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雨花石传奇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13691
广东/叶素琪

  雨花石传奇

  广东/叶素琪

  在世界奇石苑中,雨花石以玲珑剔透、小巧精美(一般为2~8厘米),便于携带,深受各国旅游者的青睐。

  说起雨花石如诗似画的名称,本源自神话故事。

  相传南朝梁武帝 (公元502-547年)时期,高僧云光法师在南京中华门外梅岗筑台讲经,精诚所至,感动上苍,天落花雨,入地化为五彩纹石,故称“雨花石”,讲经处遂更名“雨花台”。

  成语“天花乱坠”亦即由此传说而来。

  雨花石从此便成为南京的象征。

  神话只是传说,不足令人信服。

  现代科学已揭开了雨花石的奥秘:

  雨花石生成的时期,大约是距今1200万年到距今300万年的地质年代,那时,古长江流经南京六合以及仪征一带,奔腾的江水把中上游及附近山上风化的岩石、矿物,冲刷搬运,磨棱化角,变成浑圆的卵石,再经沉积而成砾石层。这些砾石有玛瑙、玉髓、水晶、蛋白石,以及含有各种矿物质的化石、纹理石等。

  色彩斑斓的雨花石,其学名为原生玛瑙石,多数产自于六合县城东灵岩山南坡玛瑙涧。据宋杜绾《云林石谱》中记载,六合县水中或沙土中出玛瑙石,有纯白、五色者,呈透明、半透明状。这些玛瑙石就是我们所说的“雨花石”。

  地矿学家考证,原生玛瑙石是若干万年前,地球岩浆渗进岩石内部的缝隙,二氧化硅慢慢分离,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雨花石的颜色和花纹,则是在逐渐分离、不断沉积成无色透明体二氧化硅过程中的夹杂物。

  由于原生玛瑙石种类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学成分极为复杂。

  一般认为,雨花石是由岩浆的残余热液形成的。这种热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状不同,或成玛瑙球,或成玛瑙脉。经过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玛瑙脱落后经山洪冲击,流水搬运,磨成五彩斑斓的雨花石。所以,今人有诗曰:地壳感动凝热泪,雨花缘是泪花滴。

  雨花石以其纹奇、色艳的自然美著称于世。

  原生玛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它的圈状花纹,是二氧化硅胶液围绕火山岩空隙、空腔,由内壁开始,从外向内多层次逐层沉淀而成的。在其生成过程中,常常发生带色离子和化合物的周期扩散。具有赤红色的雨花石含有铁色素,具有蓝色的雨花石含有铜色素,具有紫色的雨花石含有锰色素,具有黄色半透明的雨花石为含有二氧化硅胶体石髓色素,具有翡翠色的雨花石含有绿色矿物色素等。同时,由于这些色素离溶入二氧化硅热液中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现出浓淡、深浅变化万千的色彩,使雨花石极其艳丽秀美。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怡人、益智、陶情、长寿。”

  把雨花石放在手中,细细地把玩,那丝丝纹路、万千奇妙的图案,会把你带入神话般的境界。将它置于阳光下,七色光赋予雨花石闪耀、神奇、多变的灵性。

  雨花石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宠爱。春秋时期,一种产在扬州地区“似玉的美石”——号称“瑶琨”的雨花石,就曾作为贡品献给君王。历代名人爱石者甚多,周恩来总理曾经收藏雨花石,近代的画家徐悲鸿、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曾赏玩雨花石,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运动员曾将雨花石作为中国的吉祥象征物,带到韩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