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有位外村的同学阿芬来找我,我拿了一本我收藏的《上海故事》招待她,她看了后连声说好,临走的时候,她让我把我收藏的《上海故事》都借给她看,她说还要借给村里的年轻人看,让他们分享一下这些精神食粮。过了一段时间,阿芬来还《上海故事》,高兴地跟我说:“你说得没错,它们真是宝贝,读了使人受益匪浅,我和我们村的年轻人打算从今以后开始买《上海故事》了。再也不用借你的宝贝了,这几十块钱花得值。”
安徽读者江鹏生:我很喜欢看书看报,特别喜欢看《上海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我住在农村,因为要忙于农作,没时间很少看书,后来条件好了搬到城市去住,有了空余时间,就跑到报亭买书、买杂志。今年6月,因为工作太忙,耽误了买《上海故事》,跑到报亭,第六期已经卖完了,可见《上海故事》在我们那畅销程度了。现在我坚持看《上海故事》,也学着写,虽然写作能力很粗浅,但出于对《上海故事》的热爱,我还是会继续投稿的。
编辑部:感谢两位读者对《上海故事》的厚爱。《上海故事》走到今天,离不开这么多热心读者的支持和鼓励。为了增进和读者的交流和互动,我们也在思考,运用时下流行的微信、微博等平台,给作者和读者创造一个编读往来的新模式;我们也会不断更新我们的栏目,以更多元化的故事内容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