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原有正文22877卷,凡例、目录共60卷,成于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是为正本。嘉靖四十年(1562)至隆庆元年(1567),又重录副本一部。时至今日,正本久已亡佚,副本也仅残存800余卷,散落世界各地。然而,正是这些数量有限的残本,仍然保留下来许多不见于其他典籍的珍贵资料,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2007年11月,全国古籍普查专家组赴华东地区核查古籍善本时,意外获知加拿大籍华人袁葰文女士藏有《永乐大典》一册,内容为卷2272—2274“模”韵“湖”字“诗文”。这册零本原为沈燕谋旧藏,后归袁安圃(袁葰文女士之父),“有两方藏书印章‘曾在袁安圃处’‘南通沈燕谋藏’”;“从封面至纸页皆无缺损,品相完好,其内容为有关‘湖’字的唐、宋、元诗文,字迹端工的馆阁体,当是真品无疑”,且能够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卷 2270—2271、卷2275—2276这两册首尾相连,“弥补了湖字韵的缺卷,达到了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经过多方努力,袁女士同意将家藏的这册《永乐大典》捐赠给国家,2013年9月30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永乐大典》(卷2272—2274)这册新见零本,内容既然主要为唐、宋、元、明四朝之诗、文、词,尤以宋元作品最多,那么它对于宋元诗文别集、总集的拾遗补阙,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元诗为例,继《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宋诗》之后,《全元诗》作为有元一朝诗歌总集,承续了断代诗总集的编纂传统,“据元人别集、总集以及有关文献数千种,编录出五千余位元代诗人的十三万两千首诗”,为元代文学研究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由于时代条件所限,《全元诗》在编纂期间尚未得见《永乐大典》(卷2272—2274)载录的元诗,所以仍有一部分缺漏。本文今从这三卷辑出刘秉忠、甘泳、释盘谷、陈景仁、陈杰、林昉、熊朋来、任士林、释允中、廉惇、张雨、贯云石、陈旅、释悟光、丁继道、孟惟诚、张宪、陈真文、韩公美、杜国英等20位《全元诗》已收诗人(以《全元诗》所在册、页为次)和吴志夫、吴世昌等2位《全元诗》失收诗人的26首佚诗,并对其中涉及的部分元人别集的流传情况略作梳理分析,以就正于方家。
一、刘秉忠(1首)
湖山红尘遮断长安道,湖上清明绝点埃。翠盖千团荷叶展,香风十里藕花开。曲栏思女楼头望,斜日归舟天际来。白鹭满滩人未醉,且留醒眼为渠开。 《永乐大典》卷2273引《刘文贞公集》
按: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初名侃,出家为僧时法名子聪。祖籍瑞州(今属辽宁),迁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卒,年五十九,封赵国公,谥文贞。《元史》卷157有传。
刘秉忠别集,《文渊阁书目》卷10著录“《刘文贞公集》一部十册”“《刘文贞公集》一部七册”。又有《藏春诗集》6卷,明天顺五年(1461)始刻,弘治元年(1488)重刊,弘治重刊本遂为现存各本之祖。《全元诗》册3页132据明弘治刻本《藏春诗集》6卷(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永乐大典》残帙引《刘文贞公集》编录其诗592首,此首失收。
二、甘泳(2首)
湖上二首去年湖上宿,今年湖上宿。湖上月来时,寒光动幽绿。
水浸月不湿,月照水不干。有人湖上坐,夜夜共清寒。 《永乐大典》卷2273引《中兴江湖集》
按:甘泳(1232—1290),字泳之,一字中夫,号东溪子,崇仁(今属江西)人。著有《东溪集》,已佚。《全元诗》册7页320据《皇元风雅》等编录其诗20首,此二首失收。
三、释盘谷(1首)
高邮府台上望湖涟漪澄碧倒涵空,夺镜寒光刺眼雄。放钓烟篷七八叶,带花汀苇两三丛。风吹黄入篱边菊,霜染丹归江上枫。寄傲南窗慰寥寂,客怀秋思渺无穷。 《永乐大典》卷2274引《游山诗集》
按:释盘谷,号丽水,又号隐显翁,海盐(今属浙江)人。曾住杭州慧因寺。年七十余而卒。著有《游山诗集》三卷,已佚。明释如惺《大明高僧传》卷一有传。《全元诗》册8页342据《永乐大典》残帙引《游山诗》《游山诗集》《游山集》编录其诗20首,此首失收。
四、陈景仁(1首)
湖上和潘心田韵春夏交承计莫留,风光次第到葵榴。湖山有旧常相对,岁月无情去似流。堂上老亲应倚望,客中连雨不胜愁。朱门尽日迎车马,纵有新诗何处投。 《永乐大典》卷2273引陈景仁诗
按:陈景仁,字仲麟(元仇远《金渊集》卷4《寄陈仲麟景仁》)。寓居杭州,与仇远多有交往唱和(《永乐大典》卷2264引陈景仁诗《西湖别仇山村先生》《寓西湖端午雨中和仇山村先生诗韵》)。《全元诗》册8页346据《永乐大典》残帙编录其诗18首,此首失收。
五、陈杰(1首)
沔阳湖中古祠行纪荆州渺上游,古沔僻一隅。蜀江汹西来,稍北疏为湖。一水分合流,取势极萦纡。十年再行行,俱值夏潦初。且复避风波,竟日牵高芦。沮洳莾相翳,白昼蛟噆肤。百里不逢人,并与炊烟无。晚泊古祠下,举头见栖乌。水鸟亦三四,飞来颇忘吾。凭舷聊欲狎,径去不可呼。惟余旧杨柳,短发共萧疏。风物何足纪,我行岁年徂。 《永乐大典》卷2274引《自堂存稿》
按:陈杰,字焘父,号自堂,丰城(今属江西)人。著有《自堂存稿》13卷,已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自堂存稿》4卷,收入《四库全书》。《全元诗》册12页356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自堂存稿》与《永乐大典》残帙、《皇元风雅》编录其诗351首,此首失收。
六、林昉(1首)
秋日湖上小舟租得载吟翁,流水斜阳秋思中。老却六桥杨柳树,一蝉犹自咽西风。 《永乐大
典》卷2273引林旦翁诗
按:林昉,字仲昉,号晓庵、旦翁,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全元诗》册12页436据清李成经辑《方城遗献》编录其诗5首,此首失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