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一、诗词翻译中的“我者”与“他者”
二、从叙事语法视角反观《古诗十九首》
另外,标点符号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是不确定的,因为古汉语原本就没有标点符号。一些诗词在加上特殊的标点符号——如引号——之后,语法结构明确了,叙事抒情显得更加生动。《孟冬寒气至》中有四句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如果仅仅使用逗号和句号将诗行隔开,这四句诗就只是描述性的话语。西顿将这四句译为:
他将描述性的话语译成直接引语,诗中叙述的故事一下子就生动起来,情趣横生,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由此可见,借助“他者”思维,通过西方语法结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和理解中国诗词中的叙事“基型”,还可以拓展诗词阐释空间。
三、从叙事逻辑视角反观《古诗十九首》
虽然《迢迢牵牛星》被誉为中国爱情诗的佼佼者,虽然其结尾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极为出彩,但此诗却犯了一逻辑错误,那就是前后矛盾。此诗一开始用“迢迢”叠词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河汉女)之间相隔遥远,其倒数第三四句却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的水清,而且不深,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这与开头的“迢迢”相矛盾,前面不是说他们相隔很遥远吗?这里怎么又说“相去并不远”?他们相隔只是河的两岸,而且可以对望。或许我们可以用现代文艺批评中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解释开头是遥远的地理距离,结尾是说并不遥远的心理距离,似乎这样可以将矛盾转化过来,但是这一解释未必适合中国古典诗词。
很多译者或许发现“相去复几许”阐释为“牵牛与织女相去能有多远呢?”与开篇的“迢迢”是矛盾的,因而将“复几许”的距离描写忽略而不译,以避免前后矛盾,如西顿的译文:
这一前后逻辑矛盾还出现《庭中有奇树》一诗,如果我们按照近两千年来沿用的对“奇树”的训诂。“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首诗写一个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诗的开头就说庭院里长的是一棵“奇树”。按照很多学者的理解,“奇树,犹嘉木”,即“非同一般的树”,自然是珍稀的了。朱自清认为“奇树”来自蔡质《汉官典职》:“宫中种嘉木奇树”,不是平常的树。然而,此诗的结尾又说“此物何足贵”(这棵树上长的花儿谈不上珍贵),这不自相矛盾了吗?汪榕培将此诗译为:
In the courtyard stands a tree so rare,
With leaves so green and flowers sweet and fair.
I pluck a flower from a twig above,
To offer as a token of my love.
In my laps and sleeves, sweet fragrance stays.
But flowers will not reach him who’s far away.
Such a gift is not the worthy kind;
将“奇树”译为“a rare tree”,将“何足贵”译为“not the worthy kind”,显然不但没有回避掉这一前后矛盾,并且将其更加突出出来了。当然,汪榕培的翻译是依据近两千年来对“奇树”的阐释。这首诗到底存不存在前后矛盾呢?笔者查阅了《说文》对“奇”字的解释,其中一条说“奇,一曰不偶”。此处的“奇”是“奇数”之意,即“不成偶、不成双”。在东汉末年,“奇”已经有“不偶”之意了。《山海经·海外西经》有云:“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此诗中若将“奇树”训诂为“不成偶的树,孤单的树”正好可以比拟独自在家的思妇,她虽然已婚,可是丈夫远行在外,留下她一个人守着空房,这不跟“不成偶”一样的吗?庭院中的这一棵树,是一位困顿于闺房中的孤单女子。
可见,有时诗词语篇本身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受固化的单一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受从一开始的“权威”阐释的引导,一些诗词的阐释有失偏颇。当我们试图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时,经“他者”思维的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按照传统阐释翻译可能出现语言理解和逻辑等方面的偏差。
《迢迢牵牛星》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前后照应不足的问题。此诗头两句用“迢迢”和“皎皎”的描绘,引出“牵牛星”和“河汉女”(织女星)两颗星星,比喻相爱而又不能相守的两个恋人。不像莎翁的《第18 首》开头提出对比的双方,接下来从这两方均衡拓展开来抒情,这首诗从第三句起着重描述“织女星”对“牵牛星”的思念,而没有一句单独描写“牵牛星”的话语。这种抒情描写没有照应开头两句,造成了不平衡的心理感应。我们再读辛顿的译文,这种不平衡的感觉特别明显:
Far, far off the Ox-Herd star drifts.
And the Star River’s radiant lady—
she weaves shadow-and-light finery,
her shuttle whispering, whispering
all day long. She’s never finished.
Her tears fall,scattering like rain.
Star River’s a crystalline shallows,
so thin keeping them apart, a mere.
wisp of water brimming, brimming.
阅读此译文,读者会感到第一句很突兀,它既不充当全诗的主旨,也不引出下面诗行。当然,这不是译文的问题,而是原诗就缺乏合理的、平衡的叙事抒情。《青青陵上柏》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诗人经过洛阳北邙山的一片坟地,看到了小山丘上长满了青幽幽的柏树,他想到了躺在坟墓中的人,然后联想到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瞬息而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既然人生如此短暂,那么我们就该快快乐乐地活着,要抛弃烦恼,活得有质量。自古以来,酒便是提高快乐商数的重要工具。诗人劝朋友姑且喝一盏酒,相互娱乐一下,不要计较酒的多寡和薄厚。“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让我们驾着驽马到南阳城和洛阳城去嬉戏游玩,这样可以暂且消除内心的积郁,让人忘却烦恼;出游可以感受外部世界的快乐,让身心愉悦。然而,此诗的后半部分并没有提到南阳,只说洛阳。“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诗人描绘了洛阳的繁华景象,以及宫观林立,雕梁绣柱、画栋飞甍的“王侯第宅”,最后以“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就让我们尽情享受这豪华的盛宴吧,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愉悦,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做结。可是,前文提到的“南阳城”在后半部分只字不提,后文不回应前文,这不免给读者内心添堵。
经过“他者”思维的检索,我们发现作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明月皎夜光》开头的四句“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这句四句描写自然景观时一会儿写天上,一会儿写地上,一会儿又跳上天,一会儿又落下地,显得叙事失序,有点混乱。一些诗前后主题不一,如《东城高且长》不像是一首诗,而是主题不同的两首诗。还有一些诗在描写人生志趣时前后境界不同,《今日良宴会》的前部分本来是抒发人生失意或不得已的彷徨苦闷,却写得意气风发;后部分的主题发生了变化,转入了人生无常的悲叹,并且要求读者赶紧谋取高位占据要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