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创作手记:在一块铁里寻找自己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21126


  杨 震:1972 年生于湖南衡山。 湖南衡阳技师学院高级讲师。 90 年代开始涂鸦文字,先后在《中国作家》《杂文选刊》《散文诗》《湖南日报》《创世纪》等报刊发表诗歌300 余首。著有诗集《活着》、散文诗集《天空作证》。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阳市诗歌学会秘书长。

  这些年, 又开始热爱起诗歌来, 这是与衡阳这群写诗的哥们分不开的。 就像我写铁的诗歌一样。 冰冷的物质, 一旦遇到火,就会燃烧。 于是, 这几年一直执著地琢磨一块铁。 从对一块铁的认识, 到抚摸一块铁, 到喜欢上一块铁, 直到自己嬗变成一块铁。正如从 《铁锈》 开始, 我把刀上的铁锈慢慢除掉, 也就慢慢地除掉了生活中的疤痕。 从而呈现一个安静、 历经磨砺、 甘于寂寞的自己。 从打开铁的外衣, 我打开了自己内心一块铁的世界。 毋庸讳言, 也曾有徘徊、 犹豫, 庆幸的是, 最终学会了沉淀。 《铁的暗语》 中, “让一根头发在刀口寻找铁的暗语。 在刀之侧, 一截顾前, 一截断后”, 让我从铁的锋利之中出来。 “铁, 该硬的时候硬, 该软的时候软。 铁, 化成灰尘。 人生平静”, 这些语言对我是一种深刻的阐释。 “我选择了打铁, 用一生。 在铁的身上, 寻找铁的痛点, 一锤一锤地敲下去, 让铁一点一点地坚硬起来”。 三十多年来, 我一直在职教领域从事技工教育, 每天面对不同的“铁”, 他们是需要我用心去打磨的。 从一块乌黑的铁, 到雕刻成一个一个发光的工件, 这里面需要一份执著的爱, 更需要火一样的激情。 “铁不喜言语。 摆在机床上, 铁很听话, 铁是刀的仆从。只要刀切割铁, 铁就会挺身而出, 让刀在自己的身体上开花”, 从一块铁身上, 有了坚硬, 享受了孤独。 从抚摸开始, 我挖掘到一块铁的呐喊, 也从一块铁的哲学里懂得了如何做好自己, 并以此来教育我亲爱的学子们, 这样, 就开始了——铁要说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