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蕙风词话》解读

时间:2023/11/9 作者: 东坡赤壁诗词 热度: 13171
编者按:本刊今年自第二、三期选发熊文祥先生《〈蕙风词话〉解读》之后,全国各地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希望能读到熊先生后续解读文字,是以本期连续刊发,以飨广大读者。熊先生有《〈人间词话〉解读》已完稿,明年将奉于广大读者。

  四十

  两宋大僚,能词者多,往往不脱簪绂气。魏文节杞《虞美人·咏梅》云:“只应明月最相思。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轻清婉丽,词人之词。(《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寒月梅花,犹见清骨。明月相思之情,不必在盛开时,含苞待放亦楚楚动人也。此所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是也。词人体物入微,全是情语,诚词人之词也。

  四十一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杨濟翁《蝶恋花》前段也。婉曲而近沉着,新颖而不穿凿,于词为正宗中之上乘也。(《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做成”二字绝妙,换作他字,则熟矣,此新颖而不穿凿也。离恨做成春雨,春雨添涨春江,春江划地东流,一气呵成,不容岔出。至“弱柳”句一折,步入正题,鸣橹之声,正宜愁绝矣!此“婉曲而近沉着”者。

  四十二

  《织馀琐述》:《花庵词选》谢懋《杏花天》歇拍云:“馀酲未解扶头懒。屏里潇湘梦远。”昔人盛称之。不如其过拍云:“双双燕子归来晚。零落红香过半。”此二语不曾作态,恰妙造自然。蕙风论词之旨如此。(《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作态,做作也。《织馀琐述》认为被前人盛称的“馀酲未解扶头懒。屏里潇湘梦远”有做作之嫌,不如过拍“双双燕子归来晚。零落红香过半”。妙造自然,蕙风引其为同调。的确,“馀酲”是极抢眼的句子,容易为人称道,然细思之,此种清高孤峭,富贵人言则可,贫寒子言则做作矣!“双双燕子”句,只写眼前景,人皆可见,人皆可言,且情韵十足,真妙造自然也。

  四十三

  卢中之《江城子》后段云:“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然终不如少陵之“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为倔强可喜者。(《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应该说,卢词也是很不错的,虽不如少陵之倔强,但流丽过之。诗有诗的作法,词有词的写法,岂可一概而论?

  四十四

  宋人词亦有疵病,断不可学。高竹屋《中秋夜怀梅溪》云:“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此等句钩勒太露,便失之薄。张玉田《水龙吟·寄袁竹初》云:“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尤空泛粗率,并不如高句,字面稍称蕴藉。(《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堪称雅调,“忽念秦楼十二”俗之极矣,雅俗如此突兀,终显轻佻之像。“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寄与红颜知己大佳,寄友则不伦矣!此句并非空泛粗率,是对像错位。

  四十五

  方壶词《满江红·赋感梅》云:“洞府瑶池,多见是、桃红满地。君试问、江梅清绝,因何抛弃?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此意绝新。梅花身分绝高,向来未经人道。(《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此词寄托甚深。古人心有块垒,往往托物寄兴以出之。结句犹见风骨。贺铸才华卓越,因性格容貌皆不见容于世,以至仕途坎坷,赋此词以“江梅”自许乎?因其“清绝”,故不受醉于春风也。

  四十六

  《履斋词》《满江红·九日郊行》云:“数本菊香能劲。”劲韵绝隽峭,非菊之香不足以当此。《二郎神》云:“凝伫久,蓦听棋边落子,一声声静。”《千秋岁》云:“荷递香能细。”此静与细,亦非雅人深致,未易领略。(《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它物可劲,香亦能劲乎?无理之语,极传神语也。于夜深之际蓦听棋边落子,静极矣!状静境善择物也。“有客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亦同一写法。“荷递香能细”,妙在一“递”字。无风香则唯递,递则极细;有风,香则阵阵,岂能细乎?此写无风静态,善体物者也。“递”字精绝,若“溢”字,意虽同,意境大逊矣!

  四十七

  宋宗室名汝亮者,词笔清丽,格调本不甚高。《词旨》取其《恋绣衾》句:“怪别来,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此等句不过新巧而已。余喜其《汉宫春》云:“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漫赢得、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以清丽之笔作淡语,便似冰壶濯魄,玉骨横秋,绮丸粉黛,回眸无色。(《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偷在杏梢”虽新巧,终伤纤弱,不及“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有历尽沧桑的人生况味。新巧虽好,然重、拙更不易得,欲趋上乘者,当以重、拙为格。

  四十八

  冯深居《喜迁莺》云:“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灯,蛩边蟹舍,绛叶表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期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看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着清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此词多矜练之句,尤合疏密相间之法,可为初学者楷模。(《蕙风词》卷二)

  解读:此词凡写景处皆实,皆密,如绘画之工笔也。亦唯实唯密,方见景丽如画。凡抒情处皆疏,如绘画之写意也。唯疏,方见性情之空灵。

  四十九

  词笔“丽”与“艳”不同。“艳”如芍药、牡丹,慵春媚景;“丽”若海棠、文杏,映烛窥帘。薛梯飚词工而刷色,当得一“丽”字。《醉落魄》云:“单衣乍着。滞寒更傍东风作。珠帘压定银钩索。雨弄初睛,轻旋玉尘落。 花唇巧借妆梅约。娇羞才放三分萼。尊前不用多评泊。春浅春深,都向杏花觉。”(《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艳”不涉俗,“丽”不犯妖,方为正格。欧阳烔之“兰麝细香闻娇喘”,艳而俗者也,张泌之“晚逐香车入凤城”,丽而妖者也,皆非正格。此《醉落魄》丽而有则、艳而有格。“春浅春深,都向杏花觉”得春之神韵,宁不动人千种绮思乎?

  五十

  密国公(铸)词,《中州乐府》著录七首。姜、史、辛、刘两派兼而有之。《春草碧》云:“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青玉案》云:“梦里疏香风似度,觉来唯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并皆幽秀可诵。《临江仙》云:“薰风楼阁夕阳多。倚栏凝思久,渔笛起烟波。”淡淡著笔,言外却有无限感怆。(《蕙风词话》卷三)

  解读:誉之太过,有几人姜、史、辛、刘兼而得之?余唯从《青玉案》中略窥白石道人笔意,至辛之沉郁顿挫、盘旋郁结何曾梦见?《春草碧》《临江仙》可望放翁项背。

  五十一

  《明秀集》《满江红》句:“云破春阴花独立。”清姒极喜之,暇日吟讽不已。余喜其《千秋岁·对菊小酌》云:“秋光秀色明霜晓。”意境不在“云破”句下。(《蕙风词话》卷三)

  解读:一写春花,一写秋菊,写春花出之以丽,写秋菊暗含傲意,皆可诵。“秋光秀色明霜晓”诚为佳句,尚不足比肩“云破月来花弄影”也。古人作诗话词话,常有不敌人情处,袁枚作《随园诗话》尤甚。

  五十二

  清姒学作小令,未能入格。偶翻《中州乐府》,得刘仲尹“柔桑叶大绿团云”句,谓余曰:“只一‘大字,写出桑之精神,有它字以易之否?”斯语其庶几乎。略知用字之意。(《蕙风词话》卷三)

  解读:此句从唐人诗句“芭蕉叶大栀子肥”化出,皆写仲春景象。“芭蕉叶大”唯“栀子肥”可匹,“绿团云”唯“柔霜叶大”能状。试换以“嫩”字“碧”字,则纤。“燕山雪花大如席”,如无“片片吹落轩辕台”则成何话?大如席之雪花,唯“轩辕台”方可托之。察此,方审用字之妙。

  五十三

  刘无党《乌夜啼》歇拍云:“离愁分付残春雨,花外泣黄昏。”此等句虽名家之作,亦不可学,嫌近纤近衰飒。其过拍云:“宿酲人困屏山梦,烟树小江村。”庶几运实入虚,巧不伤格。(《蕙风词话》卷三)

  解读:词乃言情之物,凡至情之语,若以衰飒视之,则李易安之《声声慢》,无处立锥矣。当此离愁,当此残雨,伤别人宜作黄昏泣也。过拍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同一妙境。

  (作者系国家一级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黄冈市作家协会主席、本刊主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