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拿耗子
图/鲁楠
江苏读者谭叶明:我是一个卖菜多年的农民,我卖一斤韭菜就可以买一本《上海故事》了。你猜我买《上海故事》的动机是什么?就是为投稿、创作。虽然我至今从未获得过一分钱的稿费,但我还是要去参与、磨练、探索研究。何乐而不为!
陕西读者雷丹:我是一名来自陕西延安中学的学生,也是《上海故事》的铁杆粉丝。最喜欢看“短镜头”栏目。作为一个中学生,对《上海故事》提一些建议,希望开设一个“新手故事栏目”或者“百字续写故事”等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编辑部:一位卖菜的农民兄弟看了《上海故事》进行创作和投稿,这种勇于挑战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很多作者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一直会说,他们投稿投到现在,觉得《上海故事》的上稿很难,觉得杂志社对稿件质量把控得很严格。我们在严抓稿件质量的同时,其实更看重文章中对人情和人性的描写,当人物在读者的心目中凸现出来的时候,那读者完全有可能为人物的命运、情感、行为所打动。试想什么作品最能打动人?那肯定是把人物写活的作品最能打动人。所以《上海故事》对人情味浓的稿件永远欢迎。
(本栏目欢迎读者积极参与,一经采用,即致薄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