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陶醉大自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11969
龙彼德

  “那里的大自然令我陶醉。”这是《聂鲁达自传》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句话,这本12章共123节的诗人自传为什么将《智利的森林》放在第一章第一节,也许可以从这句话找到答案。

  有两段文字亦能帮助我们欣赏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的这章优美的散文诗。

  一是1971年10月21日,聂鲁达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诗歌不是徒劳的吟唱》:“应该看一看美洲地图,应该正视那伟大的万千气象,正视我们周围环境的宏伟壮观,这样便会懂得为什么许多作家拒不接受昏憒的天神们强加给美洲人民的耻辱和被掠夺的过去。”

  二是聂鲁达访谈录《没有什么可以给青年诗人的忠告》:“打儿时起我就保持着对鸟儿、贝壳、森林和植物的热爱。……我不能与自然隔绝而生活,我对旅馆的兴趣只有几天时间,我只喜欢坐飞机旅行一个小时,可我在树林中、沙滩上,或乘船旅行,在与水、火、土壤和空气的直接接触时却感到心旷神怡。”

  在《智利的森林》中,聂鲁达将散文的叙事性与诗的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对主观世界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如:智利森林的地理位置、植物及动物的种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且有重点、有层次、有扫描、有特写,是一篇精细的散文;而对智利森林的感受,调动了各种感官,有视觉、有听觉,有嗅觉、有触觉,特别是营造了一种气象和意境,是一首含蓄的诗。聂鲁达的修辞功夫也相当了得,有比喻,有象征,还有通感,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弹性与张力。尤其要提到的还有感性与智性的交融:

  不了解智利大森林的人,也不会了解我们这个星球。

  我就是从那块疆土,从那样的泥泞,从那片岑寂出发,前往世界各地去讴歌的。

  其爱祖国、爱人类的博大胸怀,与讴歌者、传道者的高尚形象尽显无余。难怪瑞典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是:“由于他的诗歌以大自然的伟力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