性与商业活动的积极力量,为泰国文学增添了浓厚的商业精神色彩与华商形象魅力。概而言之,华商既是一种社会身份,也是华泰民族共同构建的一种文化身份。
四、结语
植根于泰国文化土壤中的华人题材小说,展示了华人过番的历史长卷和泰华社会斑斓多彩的民生图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华泰民族共生共融的社会关系下,逐渐形成基于华人商业形象、社会形象和传统文化形象的“中国观”。泰国华人题材小说的勃兴与发展,也从文学和文化的层面上彰显了华人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华人影响力的增强。借由文学窥探华人与华商形象,为过往的华侨华人研究或中泰关系研究拓展了一个视角,华商阶层也为我们多方位认识华人社会提供了具体可感的路径。华泰共处,文化相融,在泰华人在实现身份认同、价值重塑和经历时代转型的同时,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和谐构建,对加强和深化中泰关系、树立海外华人形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释】
①洪林、黎道纲:《泰国华侨华人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第5页。
②“东方犹太人”一般是指中国潮州人,像犹太人一样,凭借强烈的商业意识和善于经营的天赋而著称于世。20世纪初,曼谷王朝拉玛六世(1910—1925年在位)因发表《东方犹太人》(1914)一文,掀起泰国第一次排华浪潮。《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2010)中提到,早在1898年泰国皇家矿业部英人顾问华灵顿·斯迈斯(H.Warington Smyth)在《在暹罗的五年》(Five Years in Siam)就曾将华人稱为“暹罗犹太人”,泰国政府教育顾问坎贝尔(J.G.D.Campbell)在《20世纪的暹罗》(Sia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1902)中也将华人比作犹太人。
③黄瑞真:《拉玛六世的民族主义与排华思想及其影响》,《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④⑥
,1978:
⑤1415
,1997:139、
146、148.
⑦邱苏伦、裴晓睿、白湻:《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泰国卷》,商务印书馆,2015,第320页。
⑧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李明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第306页。
⑨“銮”是泰国的第四等爵位,相当于子爵。
⑩金勇:《泰国对华人群体“中国性”认识的嬗变——以泰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为例》,《东南亚研究》2021年第2期。
11“新唐”指初到泰国的中国人。
12“陶家”借自潮州方言,指老板。
13“座山”借自潮州方言,指富豪。
16吴圣杨:《基于“粘稠传统”的与时俱进——泰文明的内涵及发展特点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21年第2期。
17“披耶”是泰国的第二等爵位,相当于侯爵。
18
,2018.
(全莉,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世纪泰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成果,项目批准号:15FWW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在泰国译介中的文化形象重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XZW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