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紧扣“红船”铺陈。起句点明大背景:江南“乌云密布”,红船在波云诡谲的时空里行驶,其险恶之境不言而喻。“尽处青山”表面是写景,实则是描绘了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但理想还很“辽远”。“心中有岸”,是点睛之句,是曲眼,无此句便无以下文。“管他多少礁滩”,是全曲的高潮。既然目标已经明确,使命业已确定,那么就朝着这个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乘风破浪,何惧什么“礁滩”!读着这寥寥28字的小曲,我们恍如看见了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刚毅坚强、百折不挠的精神的传记。不管其程多远,其途多险,其事多难,都无法阻挡共产党人前行的脚步!
“管他多少”四字,浩气凌云,气壮山河。末句转合自然,收束有力,干净利落。可谓“豹尾”。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论戏曲结尾时说:“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出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当然不能以“秋波一转”来简单比附“管他多少礁滩”,但从艺术技巧来说,戏曲如此,词曲又何独不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