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引言
施蛰存选择对《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后半段“病关索长街遇石秀”,四十四回“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四十五回前半段“病关索大闹翠屏山”的相关内容进行改编,并非偶然。1918 年,高等小学二年级的施蛰存把零用钱积聚起来,每星期到东岳书摊上买小书看,而“金圣叹批本的七十回《水浒传》是其所买第一部小说”。金圣叹曾点评:“以姓石之人,而杀姓杨之人之妻,此何法也?”“若石秀之杀四人,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金圣叹跳出了原作的思维定式,从另一角度揭露了石秀杀嫂的真实原因。此外,他还多次点评:“石秀可畏,我恶其人。”“写石秀却在人情之外,天地间固另有此一等狠毒人。”以强烈的憎恨情绪挑明了光辉丈夫胸中藏匿的狠毒种子,这自然给
一、石秀形象:从侠义英雄到“俄狄浦斯”
石秀夜宿性苦闷→美婢收灯性恐惧→艳嫂调情性焦虑→头巾规训性压抑→勾栏狎妓性扭曲→窥淫杀奸性变态→借刀斩嫂性满足
此外,文中至少有二十多处以“梦”“幻”“昏昏然”或其他同义词语描写石秀的现实体验,施蛰存以此暗示石秀其实始终置身于白日梦的外部世界,石秀是在自己的白日梦中大胆肆意地宣泄欲望。施蛰存不仅以潜意识的流动来营造石秀内心世界,更以白日梦境来暗示石秀的外部世界,展示了石秀做梦和梦境中的石秀,似真亦幻,造成了文本结构空间的多层次。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学说对施蛰存创作影响之甚。
二、潘巧云形象:从恶毒淫妇到美艳妖妇
可见,《水浒传》的叙述者站在道德的立场,以强烈的爱憎情绪扬石贬潘,鄙视甚至仇视情欲。大肆渲染和尚与人妇潘巧云之淫,不乏粗鄙猥亵之语。将潘巧云作为万恶“淫妇”置于道德法庭中审判,对有伤风化的偷情予以痛斥,对离间手足深情的诬陷予以惩戒。受作者情感倾向的影响,读者常忽略了潘巧云丰富细腻的情感变化。且按照《水浒传》中王婆“初嫁从身,再嫁从心”的社会逻辑,前夫王押司身故后,寡妇美人潘巧云再嫁杨雄而非裴如海,自然有其情义所在。而两院押狱杨雄迎娶“再蘸之女”,婚后却不近女色显得意味深长。施蛰存也发掘了新婚不满一年的风流美人潘巧云,在月月当差的刽子手丈夫处,得不到温情与性满足的情感状态。施蛰存正视了女性正常的情欲,表现出年轻女性渴望自己的美貌被欣赏,追求自我价值认同,无视教条道德礼教,甚至是大胆放纵在情欲之中。删去了原文本中丑化、污名化的浓墨重彩的性行为描写,施蛰存放大了潘巧云的情欲心理,将其放在人的角度考量。通过纤毫毕现地描写潘巧云的外貌服饰、动作神态、身体语言还有为数不多的性心理分析,刻画出热情爽朗、风流多情的美艳妇人形象,也表现了复杂的人性特征。
三、杨雄形象:从豪爽大哥到麻木愚夫
此外,《石秀》中还填补了杨雄的外貌服饰、神态动作、身体语言等描写以表现杨雄心理。在石秀告密之前,杨雄是仅有声音和衣物出场的模糊形象,象征着父权和道德力量。石秀夜寝,在意识流动之中勾勒出杨雄“两只胳膊上刺满了青龙花纹”的身体特征,也象征着粗犷彪悍的男子气概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在石秀对潘巧云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杨雄的影像处处在场:石秀萌发性意识之初,回想在杨雄“又宽又大的玄色直裰”的映照之下,潘巧云胸前“乳白的肌肤”,“越发娇滴滴地显出红白”。(第4 页)以杨雄侧面烘托潘巧云,“玄色”与“红白”形成鲜明的视觉冲突,也将杨雄的肥大粗笨与潘巧云的纤弱美艳形成对比,以至于石秀“愈想愈闷”。石秀在性幻想中窥淫“素洁的,轮廓很圆浑的,肥而不胖的”美脚,而半梦半醒的幻境中又看到了杨雄的玄布直裰“在板壁上晃动着庞大的黑影”,黑影中有闪着光亮的美人潘巧云。杨雄的黑影让石秀痛悔“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对于杨雄是十分不义的思想呢?”(第5 页)对杨雄的性嫉妒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忌惮让石秀又陷入性苦闷之中。当石秀一番纠结从性压抑中走出,准备大胆求爱时,却又被潘巧云身后“杨雄的皂色头巾”给击退,“在石秀心里,爱欲的苦闷和烈焰所织成了的魔网,都全部毁灭了……突然地感到一阵悲哀”。(第20 页)“玄色直裰”和“皂色的头巾”都极富象征意味,它们是杨雄的贴身之物,是其化身,更是压制石秀性冲动的禁忌之物。此阶段杨雄在石秀的意识流动之中成为一个模糊的形象——既是让石秀心有畏忌的“大哥”“父兄”家长形象,又是不能逾越的道德准则。当石秀偶然窥淫潘巧云,却“只见一个人戴顶头巾从黑影里闪将出来”(第28 页),同戴头巾的义兄和奸夫,都化为石秀情欲世界的路障符号,杨雄是心理路障,裴如海是现实路障。而现实中裴如海与潘巧云的苟且暗喻了杨雄的性无能,不仅践踏了杨雄的男子气概,更逾越了石秀不敢触碰的神秘禁区。此时“不义”的头巾轰击了石秀心中的“义”的“父兄”形象和伦理纲常,报复和破坏的作恶心理更让石秀对杨雄的感情起了变化。
告密之后,杨雄形象从抽象影像、幻象变为现实具体形象。施蛰存还特意增加了杨雄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以揭露其内心隐秘。听石秀告密时“杨雄姜黄色的脸上泛起了一阵红色”,“呆想一刻”,“忸怩说道”,“黄里泛红的脸色,却气得铁青了”,(第30 页)刻画出杨雄的窘迫和愤怒。当石秀设计骗巧云上山时,杨雄却“沉思了好半歇,只是不答上来”,又流露出犹豫和不忍。石秀告密时发现现实中的杨雄偏听轻信,毫无城府主见,更无英雄气魄,加之妻子与和尚的偷情行为,更让石秀在心理上矮化、嘲弄甚至鄙视杨雄,并决定在兄弟情义世界中将杨雄玩弄于股掌之上:“石秀自肚里好笑,天下有这等鲁莽的人,益发待我来摆布了罢。”(第38 页)
四、从“道德”文本到“有情”文本
结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