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法与邻里之间※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学术 热度: 16461
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9)

一、解题

(一)“邻里”是个比喻的说法,是指有密切关系的要素或学科。就语法来说,其“邻里”有内核的,这是“近亲”,比如语音、词汇、修辞、方言等等;也有外围的,这是“远邻”,比如逻辑、文化。文化又涵盖很多方面,比如哲学、伦理、民俗等等。远近只是相对而言,“邻里之间”其实关系都很密切。限于篇幅,这里只讲“近亲”,不说“远邻”。

  (二)现代语言科学中,将语言划分为语音、词汇、语法、通语、方言、古代语言、现代语言等等,这只是为了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和方便。其实,语言是一个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语和方言之间,古代和现代(历时和共时)之间,都是有密切关系的。要全面深入地弄清某一方面的问题,有时需要甚至必须联系其他的方面来考察。比如,语音现象,并不全是语音层面的问题,有的必须从语法层面上来认识;有的方言问题,光从方言本身来看,可能看不清楚,必须结合通语和历史,才能把握真相。邢福义先生提出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这是一种研究思路,这一思路的提出,就是基于语言要素和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这里只是立足于语法来说明“邻里关系”。同样,立足于语音、词汇或者方言,也可说明语音、词汇或者方言与其他语言要素或学科之间的关系。

二、语法与语音

语音不光表示词语的读音,有时还可以影响句子的结构,甚至被作为一种语法手段来运用。20世纪60 年代,林焘先生写过一篇文章《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中国语文》1962 年第7期),专门讨论了轻音与语法的关系。例如:

  (1)a.我想起来了∣b.我想起来了

  (2)a.早上不如晚上好∣b.早上不如晚上好

  例(1)a句“来”字轻读,“想起来”是动宾关系,意思是“坐起来”或“站起来”;b句“起来”轻读,“想起来”是动补关系,意思是“回想起来”。例(2)a 句“上”不轻读,“早上”“晚上”是偏正短语;b 句“上”字轻读,“早上”“晚上”是时间名词。

  再看一例:

  (3)他把锁着的箱子里的书都翻了出来。“都”字重读,这句话表示“他把锁着的箱子里的书全部翻了出来”;如果轻读,则表示“他不仅翻出了其他地方的书,连锁着的箱子里的书都翻了出来”。

  可见,轻音不一样,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就不一样。这类现象,过去学界关注得不够,人们讲得较多的是轻声区别词义与词性、词与短语的作用。例如:

  

  除了轻声,停顿和语调也是跟语法相关的语音因素。跟轻声一样,停顿也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关系和表达的意思。例如:

  (4)我/讲不好。∣我讲/不好。

  (5)夜,静静的。

  例(4)“我”后稍作停顿,“不好”做补语,表示“我”没能力讲好;“讲”后稍作停顿,“不好”做谓语,表示“我讲”不太合适。例(5)“夜”后停顿,更强调了“夜”的宁静。

  民间传说中,包公审理一宗女婿与小舅子争夺岳父遗产的案子。老人临终留下一封遗嘱:

  (6)八十老人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遗嘱没有标点,不同的断句(停顿)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如果断为“八十老人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就是女婿胜诉,但如果断为“八十老人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则是女婿败诉。

  句子有语气。语气属于语法范畴,它是由语调来表达的,而语调是由音高的变化构成的。

  (7)这时候才回。(35)∣这时候才回?(351)

  例(7)用升调,是陈述的语气;用升降调,则是疑问的语气。

  

  

  

  

三、语法与词汇



  

四、语法与修辞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属于语言要素,但它受语法的制约。对于语法和修辞的功用,有个简单的表述:语法管的是“对不对”的问题,修辞管的是“好不好”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语法与修辞的关系很密切。正因为关系密切,所以有的著作和教材将二者结合起来讨论,比如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年版)。事实上,有的现象,既是语法问题,也是修辞问题,比如词类活用。有的句式,既是语法格式,也是修辞格式。比较下面两组句式:

  (13)a.他们单位分了苹果梨子。(VNN)

  b.他们单位苹果梨子地分。(NN 地V)

  (14)a.因为他帮助了我,我才考上大学。(因为P,所以Q)

  b.要不是他帮助了我,我考不上大学。(要不是P,就Q)

  例(13)a 是一般说法,b 是强调(夸张)说法。例(14)a 是说明因果,b 是强调因果,强调“他帮助我”对“我考上大学”的决定性影响。两组句式的差异,需要从修辞(语用)上来揭示。

  新兴句式的产生,语法形式的发展,其动因都是修辞表达的需要。比如,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就是近些年兴起的说法。这样使用,就是一种修辞上的考虑。比如:北京对话白宫∣火箭对阵公牛∣传媒对接学术。

五、语法与方言

我们现在学习语法,讲授语法,研究语法,一般指的是共同语语法——普通话语法。共同语与方言相对,都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其关系的密切不言而喻。就语法来说,要真正把问题研究清楚,有时候需要联系或者借助方言,从方言中获得启发,寻找线索和证据。袁家骅先生曾经指出:

  

  

  (15)你喫饭吧你吃不吃饭

  (16)你喫饭吗你吃没吃饭

  例中“吧”“吗”分别是“不啦”和“冇啦”的合音。大冶方言里还存在着“吧”“吗”的组成部分仍可“分而不合”的实际用例:

  (17)你一个人睏怕不啊/啦→你一个人睏怕吧你一个人睡觉怕不怕

  (18)昨儿个衣裳洗冇啊/啦→昨儿的衣裳洗吗昨天的衣服洗了没有

  

  

  

  

  

  

  上下进出回过开起来 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开来开去起来起去?

  

六、结语

(一)语言的分科研究和教学有其优点,便于问题的深入;但也有缺点,忽视和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事实上,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树立“整体汉语”观念,重视“邻里”关系,强调“综合性”或“交叉性”的教学和研究。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强调综合和交叉,就因为客观对象本身不是一个单面体,而是一个多面体,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协同攻关。语言学科也应一样。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等,这些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客观上反映了语言的复杂性,说明语言也是一个多面体。语言的研究也需要协同攻关。

  (三)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固然要学有定向,也要关注“邻里”,学会“左顾右盼”。囿于一角,自我封闭,难以走远;只有开放视野,才能看得更远,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其实,不光是语言专业,其他专业(比如文学、历史、哲学等)也是如此,道理是一样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