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刘安仁先生的“工夫”

时间:2023/11/9 作者: 连云港文学 热度: 16089
五十弦

  近读我市著名作家、市作家协会老主席刘安仁先生大作《新年致“一”》、《心的呼唤》、《携手走进“心”时代》、《说聪明道智慧》等四篇散文,掩卷沉思,感慨良多,深为刘安仁先生关于“心性”之学的见解和实践“工夫”所触动。当年,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阳明言“工夫”,要在“事上磨”,而主于“诚意”,亦曰“谨独”,亦曰“立志”,其实皆求能“诚意”耳。

  如此,或者亦可试用一“诚”字,且来细说刘安仁先生文内文外的“工夫”。

  一者,“诚”于“古”之“工夫”。

  何者为“古”?中唐时期,“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力倡古文运动,他在《题欧阳生哀辞后》中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所以,古文运动之“古”者,即古道之谓也。古道者,即儒家道统或曰圣贤之道也!故,《新年致“一”》一文,开篇即是:

  一元复始,“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于一致也”。

  此引文,系孔颖达为《易经·系辞下》中“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一句,所作之疏。既在文中承前启后,更是开门见山、标举题旨,可谓当下直指,疾如箭至。其中之理,亦可见王阳明《传习录》所载: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所谓“主一之功”,固是阳明先生所说的那“一个天理”,其实,也是《新年致“一”》一文中所引许慎《说文解字》“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句中,那个“道”字或“一”字。由此,则古人今人皆以一个“诚”字,隔着几千年的时光和《新年致“一”》一文,而遥相应答、相互印证了。

  二者,“诚”于“今”之“工夫”。

  《论语·公冶长》篇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朱熹《四书集注》以为:“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孔圣人的德行所体现于外的,就是他的文章。所谓威仪所谓文辞者,那也是他老人家德行之所外现。如此,贤如子贡者,尚有“不可得而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之时,为其程度不够也。或者也可以说,彼时,其“诚”于“今”之“工夫”,还不足。

  刘安仁先生深以为然,在其《说聪明道智慧》一文中引孔子语:“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不移者,因其知天命;下愚不移者,因其昧天命。知天命或昧天命之不同者,正在于“诚”于“今”或不“诚”于“今”——当年,楼子和尚于一歌楼下系鞋带,忽听楼上有歌女唱:“你若无情我便休”。当下大悟!那个“无情”和“便休”之不同者,还是那个不“诚”于“今”或“诚”于“今”之不同也。

  今世之人,不“诚”于“今”者太多。故《说聪明道智慧》一文中,安仁先生悲愿宏深,再次引古人之语曰:

  “古人有六然训:自处超然,处人霭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六个“然”者,不过还是反反复复地强调:须“诚”于当下!须“诚”于当下……然则,此亦非关菩萨心肠,实在是论者的自家风光。

  三者,“诚”于“己”之“工夫”。

  《尚书·大禹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向被称为中华文化之“心”法。字虽不多,也不冷僻,但以其意蕴深长,一直被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多所阐发。阳明先生《传习录》载:

  “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惟一”,在自己;“惟精”,也在自己。“惟一”“惟精”之工夫到处,也即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之处。东西南北海之圣人所说,也都是这个“诚”于“己”之地。

  所以,刘安仁先生在其《携手走进“心”时代》一文中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其《心的呼唤》一文中再次强调:“孟子的不动心,孔子的不惑,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心灯一盏”也罢,“不惑”、“不动心”也罢,说的既是“下学”之事,同时也是“上达”之意,当此一体两面、体相一如之境,恰恰体现了阳明先生在《稽山承语》中所标举的工夫:

  合着本体,方是工夫。做得工夫,方是本体。又曰:做得工夫,方见本体。又曰:做工夫的,便是本体。

  不过,若依阳明先生之论:“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则安仁先生这散文四篇,却不知:偏是说了谁的闲话?偏又管了谁的闲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