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吟咏应继承
石家玉
2006年第6期《湖北诗词》刊登了白雉山先生“诗词不可废吟咏”的文章,文中列举了古人读诗作诗,不是念,而是吟咏的例子,并明确指出:“在电台、电视台、连续剧中所听到的普通话古诗词朗诵,将古诗词的韵味丧失殆尽,味同嚼蜡!须知即使是读、念、或朗诵,也同样需要有格律知识的。”读后感到提得及时,切中要害。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回忆在1941年,即辛已年湖北孝感北乡大旱,乡塾全部解散。当时只有周风亭先生一堂私塾未停课,他是清末秀才(见孝感史志),其学生绝大多数是已婚冠者,作诗时都是在吟咏中品诗中之味,咏诗中之情,赏诗中之景;风采翩翩、诗声朗朗,遣兴抒怀,信可乐也。2002年在湖北赤壁市召开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上,好几位湖南老诗友,以传统方式,放声吟咏诗词,博得全场阵阵热烈掌声。与会者颇有久别重逢、不胜亲切之感。须知诗词吟咏,是表达人们喜怒哀乐之情的最好形式,如把诗词的读诵与吟咏比作戏剧中的道白与演唱,那是再恰当不过的。若将剧中的唱辞以道白方式表达,可以不知不觉就念过去了,但通过演唱,则寥寥数字,可以把内心各种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发人深省。吟咏诗词之功效,更不例外,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早已发现和认真总结出来的。如“倚树而吟”、“抱膝长吟”、“风乎舞雩咏而归”、“新诗改罢自长吟"、“春吟白雪诗”、号“诗坛”曰“吟坛”和“吟出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等等。毛泽东同志曾说他的诗是在“马背上哼成的”,这些都说明吟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诗中居重要地位。可是为何今人对吟咏感到陌生,尤其是青年人,甚至从来没有听到过;究其原因,不得不追溯到上世纪初期,因清庭腐败,民不聊生,当时在北京的革命知识分子,为了对外争国权,对内讨国贼,拯救中华于危亡之中,发起“五四”运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倡新文化,反对八股文。这一运动,对反帝反封、倡导大众文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过去小学生的启蒙教材是“论语"和“三字经”。孔子的学说哲理深邃,涵而不露。“三字经”言简意赅,高度概括,成年人也不易解其意,何况小学生。所以如同唱神歌,读书数年所知甚微。在新文化运动后,新的教科书——国文,一开始就是人、手、足、刀、尺……学一字就懂一事,学以致用。这对普及文化知识,提高群众觉悟,推进革命运动,均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已是根深蒂固,当时无排山倒海之势是难以奏效的。然而,在革命大潮中又难免出现击鼠伤器、锄草伤禾的现象,以致将传统诗词也一起推到封建文化之列。如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李大钊、鲁迅等人,本来擅长格律诗词,但也不再写或少写了。其格律诗词的地位,均由新诗(即自由诗)取而代之。毛泽东同志当年也主张少发表他的诗词,以免贻误青年。有的把读过“四书”“五经”的人,说成“老学究”,把吟咏诗词时表意抒情之态说成“嗡嗡唧唧”,“摇头晃脑”,加以丑化。直至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就是格律诗词第二个春天到来之际,全国诗坛组织如雨后春笋,诗词队伍迅速壮大,格律诗词创作刊物春笋般的出现。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但对诗词吟咏这一重要内容,却被人们所忽视。究其原因:是格律诗词被打入冷宫的时间太长,了解吟咏的人寥寥无几。文字可以留下书简供后人阅读,便于传承,但百年前的声音却不能录制,无法供后人收听,只有随时光流逝而消失。谈到这里必须着重指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后果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因格律诗属韵文文体,讲究平仄是律诗区刖于其它文体的重要标志,有人把她看成是格律诗词的基因,这样形容,未为过也。但格律诗必须通过吟咏的方式才能体现出格律的珍贵所在,如果诗词废除了吟咏,其平仄格律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平仄是为吟咏而设,吟咏因有平仄而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用进废退,自古皆然,平仄格律是靠吟咏而生存的,如长期不吟咏使平仄格律失去存在的实际意义,将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换言之,吟咏不能继承,格律不能久存,这是必然结果,绝非危言耸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当前这种危局,岂可等闲视之!因吟咏之声消失的时间太久,欲其复苏,实非易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经过长期努力,进行拯救,才能使诗词吟咏和平仄格律二者得以双全。
以上仅个人肤浅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愿共同探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