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苏东坡书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6319
四川工商学院/林晓波

行书?洞庭湖春色赋

(时年59 岁,苏轼撰并书,题记:绍圣公元1094 年闰4 月21 日将适岭南,遇大雨,留襄邑,书此。)

  湖在何处? 美在何处? 春在何处?

  大雨滂沱,重峦叠嶂,山峰起伏。

  一贬再贬,还可以行书,还是洞庭湖春色。唯有先生,能把“一”,写成破折号连接线,让人看见“之”:或夜深冷缩委曲,或雨中端坐,或迷雾舒展——

  看不见宋朝的江山,东坡的江湖。我们仍然感觉到:心中汪洋浩荡,背后乌云压城。

行草?江上贴

(苏轼书法《江上帖》。珍藏于台北博物馆。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江上,海上。

  如何邂逅? 隔着几百年,隔着一汪海。

  乘着东坡的才气,一张窄窄的邮票,完全可以邮到天堂。

  我认为,是行,也是草。繁体的“怀”,描写得太纠结也。

  再看最后,苏轼再拜的“拜”字,下方多了一点。不知道是一滴江水,还是一滴海水。

  或就是一滴黑色的泪,还在意境留白处,让人听见宋词的心跳。

楷书?醉翁亭记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为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

  先生说,诗酒趁年华。

  先生的先生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人生哲学来源于,酿泉酒美,湖深鱼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位就是庐陵欧阳修,就是先生的先生。政治家的《醉翁亭记》,文学家的书法,必须正楷。一笔一划,都要刻在碑上——

  一撇一捺,尤其舒展: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一横一竖,特别稳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