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是前人已有的诗学文体。前人以诗话形式研究诗法的著述颇为丰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关于诗论的笔记文体,多以谈论诗歌创作过程中发生的与诗歌创作相关的诗人故事以及轶闻趣话为题,简洁闲逸,随笔散记,是我国特有的诗学文体。诸如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清袁枚的《随园诗话》,等等。
前人诗论著述颇为丰富。南朝梁人刘勰著《文心雕龙》,被认为是最早涉及诗论的著述,与刘勰同时代的梁人钟嵘的《诗品》,是最早的诗论专著。
我今天同诸君交流纯属学诗心得,陋闻个见。不当处,请指正。我将平素与诗友之间,关于写诗的一些话题记录下来,名以《欣园诗话》,编录如下。
学知不足
毛泽东主席曾在阅读《随园诗话》时,将下面的文字勾画了粗粗的线条:“‘学然后知不足’,可见知足者,皆不学之人,无怪其夜郎自大也。鄂公题甘露寺云:‘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方子云《偶成》云:‘目中自谓空千古,海外谁知有九州。’”我等应引之自省。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学习态度。诗贵比兴
诗贵比兴,忌直白。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看似写石灰,实则写人格。好诗由此及彼,意有他寄,兴有他托,情有他发,绪有他端,重在比兴,有比兴则有好诗。诗忌口号,不可呼口号,刷标语。更不可标语相加,口号相加。诗必有思
诗者思也,诗必先有所思而后成。也就是说,写诗要先有构思,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方可下笔。诗笔思路
思路即诗路。诗笔必有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诗。思路有宽有窄,思路窄了,诗意就窄了;思路宽了,诗意就宽了。汪洋恣肆,奇峻险绝,沉雄健美,含蓄蕴藉,无与伦比之诗笔,尽在宽广的思路之中。诗笔诗意
写人意料之中之意为凡笔,写人意料之外之意为神笔。笔下不可只有眼前所见之意,还要有眼外之意,外延之意,内涵之意。读诗如食
读诗如饮食,不可囫囵吞枣,要一边咀嚼,一边消化。以咀嚼和消化的方式读诗,一边诵读,一边理解,以融会精华为要。如果我们烂熟唐诗宋词,无计其数于胸间,积淀学养,何愁不入吟哦之流。诗有别趣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甲人写中秋诗时,正值雨夜,诗中却写了月亮。乙人问他,月在何处?甲人答曰:在云层上,在天涯,你看不见,我看见了!很多人都看见了,很多人心中都有月啊!你不可片云障目,不见明月。乙人有理,甲人也有理,只看诗意得当否。拒绝网斗
时人浮躁,喜欢“斗诗”显才,尤喜网络“斗诗”。我们切不可网络“斗诗”。初学者更不宜。所谓“斗诗”者,你有一诗,我必一诗;你有诗出,我必和之。如此作诗,未经深思熟虑,草率为之,不仅初习者忌,即使李杜再世,亦当忌之。无感不诗
写诗切忌无病呻吟,必须有感而发。若非饮酒人,老写饮酒诗,必不感人。有经历,有体会,有感触,情真意切,才是好诗。诗莫急发
还不成熟的诗,甚至连自己都不如意的诗稿,切不发表。袁枚说:“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这就是说诗还未写成熟,不宜发表。改出好诗
诗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人说“好诗不厌千回改”,我说“改诗更比写诗难”。此类经验之谈,前人备述多矣。如,唐诗人贾岛在《题诗后》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苦吟诗人卢延让也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重题目
诗不可无题,题目至关要紧,所谓画龙点睛,一目了然矣。题目或含蓄、或明快,俱可,但要力求简洁,好记,越好记越好。也有较长的题目。这是因为诗的内容,需要予以补充或润色,皆顺势而为,切不可别出心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