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批评的旅途,陷阱比比皆是,套用穆旦的诗,文学批评正是一条“危险的窄路”,批评者则“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今天,跨媒介语境和全球化场域催生出丰富驳杂的文学话语,文学的样态趋于多元。面对此般现实,一些批评者迷失在自我炫技的符号丛林,文学的多重风景经过理论“滤镜”的折射,大都聚焦于一些看似理据得当、实则空洞抽象的职业话语,导致批评陷入了自给自足的内循环。实际上,当他的批评工作行进得过于顺畅时,便应及时止步自省,判断自己是否陷入了经验的泥沼。毕竟,极少有人会以奔跑的速度来旅行,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去观赏一成不变的风景。
有的時候,他也会想起朱光潜的那句“慢慢走,欣赏啊”,于是把自己扮成一位诗人,尝试着放慢步伐,跳出速度的魔咒。在和作家的神魂交游中,他谋求着一个反思自我的契机,想要发现游人习焉不察的诗意,找回捕捉路边风景的兴致。他深知:只有尽力摆脱批评话语的惯性,破除芜杂的概念与规则的困缚,才能在“慢慢走”与“欣赏”之间确立审美的联络。无论旅行还是文学批评,它们的动因和目的都归结于对“新奇”的发现,崇尚创造力的发挥。明晰了这一点,旅行者便不再耽于对地标景点的打卡,文学批评者也会远离凌空虚蹈的热词走秀,而是主动将自我的生命体验投射在作品里,让自己穿越到文本中的那个时代,与人物共同呼吸,体验灵魂裂变的悲喜。从体验的角度介入批评,以实证的态度探测文本的缝隙,悉心展开语词之间的褶皱,才有希望邂逅鲜活的文学风景,抵达批评的深层空间。
“这个时代需要一个形象,来表现它加速变化的怪相”,庞德的诗句似乎带有某种召唤性。现实亟待作家来捕捉它的形象,更需要批评家凭借诗意沉潜和智性加工,为这些纷繁芜杂的形象作出诠释,为时代的文化焦虑添加注脚。批评与旅行相通,关系着人与时空的生命联络和内在体验。批评者要在宏观上发掘作品与时代的整体性联系,还应该具备对文化传统的回溯力和对未来的前瞻性视野,在外部与内部、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之间,循着心中鸣响的芦笛声前行。文学批评面对的是文本,也是批评者的内心,人与文字的相逢,是一场看不见的旅行,蕴藏其中的在场感与疏离感,最终使批评者的内面自我得以展现,并以一条独特的线索维系了他和时代的关联。
批评或许是文化苦旅,也可能是文学乐途。无论他的文字是别人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想要体验踏实的获得感,可以记住胡适的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行在路上,便得心安,便可自足。
卢桢,天津人,1980年出生,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作协签约作家。曾在荷兰莱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诗、城市文学及当代文学批评。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新诗现代性透视》《走向优雅:赵玫论》等学术著作5部,出版文学旅行随笔集《旅行中的文学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度优秀论文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