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史为邻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13695
四川/潘玉渠

  

  吕孝钦/图

  自夏商打马而来,历经秦汉一统,唐宋变革,以及明清闭关锁国,直抵当下。

  先人们的行止,让我们学会了反省与辩证,学会了探究事实的本质和人心向背的潜在原因。

  当然,也让我们厘清了善恶、是非的逻辑关系。

  对于光荣的解读,我们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坐而论道;

  有人烽火激扬。

  有人执著于驾舟撒网,渔歌唱晚;

  更有人痴迷于封侯拜相,衣锦还乡。

  然而,人生如棋局,黑白之道一直操纵着昨昔和未来。

  世间本无局外人,撇开功过是非,每个人都将被泥土永远圈禁。

  谁也无法戒急用忍,而成为一株参天的野草。

  这份美,因其干净与谦卑,而被人们世代歌颂。

  但是,满纸病症的史书却告诉我们——

  有人想长生不老,御天地而永生,引得妖道番僧纷至沓来,在丹药与经幡里种下迷离的蛊;

  或云理想刚猛,可炼不死身,可炼不朽名。

  我道其所炼,是白日梦,是朽槁之草木,是断流之长河。

  我们不敢断言,人不及禽兽,更不及草木。但能肯定——

  一旦自我偏袒的恶习与日俱增,就不会为了真理而承担愧悔。那些病入膏肓的例证,已生动地显像出主角们的隐疾。

  还有无限葱茏的日子,在脚下候着。

  内心的痉挛,让未来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堕入预设的陷阱。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

  而这,并不是一道无解的题……

  一些模糊的影像,正在视野中脱轨。

  置身于小镇的一隅,似乎更可洞察这繁复而深邃的世界。长短、对错,作为相生相克的章节,被所有的作者沿袭至今:

  子虚乌有的快意,被征引出。

  真刀实枪的痛苦,被隐匿掉。

  本该聚拢于篇末的省略号,也被一场场虚构的大雨轻易冲散了。来不及躲避的行人,在大街上则被拼接为仓促人生的插曲。

  生命的蝶变,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无关乎华丽地修饰,万不可无端地篡改记忆。

  解构,还原,涂抹,抑或猜想,都应始终围绕着真相。

  ——撰写自己的信史,在干净的白纸上。

  ——做自己的王,在高高的山冈上……

  令冬季结尾的句子,不过是一瓮驱避瘟疫的酒。

  酩酊,趔趄,挣扎,抑或匍匐……

  这所有的状态,都解不了自己灌下的毒。我们又岂可将无谓的惊忧,抛付于这一夜而至的东南风!

  化酡颜为草芥,大地一寸寸地绿了。

  将债台高筑的酒徒引为知友,我们也能学会放肆与撒泼,学会挑灯看剑,闻鸡起舞。

  歧路间的酒家,被羁旅之人频繁地视作故乡。

  让那些积压于心底的惆怅,找到了一处处足可醒酒的风口。

  是的。这世间的芸芸众生,除了佛,便都是魔。夜深的时候,有人弹唱《渔歌子》,有人诵读《满江红》——

  却无人填满那弯寂然高悬的新月。

  醉,便醉吧。风停后,倦鸟自归林。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一旦智慧左右了人的理想,行动就不会那么纯粹了。像此刻,如果周遭响起了《大风歌》,我们当能洞悉一个王的野心。

  沿着史书顺流而下,金戈铁马或风云雷霆会剔除我们敦厚的皮肉,洁白的骨骼,以及珍视已久的柔软——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拥有古铜色的灵魂。

  纵然未到曾经沧海的地步,与犹疑共处一室的眼睛,也足够反映生活的经纬了。

  时间会让信仰以年轮的形式一圈圈地收紧,同时收紧的还有内心的卑微。

  它会让我们慢慢懂得波谲云诡,习惯暗自神伤。一如逼仄的文字,既期待被丰富,也可能被删改。

  一切重构,只得依据自己的认知,来缀集恰如其分的语气。

  散落于记忆间的砖瓦之墟,毫无体温;既有的结论,更没有表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