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故乡纪事(十首)

时间:2023/11/9 作者: 东坡赤壁诗词 热度: 9158
故园春

  山乡风物神来笔,阅尽天涯魂梦牵。

  粉蝶桃花相仿佛,紫藤麦穗好缠绵。

  洲头耕犊迷芳草,岗上顽童竞纸鸢。

  镇日城中生倦意,田间春色自陶然。

  秋收图

  秋收难觅丁男影,健妇撑开一片天。

  银月挥来禾仆地,晓星披去汗生烟。

  湖中鹅白层云厚,藤上瓜红落日圆。

  劳动乡邻勤互助,米粑次第叫尝鲜。

  说书人

  堂屋融融气象生,俗中大雅话枯荣。

  琴腔呜咽三千泪,鼓板铿锵百万兵。

  愁织茧丝温饱事,笑开花朵说书声。

  荧屏今日频邀宠,得失还须身后评。

  注:见许浑《汴河亭》“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诗句。

  夜捕记

  日里奔忙因集体,夜间私捕自添忙。

  扁舟犁破镜平水,系网围成铁打墙。

  弦月沉江疑下钓,银鲢起舞伴鸣榔。

  喜收纲举目张果,好换明朝断顿粮。

  注:上世纪70年代末,家乡仍实行大集体制。白天集体安排出工,夜间农民被默许私下搞些副业以补贴家用。系读作jì,“系网”在鄂东方言中指的是一种长度可达百米的粗纲渔网,通常由两只船逆向划行形成封闭圈,渔民在船行进的过程中快速抛网下水。

  榨油坊

  一堂幽暗却留香,还忆当年驻足长。

  去壳花生颜似玉,馋涎稚子眼如狼。

  碾盘几世轮回偈,蒸饼千张压榨忙。

  爱煞满缸油解渴,可怜凭票不商量。

  注:蒸饼指的是将碾碎的榨油原料先用蒸笼蒸熟,而后放进用铁箍和稻草扎成的模子中,包扎并压成饼形后,再放入木制的榨机中。这种古老的榨油方法现在基本绝迹。我所记得的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家乡农村仍实行大集体制,食油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大约2两左右。

  放鸭人

  举家生计赖支持,行走江湖稻菽畦。

  独把月宫肩左右,常将画戟赶东西。

  闲来数断云中雁,倦极偷眠柳下堤。

  回首故园山水远,更堪春夜鹧鸪啼。

  注:月宫指放鸭人流动住宿的半圆形鸭棚。画戟指放鸭人手持的长竹竿,一头还套有小铁铲,常用来铲土抛向远处以驱赶鸭子或给鸭子喂食。

  养蚕女

  曙色嫣然露未干,采桑女伴斗春田。

  细甄翡翠金枝叶,好喂玲珑白玉蚕。

  锦鲤传书音杳渺,美人舞袖泪纨澜。

  谁怜一样多情种,荆布新妆盼有年。

  铁匠铺

  斗室红彤烟雾暗,面庞清瘦汗花肥。

  轻赊八卦炉中火,巧借雷公霹雳锤。

  百炼钢柔堪绕指,十分锋利可修眉。

  祖传绝艺今遭弃,斧钝刀残欲问谁?

  放牛娃

  偏是农闲我忙碌,披星戴月雨兼风。

  冻伤脸颊葡萄紫,糞饼干烧旭日红。

  生怕老牛偷幼穗,时将条竹舞长空。

  冷丁念及朱洪武,自问原身可是龙?

  打柴记

  夜阑犬吠惊乌雀,更觉山尖残月昏。

  一线羊肠回左右,两枚脚板丈乾坤。

  荆条仆地天高远,柴捆欺生人仰翻。

  抹泪几番心似箭,归途落日大如盆。

  注:我十岁出头就跟随大人到来回一百多里外的大山上打柴。其中甘苦自知。

  回乡速写

  秋光争抢眼,悲喜竟交锋。

  黑发忧霜白,青枫拍掌红。

  回老屋与父亲闲聊

  地气沾衣湿,轻摇蒲扇风。

  家长和里短,晾晒怕生虫。

  题老父栽种的朱顶红

  寄身瓦檐角,让步野蒿丛。

  偶尔垂青雨,欣然欲滴红。

  闲居农舍畔,自得稻香风。

  惟愿终其老,不胜朱顶红。

  见儿时嬉戏池塘几近废弃口占

  沉睡碧琉璃,童年酒一卮。

  无疑饮尽后,露底是相思。

  老屋二章

  瓦垄多风化,时逢雨漏长。

  偶因晴得福,满屋放光芒。

  老父徬徨久,拆留俱两难。

  于家为祖业,于国是寒酸。

  乡间绝句

  乡梓人家庆有年,烟花竞放夕阳边。

  彩霞自觉无颜后,拱让江山不夜天。

  合家守岁话淋漓,地北天南东复西。

  曙色临窗谁捅破?半轮红日凤冠鸡。

  年关回老家入住小妹新居

  声声鸡唱唤天明,我正银河采摘星。

  睡眼撩开光世界,青山顶戴被云蒸。

  题老父用松树干依形自制传说中的“酉阳世家”家法锤

  秒杀雷公霹雳威,无声棒喝一回回。

  如今我已知天命,响鼓何时不重锤?

  注:据传宋代段姓兄弟二人因替朝廷招贤有功被策封为酉阳世家。家族立法并制有家法锤。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