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导文化自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赞赏与坚守,是对自身文化理念、成就、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其生长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倡导文化自信,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需求。
第一,倡导文化自信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中国从一个东方大国演变成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民族命运风雨飘摇,可谓是“忍见铜驼卧荆棘,神州遍地劫灰飞”。曾几何时,大清遗老遗少们眼中的天朝上国,转瞬变成任人宰割的无辜羔羊,从爆棚的狂妄自大一下跌入卑躬屈膝、仰人鼻息的悲惨境地。民族自信心受到空前重创,文化自卑迅速蔓延开来,从技不如人、道不如人,发展到一切皆不如人。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渐次成为社会时尚。历史地看,我们当然必须充分肯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进步意义,肯定维新变法、革故鼎新的历史必然,但全盘否定、视传统如敝屣的方式,势必走进另一个极端。尽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所觉悟,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迅速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在一片砸烂旧世界的鼓噪中,再次给传统文化造成巨大毁灭性破坏。支撑民族血脉延续的精神气似乎变得委顿起来。
进入新时期以来,拨乱反正的春风吹拂,正本清源的进程渐次展开,传统文化开始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开放势头的强劲拉动,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喷发式涌入,传统文化应有的地位未能得到确立。许多学术术语、思想架构甚至理论体系照搬西方的问题十分突出,数典忘祖的事情屡见不鲜,文化殖民主义侵蚀十分严峻。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此时此刻,人们回溯走过的坎坷历程,突然发现:传统文化和特有社会制度正是中国崛起背后最重要的价值支撑,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现代性因素得到重新认识。有人提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数千年文明传统与现代国家形态融为一体的国家,中国文化崇尚纲常礼仪、天人合一和整体主义。儒、道、释互补,儒、法、墨共存,表现出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形成了具有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积淀、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国土疆域和具有独特语言、政治、社会、经济的国度。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之久的优秀传统正在成为当下中国快速发展的巨大优势。尤其是当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人们还发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远远跟不上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速度,软实力与硬实力极不匹配,因而,坚守民族文化根基,提炼民族核心价值理念,已成为我们提高国际地位、提升民族影响力的重要环节。于是,文化自信的意识也就应时而生。
可以说,提倡文化自信,既源自五千年文化根脉,也源自传统与现实的有机交融以及长期的社会探索和精神积淀,这是经历过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成败得失的科学总结,是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实现新时代新作为、新气象的必然要求。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倡导文化自信是强化国家价值理念养成的客观要求。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强大,天赋潜能可否有效发挥的制约条件很多,但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国家的文化禀赋。文化包含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也是民族精神的根本支撑。文化的灵魂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养成,是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内化为特定社会个人和族群的精神气质,深深镌刻在民族意识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尽管在社会构成要素中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占主导,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甚至是政治制度发生变化后,族群的价值理念则可能积淀下来,持续地发挥着固有作用。因而,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培育,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如果离开了文化的自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任务。
在当前多样、多变、多层次的价值观念交汇中,必定有某些价值观念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最集中、最本质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大是大非的根本标准。缺乏这样一种居于核心和统摄位置的价值观念,社会就无法凝聚为一个文明有机体。而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熔铸时代精神,确立社会价值体系,诚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它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最大公约数。
而寻求“价值最大公约数”作为文化对于这个时代的使命担当,又从一个特定侧面把理论、道路和制度有机地融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国家的主体价值理念。因而,强调文化自信既是增强理论、道路、制度自信的客觀要求和逻辑必然,又是支撑和形成理论、道路和制度自信的文化要素的整体呈现。强调文化自信,可以为道路自信提供扎根生长的土壤,为理论自信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资源,为制度自信注入创新创造的活力;同时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和稳定的信念支持,增加其厚重的精神力量和独特的凝聚力、影响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肯定地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本质,就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方可找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最大公约数”。
第三,倡导文化自信符合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民族精气神和生命力的自信,这是由文化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文化是民族认同的精神黏合剂,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有民族认同,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也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话语权,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没有优秀文化作后盾,就不可能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文化是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最重要的途径,没有文化的与时俱进,民族就会走向没落。而民族文化精神的养成作为一个漫长的浸润与进化的历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持续地坚守与继承且又不断创新创造的合规律发展的存续过程。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这个进程就无法自主进行。
钱穆先生认为: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法国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强调:如果没有人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开出清单,没有人以高贵的信念和真正进步的动能为基础去检验我们的精神生活,那就表明“我们正处于文化衰落的征兆之中”。而阻止文化衰落的唯一途径,就是培育民族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让特定族群的人们对自身传统有充分认识,对文化的来龙去脉有自知之明;同时又能清醒认识自身的弱项与短板,广取博纳,融合发展,以不断壮大民族文化。这种源自生命深处的自我反思、觉醒、传承和创造的自觉,既有一个民族勇于坚守真理、校正偏差,根除沉疴、吐故纳新的强大自信,也是赓续民族文化血脉,提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必然选择。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话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条件。”①因而,涵养文化自信,应是当今世界国力竞争大势下提出的时代课题,也是民族文化从自为、自觉走向自信的合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借助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并将之有机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基因库、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生态文明的导向仪,才能赢得世界竞争的优势,增强民族自信的精神底气。
二、践行文化自信亟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宏伟远大的治国理念。我们必须秉持工具理性,特别是秉持清醒的价值理性,科学规划、有序践行,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
第一,要把文化自信当作战略性课题予以规划。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文化的加速度、全覆盖、多样性传播,既给人带来使用的便利,也为之造成辨识的困惑;既给民族文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国家宏观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以宏阔的国际视野、清醒的自审意识和前瞻性的发展目光,制定和完善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体系。
既然是战略谋划,文化自信就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关系到国运民魂,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必须从国家发展整体战略的高度去规划文化的发展,以凸显特色、触及灵魂。对内要以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基点,挖掘民族文化的优势与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突出民族特色、壮大本土文化,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目的就是赖文化蓄力、从文化借力、以文化发力,把文化的进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外既要以博大的开放的胸襟接纳外来文化,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又要对不断涌入的各种思潮保持警觉,分析鉴别、明辨是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同时要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用强有力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来赢得国际文化竞争的主动权。
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顶层设计,以全局眼光擘画新时代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其在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揭橥了文化自信在强国之路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展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和恢宏的文化气度。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坚忍不拔地从文化大国向着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切实把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变成具有广泛社会共识和时代意义的人类精神财富,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确能付诸实际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念。
第二,实践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操作性举措。文化自信作为国家战略,既需要制定宏观决策,从理论深度、时代视野、实践基础上加以规划,又不能停留于一般性动员和号召,而是必须进行战术性的具体措施落实,把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在基础性、战略性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常抓不懈的国家行为。
比如说,我们要把堅持党对文化的领导与严格遵循文化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既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又让艺术家心悦诚服地凝聚在党的周围。这需要拿出具体措施,需要宣传文化领域多管齐下、协同推进,任何时候都要审慎把握,不能畸轻畸重。
比如说,我们如何对涉及文化自信的领域和行当细化分解,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瞄准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在重要文化领域、重大学术课题、重点文化项目上群体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真正展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的文化功力、潜力和实力,找回引领文化发展潮流的民族自信。
比如说,我们如何在具体的文化传承、创造项目中,见人见物见生活。文化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精神的,都需要物质的载体和生活的支撑,都离不开人的创造与享用。因此必须坚持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注重文化的活态传承,保留文化遗产的生活形态,保护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形式和物象仪式,确保传统文化在与社会族群的交流、分享中获得新的生机活力。
比如说,如何在从事新的文化创造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策划重大选题,精心组织精锐创作力量加强重点作品的创作生产,用更多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来提振民族自信心。
比如说,我们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更加准确科学,更加系统、更加有说服力的方式予以归纳总结,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使之具有更强的普适性,更容易被别人理解与接受,变成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要防止三种倾向。国人讲中庸,但办事却易极端。传统文化深厚,回转的内驱力很大,如果来回折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仅于事无补,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不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自大。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是荒唐的,民族虚无主义危害甚烈。但尊重传统绝不是说一切旧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说新事物就言祖宗曾经有过,中国的月亮比外国圆;一说中国历史文明悠久,就藐视一切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自我迷恋、自我封闭,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既无益于传统,更有害于现实。
知己知彼是保持头脑清醒的前提。文化如此,经濟也如是。尽管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6,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世界经济剧烈动荡中创造了持续较快增长的中国奇迹。但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相比:一方面是发展形势喜人,1979年中美建交时,中国GDP是美国的7%,仅占世界经济的4.1%,2016年是美国的60%,占世界经济的15.6%,到2020年,美国GDP为20.93万亿美元,我国GDP为14.73万亿美元,占比突破70%;另一方面是差距依然很大,据统计,美国人均GDP仍是中国的6.8倍,人均收入和消费都是中国的15倍,劳动效率是中国的12倍。就算我国以6%的增速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会在12年左右才能赶上美国,但美国不可能静止地等待我们超越。乐观地说,要追平美国,至少还得再奋斗几十年。目下网络上经常出现美国被“吓尿了裤子”“坐着都比日本高”之类的自我膨胀,好像第三世界和周边国家都是需要我们罩着的小兄弟。这些忘乎所以的阿Q精神和打了鸡血式的自吹自擂,都是狂妄无益且十分有害的。
蒙田认为:自以为是乃人类天生的弊病。一切生物中最可怜最脆弱的生物是人,因为人最骄傲自大。世上还有任何东西会像蠢驴那样如此自信、坚定、倨傲、沉思、严肃和持重的吗?有如一切罪孽来源于自负,固执己见与争辩中的慷慨激昂是愚蠢的标志。骄傲毁灭与败坏了人类,是骄傲使他们偏离熟识途径,迷失方向,漫游于通往地狱的道路上,成为谬误之师,而非真理之子。所以,能让我们发笑的不是人类的愚蠢,而是他们自以为是的聪慧。事实上,无知比知识更易于令人盲目自信,妄自尊大、不思进取,早晚会被历史淘汰。
其次,理清精华与糟粕,防止走文化复古的老路。传统文化的衰落,有其内在的必然。过度依赖主观感悟、鄙薄抽象思维、轻视自然科学,严重滞缓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漫长落后的封建制度发展起来的旧文化,带着鲜明的封建胎记与烙印。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上尊下卑、愚民政治、等级制度、宗法观念、圆滑世故等都是有害的糟粕。如果视糟粕为宝贝,走复古老路,那么文化传承就偏离了方向。比如,在国学“热晕”的背景下,一些民办教育机构举着弘扬国学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穿古人服饰,行跪拜古礼,摇头晃脑诵诗书;有的拿出二十四孝,作为今天的道德遵循;还有人办“女德班”,教育女子如何遵从三从四德、遵从妇道,这都缺乏对传统文化内在的真诚与敬畏,与现代生活严重脱节,有违现代伦理和行为价值理念,不可能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这种封建糟粕的死灰复燃,祸害了孩子,误导了家长,是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和误导性传播。自信不是对传统一味地夜郎自大的骄纵和非理性的自负,而是在坚信过往的同时,更面向未来,让传统在新的时代找到生存发展的土壤,让古典性精华在与现代性文明杂糅中,激活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子,获取在新时代长足发展的动力。
最后,不崇洋媚外,更不能盲目排外。西方文明的巨大进步,让否定传统全盘西化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民族危机,教训不谓不深。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任何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与补充,就难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16世纪之前,中国科学进步程度强于欧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冲破宗教神学的精神禁锢,启蒙运动让拉丁文化与希腊文化、阿拉伯文化、希伯来文化激烈冲突、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极大改变了欧洲文化的格局,世界文明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科学民主的引进与传播,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唤醒了国人沉睡的灵魂,推动了社会进步,科技教育、民主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成果惠及众生。因而,我们在反对崇洋媚外的同时,要保持高度警觉,决不可盲目排外,防止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蔓延和骄傲自大情绪的滋生。必须清醒看到,中国目下还缺乏掌控世界产业命脉的真正核心技术,最尖端的高精尖制造不多,缺乏真正能引领世界的品牌产品,对外依存度很高,靠治气斗狠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我们亟须虚心学习迎头追赶,绝不能人为重回意识形态对抗的旧路,陷入“光荣”孤立是危险的。
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力,时刻保持坚忍的意志和强大的定力,立足现实,把握趋势,知己知彼,着眼未来,应时代发展的大势与洪流,将自身源远流长的文明禀赋与社会理想、政治制度和现实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加以涅槃重生,创造一种既个性鲜明又能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文化理念,化解其他文明的误解与敌视,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面对世界文化极其复杂的相融相斥的交织状态,中华文化只有最终找到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充分显示自身既有丰厚历史底蕴又有鲜活时代亮色的特有魅力与神韵,赢得包括本国人民与外部的基督教、穆斯林文明等发自内心的理解、接受与崇尚,才能获取真正意义的文化自信。
三、用坚实的业绩彰显文化自信
第一,诚心敬意地礼敬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在西方人把崇拜的头颅叩向天庭的时候,中国人则对人类自身的力量投注了关注的目光。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绝对权威顶礼膜拜时,中华先民却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最高目标设定为天国以求永生时,中华民族先民则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情感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这是我们的骄傲。坚守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熟悉了解这份历史文化财富的基础之上,校正和深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建构起当下迫切需要的精神支撑与信仰。
首先,倡导文化自信必须弄通弄懂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两院院士吴良镛说过:“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文化遗产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近百年反传统的观念也根深蒂固,文化的断层严重存在。“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重拾文化自信,必须从源头开始,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汲取历代先贤的科研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归纳、概括、发现与总结。这需要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研究,而不是搞低水平重复、规模浩大的古籍编纂,其目的是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萃取精华,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梳理出来,让文化传承与自信找到最基本的依托。
其次,做好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普及,激发新生活力。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③。要融入文化创造,“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要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④,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效解决传统文化同当下生活和劳动大众脱节的问题。
第二,在交流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虚心、包容和兼收并蓄的基础之上。处在信息一体化时代,文化的开放、吸纳和交融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首先,开放的时代,文化孤立没有出路。不能把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视为拒斥西方文化的一种防御性策略。我们拒绝和反对的是西方的文化霸权,而不是西方文化有价值的精华。开放不能先入为主、自视甚高,必须以谦卑的胸怀和谦逊的态度,虚心学习别人的优长,善于从外来的优势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善于从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经济科技高度发达条件下新兴的文化现象和业态中汲取创新灵感,才能让自身文化充满生机活力。
其次,坚守本土,也要包容多样。坚守本土是个立场问题,包容多样是个态度问题,两者绝不冲突。尊重文化个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结晶。坚守个性的文化自信,不可排斥他人的个性,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来判定文化的优劣高下。包容就是要努力寻求个性中的共性,追求最大限度的“公约数”,以争取人类文化的共鸣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⑤鲁迅的小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徐悲鸿也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⑥。自信的文化創造,就是要作出鲜明个性基础上更具人类审美共性的表达。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共同的人性尺度,顺应人类不断进步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潮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中华文化的力量。
最后,在交流互鉴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确实还很不相称,总体上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尚未得到改变。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要的是加强国家的文化形象塑造。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要彻底改变对外文化传播的不足和文化入超局面,在开拓国际经济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文化交流,努力把中华民族传统基因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独特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有效传播出去,塑造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形象,让世界乐于欣赏、由衷赞叹并欣然接受,方能体现真正有底气的文化自信。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文化进步的必然路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的溯本求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价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致用精神、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伦理本位的家国情怀、阴阳和合的辩证旨趣、协和万邦的和谐观念、天下为公的无私胸襟、“以道莅天下”的治理理念等,既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文化衍续更新的内在动力。我们讲继承创新,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结合新的社会实践进行新的创造,在横向融合与纵向融通的基础上固本开新,让中华文化传统化为内在的灵魂与血脉,化为文艺创造中增强底气、接住地气、灌注生气的精神意蕴,让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夯实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的强大根基。
首先,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以现实实践为中心来传承传统文化。一要扬弃继承。即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尊重文化自身规律,坚持有区别的取舍、有鉴别的对待,精华定要取,糟粕必须舍。以扬弃性继承,来萃取文化精华,传承优秀基因,激发生命活力,守住中华文化的本根。二要转化创新。坚持服务当代、面向未来,用新用活传统文化资源,或在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题材、人物和主题用以讲述中国故事,或深入开掘传统文化中的潜能进行新的开发性创造,让传统文化在现实的转化中出新。三要重新创造。结合社会实践和时代需要,从当下社会生活中寻找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生成依据,展开原发性的文化创造,不断对传统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其次,善于运用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是内容与形式的双突破。形式突破主要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出现的新的文化技巧、手段和新型文化业态,内容创新也不只是题材占先和主题讨巧,更是文化产品内涵与质量的提升。高新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无限地延伸了人类的肢体与能力,也为文化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努力适应信息时代和媒体变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取法乎上”的进取精神、穷理尽性的生命智慧、学以致用的知行品质和其命维新的创新意识,积极引入高新技术和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主动融合人类一切创新成果,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在观念、内容、风格、样式上创新,不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性创新。我们要努力让诸如仁者无敌的理念成为世界和平的福音,让融合与协调的智慧成为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最佳范式,让“大一统”的观念成为当下国家和地区稳定的镜鉴,让修、齐、治、平的理念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国人的理想人格和风骨气节、维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伦理,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间、在和而不同与合作共赢之间、在世界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找到文化平衡的空间。
最后,要建立包容创新的良好试错机制。创新就是不断寻找、开发和展现人类文化的无限可能,不断寻找、开发和展现生活中真善美的无比丰富的潜质和底蕴。实现文化的重大突破创新,不仅需要敏锐的触角,开阔的视野和刻苦的精神;而且更需要丰厚的生活素材贮备和丰赡的思想文化底蕴,有对社会生活的透彻理解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感悟,有充沛的创造活力和对艺术精髓的深切把握;同时还需要有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立志为人类文化进步献身的创造品格。然而,在前无古人的探索、发现和创造过程中,错误和失误在所难免,社会要有强大的包容氛围,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宽容探索,允许失误,为挫折性探索留有更多修正失误的余地,鼓励创新的步伐永不停歇。
创新无禁区。只要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违反人类基本的伦理道德,任何文化创新的失误都应给予包容,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轻易做政治上否定性结论。努力建构以创作主体为本,审美提升为内核,人才培养为基础,政策管理为保障,市场优化为驱动的原创力联动的创新机制,给文化创造者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思维空间,以崭新的艺术创造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
第四,用真正体现伟大时代的原创精品提升文化自信。原创是指创作主体对于文化客体原发性、本源性与突破性的创造,它是文化的生命之本、生机所系。只有原创的东西才能显示创作者的深切社会体验和独到人生感悟,张扬作者的主体精神和人文情怀,展现作者的天赋才情与真知灼见,才能给文化受众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和石破天惊的审美惊喜,为人类文明图谱留下一份不可替代的创造物。任何一个创作个体,若没有独立于他人的原创艺术,就不会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若没有十分丰富的原创性文化,则不足以在世界上称之为文化大国。
中华优秀文化遗产都是原创性产物。原创的文化遗产代表古人的伟大,不能天然地表明今人的成就。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重复历史是没出息的子孙。我们只有真诚承继古人的智慧,传承优良传统,创造出既能展现优良文化传统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能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思想资源和价值引领的文化精品,才能真正配得上文化大国的称号。
应该说,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累积,可用于当代人开拓的处女地微乎其微;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汇挤压的断层之间,导致文化发展模式前所未有的丰富与复杂,愈益加剧了文化把握生活的难度,这既为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之提供了广阔天地和深厚土壤。当代文化工作者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参与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要挺立时代潮头,就不能满足于平面地、简单地描述表层的生活形态,更不能驻足生活背后遥望着远去的时光发出哀叹。而是要立足现实、把握本质、洞察趋势,准确认识、深刻把握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洞悉时代足音、感應历史进步,展现世道人心、表达民众企盼,揭示未来前景、开启社会新风,用更多优秀的原创之作,发挥文化在表现时代、引领潮流、唤醒民众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原创能力,推出标杆式精品力作,需要每个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文化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毕生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潜心创造,奋力耕耘,精心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品,努力在创作中蕴含自己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深入思考和人类实践经验的深刻表达,展现蕴藏在普通民众中巨大的创造潜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切实推出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当代中国风貌、体现人类共同命运和审美价值且又能在世界文化园地占有重要位置的标志性产品,用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文艺经典,来重塑文化强国的形象,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提升底气充盈的文化自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用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现实创造力,既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标志性文化精品,来塑造中华魂魄、增强文化认同、鼓舞国民精神、凝聚社会力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认真打造新时代中华文化品牌,统筹做好对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一个多彩而博大的文化中国,为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推进文明发展进步、开创世界美好未来,作出当下中国人的一份文化贡献。
倡导文化自信是个长期的国家战略。我们必须用坚定不移的韧性和定力,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之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注释】
①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②③④⑤⑥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党建》2017年第5期。
(云德,中国文联)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