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爱写就杏林传奇

时间:2023/11/9 作者: 连云港文学 热度: 16852
魏琪

  在祖国危亡之际,他选择了以生命来抗争;在学成去留之时,他选择了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毅然选择了党和人民;在有生之年,他选择了弘扬和传承。

  他87 年的生命是一部史诗,浓缩成八个字:责任、担当、爱心、奉献。

  刘一麟,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在救死扶伤的漫漫征程中,在历史的循环更迭中,在一声声痛苦的低吟转为一阵阵欢笑声中,他注定是一部写满大爱与奉献的杏林传奇……

风雨如晦,他选择的依然是祖国和人民

1908 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孙云蔚出生;这一年,爱国画家沈逸千出生;这一年,革命家廖承志出生;这一年,水土保持学家蒋德麒出生;这一年,著名医学专家刘一麟诞生。

  刘一麟的诞生,注定了他将成为连云港市现代医学的奠基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创始人,也将成为国内医学界著名的儿科专家。

  刘一麟,1908 年6 月出生于东海县浦南乡富安村。1914 年始读私塾,1915 年入小学,后进中学并于1924 年毕业。他胸怀“医学救国”的宏愿,报考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医学系,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1925 年,在刘一麟就读上海同济大学的第二年,他以一腔热血参加了在租界举行的反帝宣传示威运动,目睹13 位热血青年倒在了帝国主义的枪口下,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当时,他看到中国的贫病交加,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心中是多么惆怅。从此以后,他立志学医,走上了埋头读书做学问、医学救国的道路,来拯救国家和人民大众。

  1931 年8 月毕业后,应聘为上海宝隆医院医师。1932 年8 月自费留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后转入德国汉堡热带病研究院研究嗜菌体,攻克了寻找布氏杆菌嗜菌体的难题,在德国医学界引起了轰动,并于1933 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同年秋,他没有留恋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谢绝了外国人的聘请和挽留,毅然回到祖国,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在新浦筹建“益龄医院”,打出了“赤贫免费”的旗帜,治病救人,拯民于水火。

  1938 年4 月,日寇侵占新浦,他关闭医院,携家小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颠沛流离。直到1947 年春才回到家乡重开“益龄医院”。

  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带领“益龄医院”部分医务人员,携带所有药品、医疗器械及家具参加由市总工会创办的“工人医院”,亦即发展至今天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并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职务。

  1958 年后,他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常委,还担任过连云港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体委主任、中华儿科学会理事、市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在连云港,他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只要提起刘一麟没有不赞许的,他被这座城市评为“新中国成立60 周年感动港城十大人物”,成为医学界的一面旗帜,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

  请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员工入职宣誓誓词:

  我将以刘一麟精神为指引,一生忠诚于党,听从指挥;一生对得起病人,爱护病人,拒绝红包;一生扎根临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生当个好兵,淡泊名利,甘当人梯;一生追求卓越,力戒浮夸,求真务实,争做一麟式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永无止境!

  作为连云港市人民医院的创始人、奠基人,我国杰出的儿科专家,刘一麟的名字将会传之久远。

  多年来,为了弘扬“一麟精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了刘一麟事迹陈列室、刘一麟儿童医学中心,多次开展“一麟杯”夏季百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召开了刘一麟100 周年诞辰纪念大会,学习刘一麟,弘扬刘一麟精神,争做刘一麟式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市一院已蔚然成风。

  如今,刘一麟的雕像安静地坐落在医院最古老的建筑面前,见证着医院的发展壮大。无数医务工作者,就像那虔诚的朝拜者,追寻着先贤光辉的足迹。

夙夜为民,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

有一种人,专为他人的幸福而生;有一种人,始终把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有一种人,他所有的爱都是为芸芸众生预备的。

  1936 年,刘一麟初创“益龄医院”期间,医院打出了“赤贫免费”的广告,吸引了不少患者蜂拥而至,其中又以贫苦百姓居多,对于确实生活贫困的病人,刘一麟酌情减免或免费收治。

  记得有一天深夜,有个危重患儿的家长,见值班的是个年轻的医生,竟然夜间自己去刘一麟老院长家里,请求老院长来病房参与抢救,老院长二话没说,赶紧起床,鞋子没来得及穿,穿着拖鞋就来到了病房,立即参与检查患儿的身体情况,并对孩子进行抢救。

  等孩子病情平稳后,老院长又对患儿的家长进行交代,还让家长对年轻大夫的诊治放心。看着老院长疲惫的面容,年轻医生的鼻子一酸,不觉流下了热泪。他付出的岂止是对患儿的大爱啊,还有对后辈医生的关心和爱护!

  刘一麟担任医院院长几十年,一直吃住在医院内,随时巡视病房,查看危重疑难病人。不管节假日,还是寒冬酷暑、白天黑夜,只要找他看病或会诊,总是随叫随到。

  一个冬夜,在就寝前,他曾到病房巡视了几个危重病人,可是刚入睡,又被内科值班医生喊起来,为一名肝肾综合征病人会诊;处理完这个病人,回家刚睡下,儿科一个昏迷抽风病人的家属又恳求让刘一麟看看,他又起身去了儿科。

  一个远路来的门诊病人,见他家中亮着灯,就在门口静静守候。刘一麟刚从儿科回来,见状赶快把病儿及其家人请到屋里。看完这个病人,已是凌晨。上午8 时,他又准时来到儿科参加查房。

  几十年来,他就是这样不分昼夜地工作着,他所有的汗水和心血都倾注在医院和病人身上。他总是忘我地工作着,此时他已是60 多岁的人,仍日日夜夜坚守岗位。

  有人对他说:“无官一身轻,何必那样认真,何必还要那样劳累自己。”他的回答却极为简单:“不能没有人给孩子们看病啊!”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担负着儿科的门诊任务,有时白天上门诊,夜里还要连续上急诊。

  有一天,他在门诊看病已经一个上午了,12 点应该有人来接班让他回家吃饭。可是近下午1 点了,仍没有人来接班,他就一直在岗位上坚守着。

  就在这时,一个妇女抱着幼儿来看病,当这位妇女打开包被时,只见病儿全身青紫,呼吸已经停止。刘一麟立即做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小儿面色逐渐地红润了,心跳呼吸也逐步恢复了,孩子终于得救了。

  患儿的母亲千恩万谢,不停地要给老院长下跪磕头,都被他扶了起来。

  刘一麟曾以这个事例告诫医生们:“作为一个值班医生,一分一秒也不能离开岗位,如若不然,就是失职,就要死人啊!”

  夙夜为民,刘一麟的心中永远装着人民的病痛和疾苦,这是大爱,这是他心无旁骛的付出和奉献。

医者仁心,他时时处处以救死扶伤为天职

医者都有一颗“菩萨”心肠,这就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他说,如果一个病人患了疾病,遇到医生而不能得救,这是医生的罪过,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工农群众给我的,我应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报效国家,报恩于民,造福于民。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刘一麟孜孜不倦地学习,踏踏实实地探索,逐步成为一名学识渊博、具有很深造诣的临床医学家,成为一名国内知名的儿科专家。

  在儿科诊断、治疗以及许多常见病、罕见病的诊疗方面,刘一麟常常领先于全省乃至全国。他以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和全心全意的工作状态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

  他经常在夜间门诊值班,从晚上一直值到天明。有一天早晨8 点多钟,他值了一夜班,女儿将他接回家。刚到家,他一阵剧烈地咳嗽后,突然吐出了很多鲜血,女儿心如刀割。而当他身体稍有些好转,又要支撑着去看门诊。女儿劝他休息,他平静地对女儿说:“我总不能让老百姓无处看病啊!”

  刘一麟夜以继日的超负荷工作,即便回到家里,也总有病人接踵而至,门庭若市,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刻。

  有时候,刘一麟走在路上也有人抱着患儿找他看病,早晨和夜晚休息时间,他家里也经常成了诊疗所,睡觉的床成了检查台。

  老院长刚从门诊办公室疲惫地回到家中,已有不少病人坐等在那里。家人在吃饭,而老院长还在不停地看病、问诊,有时候他一边吃饭一边耐心地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老院长在家休息或吃饭的时间,几乎都有来求医看病的,无论天寒地冻,还是炎夏酷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看病、会诊,随叫随到,病人随找随看,他家的大门始终向病人敞开。

  有一次查房,刘一麟走到儿科白喉病房,只见一个患儿全身青紫,他诊断为白喉假膜窒息,便立即向医生、护士做出“准备做气管切开”的医嘱,自己则马上上前对患儿做口对口吹气抢救。患儿的窒息情况立即得到缓解,赢得了抢救时间。十几分钟后,外科医生赶来了,气管切开,手术顺利进行,患儿就这样得救了!

  白喉是烈性传染病,没有特殊疗法,死亡率极高,作为儿科专家的刘一麟对此是一清二楚的。可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对患儿进行口对口吹气抢救。

  刘一麟曾写一份行医方面的个人总结:“对新生儿窒息用口对口吹气是常用的方法。有一印刷厂工人王某的孩子,因痰堵而窒息,当时我用口对口吹气方法抢救,气通了,小儿得到抢救。但不久婴儿被痰堵又窒息,几个护士又吹气,一夜间反复十余次,小儿方得以治好。因为用这方法可节省氧气与插管的时间。作为一名医生的医德可贵之处,是他不去考虑病员的病菌对自己传染与否,而是以救人性命为天职。”

  刘一麟身为院长、医学博士、儿科专家、省政协常委,又担任多年的副市长,向他求医者极多,而他却平易近人,亲切待人,一些农村病人找到他家里来看病,拖着泥巴的鞋踏进了卧室,沾满尘土的衣服靠着新换的床单,刘一麟丝毫不在意,地上的长凳坐满了人,就请病人在床上坐……

  每一个来看病的病人,在他眼里都是“爱的对象”。人是有信仰的,而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刘一麟信仰就是爱别人,帮助别人,为了别人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为信仰而献身,他那颗真诚无私的爱心,让他的信仰有了不一样的质感。

  这些都源自他对病人的那一份爱,那一份令人刻骨铭心的大爱!其实,他凭借的不光是精湛的医术,更多的还是他那一份发自内心的责任、担当,还有大爱和道义。

  有的患儿家长说,我孩子让刘院长看过、摸过,死而无憾!有的病人说,我的病看了许多地方,花了很多钱没看好,给刘一麟院长一看,他用自配的几分钱的药酒就治好了。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病人的口碑,就是对刘一麟院长的最高奖赏!

  1968 年,海州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幼小的男孩来向刘一麟求医。这孩子高烧不退、头剧烈疼痛,已求了许多医生,都难以诊断。

  刘一麟听后,即用手扒开孩子的眼底,对他父母说:“这孩子的脑子里可能有瘤子,你们赶快带孩子去大城市检查治疗。”

  他们带着孩子到上海几个大医院,经会诊,结论与刘一麟诊断相同,很快进行手术,果然在脑部取出一个瘤子。这个孩子因诊治及时,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新浦徐某有十岁的小儿,腹部疼痛难忍,腹腔内还抽出黄胆色液体,有的医生诊断为胆道破裂,建议进行手术,以找出穿孔的原因。

  后来徐某找刘一麟检查,他根据病儿持续高烧不退,经透视和超声波检查都没查出什么问题的病情陈述,细阅病历,又进行了心肝脾一般检查,然后果断地说:“必有一条死蛔虫在他腹腔里!”

  孩子的父亲感到吃惊并带有几分疑问。刘一麟当即解释道:“起初孩子得的是胆道蛔虫病,因未及时治疗,蛔虫穿破胆管死在腹腔里……”。

  后来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省城医院,经剖腹手术,果然取出了一条死蛔虫。徐某逢人就说:“刘一麟真是神医。”

  1975 年的一天,正在住院的一个病儿反复抽搐,口流涎液,有明显脑膜刺激症状。但脑脊液正常,经过各种脑炎诊断性治疗,均无效,各级医师正为这个病儿的诊断与治疗犯愁。

  讨论中,一位住院医师提出“蛔虫性脑炎”的诊断意见。参加讨论的各级医师们无不惊异,因为在当时,他们没见过这种病,也大都没听说过这种病。果然,这个病儿经驱蛔治疗后,很快痊愈。

  过后,一位颇具名望的主任医师问这位医师:“你过去见过这种病?”这位医师答道:“是的,早在60 年代初,我们刘一麟院长就给我们讲过这种病,我们也曾收治过若干例这种病。”这位主任医师感慨地说:“刘一麟院长果然医道高超。”

  刘一麟的临床治疗方案有着独到之处,用药少,疗效快,比如有大便稀落腹胀、消化不良症状者,他以少量甘汞清理胃肠助以乳酶生,很快见效。

  在理论上,白喉见于咽喉部,他却提出了口腔白喉的诊断,经多方治疗无效的口腔局限白膜患者,他要求按白喉治疗,很快白膜脱落治愈。

  红霉素治疗痢疾,也是刘一麟的首创。理论上红霉素是对球菌有效,实践证明红霉素优于其他常规治疗痢疾的药物。

  由于刘一麟精于阅读德、英等文,从中学习外国经验,从民间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并及时传授给医生,指导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因此,当时医院在儿科诊断、治疗若干常见病、罕见病,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刘一麟指导下的儿科,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在全省领先,全国当时也只有几所大医院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处在探索阶段。

  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刘一麟早在1976 年即已指导儿科医生注意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并在1978 年确诊了第一例病人。当时全国确诊的病人也只有十几例,他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诊断也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孜孜以求,他总是走在国内医学领域的前列

作为留德医学博士,刘一麟的学识不可谓不渊博;作为国内儿科领域的佼佼者,刘一麟的建树不可谓不丰厚;作为一个不停地跋涉的学者,刘一麟前行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

  刘一麟,他注定为人民而生,他注定为连云港市医学事业的发展孜孜以求。连云港人民是有福的。作为一名医生,他不愿看到灾病丛生的景象,而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人们在他的救治下重新燃起生命之火,他愿意凭借自己的医术,解芸芸众生于灾病的水火之中。尽管他也预见到了这种选择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却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路上。

  与此同时,刘一麟也一直没有放弃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努力,他利用有限的条件,甚至依靠自己的积蓄,在许多医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他率先发现了一种导致婴幼儿腹泻以致失水、营养不良夭折的轮状病毒,使每年流行于我市的婴幼儿“秋季腹泻”之谜被揭开,继而对症下药,消灭了这一顽症。他还通过临床实验,率先发现了红霉素对痢疾杆菌的抗菌作用,使这一成果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精于西医的刘一麟,在中医学领域也进行了多方探求。他的《乙型脑炎食物问题》一文,在全国第一次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发表,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对世界公认的柯棣曼氏“用培养丰富食物治疗急性传染病”观点的有力挑战,是对病毒性传染病饮食处理理论的新发展。

  此时他已是68 岁的老人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争分夺秒地搞临床科研,以景天三七治疗过敏性紫癜,以国产驱虫净、红霉素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民间柿皂散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本省和全国儿科界的重视,论文分别载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会议和中华儿科第七届学术会议文献资料汇编。

  1978 年开始,他又以两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新型血液淋巴细胞的分类试剂──细胞离净,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通常的淋巴细胞分离剂用ficoll 和泛影葡胺,多从外国进口,价高,不易买到。改为细胞离净后,价廉、方便,可推广至乡镇一级医院。此项发明,荣获“1979 年度江苏省科技三等奖”。

  他潜心学习研究医学,从二十世纪50 年代起,他已开始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不断追求新的治疗方法。他非常尊重老中医顾铁侬(市第一人民医院老中医),遇有疑难重病,都请他会诊,并中西医配合治疗。

  有一年正值乙型脑炎流行,很多患儿抽风、高烧不能进食。在刘一麟的主持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措施,不能吃饭的,通过“鼻饲法”,从导管输送营养物,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挽救了无数患儿的生命。

  “鼻饲法”在当时国内还未应用过,多年以后,学术交流中,“鼻饲法”获得了全国医学界的一致好评并得到了重视和广泛应用。

  年逾七旬的刘一麟晚年虽行动不便,精力逐年下降,而且患有脑血管意外疾病,但是他仍坚持查找中外医学参考资料,为临床提供信息,并不时指导他的助手搞医学研究。

  在研制细胞离净中,他两次中暑,但仍坚持工作,表现出一个老科学家“茣道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献身精神。

  他的办公室很暗,40 瓦的日光灯吊得很高,但他没有要求装台灯,自己用一个直径约12 公分的放大镜,一点一点照着读外文书籍。几十年来,刘一麟置身于清贫和艰苦的环境中,与各种各样的患者和病菌打交道,为奠定我市新生的医疗事业的基础,为改变我市医疗事业比较落后、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仁者无敌,真情大爱铸就传奇人生

对待病人,他宽厚、仁慈,把每一位病人都视作自己的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一生都献给了病人。对待下级医师,他从无轻蔑之心,从无傲慢之气,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技术,竭力传、帮、带,而且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鼓励别人提高业务,深受同事们的爱戴和敬仰。

  在刘一麟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他能帮到别人,他都乐意去做。刘一麟出身富裕之家,毕生行医,曾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多年,长期以来,他所享受的工资待遇在全市差不多始终是最高水平。然而,回顾其一生,这位曾留过洋、出过国的医学博士,淡泊名利,生活简朴,许多家财或捐献于国家,或资助于乡里,或用于科研,到1985 年老人去世时,家里的全部存款尚不足3 位数。

  与此同时,家里摆放的许多陈设、用具还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父母为其结婚置办的。刘一麟去世后不久,妻子和女儿搬出了一家人生活多年的那幢房屋,因为老人生前曾要求家人在他去世后,一定要将医院为方便他就诊而专门为他盖的这幢平房交回院里,这也是他最后的一个遗愿。

  这就是一位共产党人的情怀!生前,所有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被他的高尚医德所感动,人们总是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是刘一麟谢绝了所有送上门的礼物和馈赠。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一次,家住海州的一位农民,为感谢刘一麟治好了自己孩子的病,大旱之年,从几里地以外挑着两桶清水送到刘一麟家里,这样的礼物,这样的深情,让刘一麟无法拒绝。但最后,他还是为这两桶水付给了这位农民很多钱。

  他不是不谙人间真情,也不是不懂这位纯朴农民的心意,他只是知道这位农民兄弟自己家里也绝不富裕,在大旱之年也缺水用……

  两桶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刘一麟清清白白的人生。

  是不是天妒英才?是不是注定要经历一场磨难?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的一天,刘一麟在自己的院子里为果树修枝,不慎从高凳上摔下,造成严重脑震荡,这就为他后来的脑血栓病症埋下了隐患。从此以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却又不顾家人的劝告和阻挠,拖着病体坚持医疗、科研,终至隐性脑血栓症并发严重中风,导致老年性痴呆等病。

  在刘一麟患病期间,仍然有不少人来求医,他不顾自己的病痛,耐心地接待一个个患者,直到他的智力全部丧失。最后一位来求医的是曾在市酿化厂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他带着病儿找到刘一麟家里。

  这一天,像往常一样,一听到病人上门,刘一麟立即从病床上爬起,勉强支撑着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下,集中精神准备为病人诊病。可是这一次,他的语言似乎已不受大脑支配,他极力想把自己的诊断说出来,可是嘴唇颤抖着,勉强道出的几个字也已经不连贯,语无伦次。虽然这样,他的意识是清醒的,他的意识顽强地与肉体搏斗。最终,老人还是无奈地垂下了头,脸上充满了痛苦。此刻,两行泪水顺着老人的脸颊缓缓流下……

  这是一个深秋吧,猛烈的风把树叶从树枝上吹落,这满地的落叶是不是秋天无助地叹息?从那一天起,刘一麟家那扇为病人时刻敞开的大门紧紧地闭上了。这位一生心系病人的医者,就这样告别了他最亲近的病人!这位一生呵护属下的长者,就这样告别了他最关心的同事!

  1985 年3 月19 日,因患脑动脉硬化、肝硬化腹水等疾病医治无效,一代名医刘一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此刻,云台垂首,黄海呜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像一首歌,那高亢的旋律总是回荡在人民的心中;像一棵大树,那巨大的绿荫装点了这座城市的风景。

  做人就要像刘一麟那样,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走了,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就是“刘一麟精神”——他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人师表的长者风范、提携后进的博大胸襟、救死扶伤的大爱之心、克己奉公的道德力量、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