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北行吟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2307
重庆/周鹏程

石嘴山的石头

十月塞上,烈烈秋风。

  我向西行,心朝北流。

  从这里,一条河揭开它奔腾的序幕,一座山展开它蜿蜒的臂膀。

  河是黄河,山是贺兰山。

  河有褶皱之美,山有刀锋之钢。

  一轮月光隐藏千年机密,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穿梭。

  山水交汇,“山石凸出如嘴”,一座城市像一个孩子因此有了自己的名字。

  宁夏的第一度电、第一吨钢、第一吨煤、第一窑瓷,曾记否,石嘴山?

  在风和雨里,石嘴山写下庄严的序言。

  在光和沙里,石嘴山阔步迈向辉煌。

  石嘴山的石头,是石嘴山虔诚的宗教。

  石头。石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在石嘴山,有一个公园,叫奇石山。

  没有一块石头是年轻的。

  没有一块石头是石头的模样。

  这些从土壤里长出的石头,这些从海洋里长出的石头,这些从火山口迸发的石头,这些从历史的豁口狂奔的石头,学会了模仿。

  学动物,学植物,学人,学老物件。

  千姿百态,妩媚娇艳。

  有的石头在燃烧,它在灰烬中复活;

  有的石头在呻吟,它梦想着做一块理想的墓碑;

  有些石头在撒娇,希望能有个好价钱。

  还有些石头默默无语,在铺路,在垒山,在成全别人。

  更多的石头在世俗的眼里发光。

贺兰山的雄鹰

一块冲天的石碑,闪烁雄鹰的翅膀。

  贺兰山下,大武口的荒原里,“贺兰雄鹰”四个字,深深地勒进岁月的肩膊,与高大的石碑同命运。

  鹰的精神在这里闪着光芒,鹰早已飞向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或唤醒“大漠孤烟直”的苍茫。

  刀锋对立刀锋,在历史的河谷里厮杀。

  旷野遥望旷野,在现实的草垛上期待。

  轰鸣的机器声已经烟消云散,挖煤的大军浩浩荡荡远去……只留下矿的孤独和山的伤痕。

  ——谁在这荒原里惊醒嶙峋的梦,谁就会获得最绚丽的花朵。

  ——谁在这旧址上抚摸一枚残枣,谁就会听见黄河的怒嚎。

  ——谁在这雄鹰曾经盘旋的地方呼唤,谁就会在悬崖峭壁上赶着一群岩羊穿越古老的时空。

  当深秋的风猛烈掠过贺兰山,塞上将迎来一场大撤离。

  草木退回大地,禽兽隐居深山,贺兰山彰显出神的庇佑。

  只有八号泉水,还在那里汩汩流淌。八口井仰望着蓝天,紧紧抱着,像战友,像兄弟相互取暖。

  陪伴水井的除了枯草,沙石,还有旷野的寂寥。

  没有一声鸟鸣。

  没有一声虫叫。

  这股泉水是多么清澈,哗哗地奔向远方,直至流成一条清澈的河。

  余晖洒在兰州军区守备第一师师部旧址上,仿佛照耀着昔日人声鼎沸的军营。残墙,断壁,窑洞,旧砖,静静地诉说数万余人在这里奔忙的过往……

  从立着“工业遗产”字样的门里往里走,一路顺着小溪就可以抵达八号泉水,那是曾经几万人的血液补给,几万人守卫矿山,守卫巍巍贺兰山,守卫贺兰雄鹰。

  八号泉水是铁的见证。

  现在,这里成为废墟。

  废墟自有废墟的坚韧,废墟自有废墟的衷肠。

  在无边的苍凉中,我看见了,每一棵杉树都流淌着美丽的词汇,鸦雀无声的戈壁藏着色彩斑斓的诗句。

  蓦然,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从八号泉水腾空,再一次冲向茫茫贺兰山......

沙湖钢架上的鸟巢

我见过无数的湖,唯有它叫沙湖。

  我见过无数景区的大门,唯有这个门,高高钢架上栖息着鸟的一家。

  一枚巨大的手雷,举在空中,那是原始的鸟巢,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想,鸟巢中的鸟自由飞翔,自由栖落,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幸福?

  它们居住得太高,冬天就要来了,谁为它们准备过冬的食物?不知道它们现在是否安好?

  在沙湖的上空,我听见了鸟鸣,发现泪水从天而降,它准备湿润整个沙湖。

  岛和岛之间有心灵相通,环湖的船只是一个跳板,它真能把一个人的心带到沙漠里去吗?

  沙湖景区大门钢架上的鸟儿,你可听见了西夏人的杀戮和惨叫?

  沙湖景区大门钢架上的鸟儿,你可看见了消失的王朝、风蚀的陵墓?

  沙湖的水,沙湖的沙,它们能听懂鸟儿的歌谣么?

  除了满目芦苇,一望无际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荒凉。

  借我十万株老藤,借我十万亩葡萄,我也打造一个庄园,让绿皮火车装上鸟巢,夜光杯中有鸟的安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