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诗绪火花,必有精华。如未写成,不可弃之,且留下备用。
◎注重选题
写诗选题至为重要。不可率意,不可随意。选题三先:选熟悉之题、选有感之题、选有意义之题。
◎不务虚名
自己为自己题墓碑的诗人林散之说:“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东西。”此言真是学诗至理。
◎诗要修炼
凡有诗怀、诗才者都有悟性,但亦需要修炼。如何修炼?从前人的诗中寻找修炼的养分,从前人的名诗中寻找修炼的养分。
◎习诗三多
习中华诗词最简单的要领就是三多:多读、多释、多记。对前人或今人佳作,认真研究,反复忖度,得其要领。
◎关于词汇
诗词的主题,就是词汇的统帅。词汇,就是诗词主题的士兵,士兵为统帅所用,词汇为主题所用。统率士兵太少,打起仗来,可能乱点兵将。胸中词汇贫乏,写起诗来,自有胡乱之凑。你招募的士兵多了,自有足够的士兵由你调遣,才有可能在战争中获取胜局。您吸收的词汇多了,自有充分的词汇任你调用,才有可能在诗作中得心应手。多吟诵,多理解,多记忆。多多积累字词句,才能在诗作需要时,遣词调字,随心所欲,为我所用。
◎诗忌熟语
熟语,成语最坏诗境,宜倾力避之。知何可避?饱读古人诗书,有了丰富的词汇,即可避用熟语、成语。
◎诗学顺序
关于诗词初习顺序,我的经验是先古后今,先五后七,先绝后律,先诗后词,大致如此。
◎诗讲逻辑
初习诗词者,最容易出现的创作问题,是逻辑问题。失之逻辑,必不耐推敲。起承转合,定有逻辑。
◎诗忌散乱
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互相关联,意思契合,要一线串珠,一脉舒畅,一目了然。
◎诗串一气
写诗填词,寥寥数语,务须心境、眼界、思路、笔触互为关联。一体一气,不可散乱。
◎谋篇布局
写诗谋篇布局,至关重要。选题、选材、立意、破题、开头、结尾,俱要一盘统筹。
◎习诗勿躁
初习诗者,不要忙着写诗,而要忙着读诗,读古人诗,读师长诗,学好诗法,学好语法,再动笔写诗。要走循序渐进之路,切忌急功近利、躁急动笔。平心静气,多读、多释、多记,自会写出真正的好诗词来。
◎关于诗顺
做诗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诗顺。初习诗者,重在一个“顺”字,先将每一个句子写通顺,再将每一个通顺的句子,加起来读,仍然通顺。这就算是诗了。初习诗者,必以三顺为习,诗句顺,诗意顺,诗律顺。无顺不诗,无诗不顺。
◎轻律重性
清代诗论家袁枚《随园诗话》举杨万里诗云:“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为性灵,非天才不办。”还说“诗写性情,惟吾我适。忘韵,诗之适也。”忘“韵”不忘“情”,就是“性灵”。
◎起承转合
层层递进,是起承转合之要。古人说“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元·范德机《诗法》)至为重要者,是合句或尾联,要点明或暗示诗的主旨,画龙点睛,拔高一筹,使人悟意。
◎不可凑律
初习诗者,容易将一些不通顺的词语和病句,以合律为由拼凑得像诗一样示人,实在贻笑大方。我以为:写诗第一讲诗顺、第二看诗意、第三合诗律。不通顺,无诗意,凑律而成,尚不成其诗,只像诗而已。
即便是所谓的老干体,也是讲诗顺、有诗意、合诗律的。当今“风行”的只合诗律,不讲诗顺、没有诗意的“凑律”体,应该视为初习诗者之大忌。我所谓的诗顺:一通顺、二通畅、三流畅。我所谓的诗意:一意义、二意境、三意象。我所谓的诗律:只要不犯孤平、三平和失之粘对即可。前人有了极好的诗句,连孤平、三平和粘对,亦不屑一顾,可见诗律,次于诗意。
以李白的三首五言律诗为例。
其一,《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五律第三句“此地一为别”为孤平。第七句“挥手自兹去”亦为孤平,第八句“萧萧班马鸣”为孤仄,并无拗救。且此联对仗为一三联。
其二,《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首五律首句为三仄尾,第二句为三平尾。第三句为孤平,第七句亦孤平。第五句三四字(声调)互易。
其三,《夜泊牛渚懷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谢将军句。东晋谢尚,镇守牛渚,秋月泛舟,遇袁宏咏诗,邀袁登舟畅谈达旦,袁宏为此名声达噪,李白借以表达怀才不遇之叹。东晋袁宏,河南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是谢尚的参军。
这首五律第三句、七句三四字(声调)互易。这首律诗没有对仗(见王力《诗词格律》)。
(作者凌泽欣,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华辞赋》编委,重庆钓鱼城诗词楹联研究院院长、诗书画院院长。自幼拜师习诗,出版《中华诗词格律及写作常识讲义》《凌泽欣诗词三百首》《凌泽欣诗稿》《对联入门》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