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晚清“翻译小说热”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学术 热度: 15661
韩 晗

  (深圳大学 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发端于晚清。因此,晚清诸多文化生产现象亦成为了早期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诸多组成当中,有一类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外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界有着共同且重要的跨学科研究价值,那就是晚清翻译小说的译介与出版。

  翻译小说,即外国小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翻译小说借“西学东渐”之势传播入华,及至19、20世纪之交,随着现代出版业、报刊业在华的萌芽,以科学小说、爱情小说、侦探小说为代表的翻译小说,利用连载、出版等多种形式,借助新兴的出版制度与技术,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奇观——翻译小说热。

  文艺理论家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文化和艺术如果要发展,既需要“内行”即批评家、理论家们的指导、研究与推广,更需要“外行”即经纪人、媒体、观众(读者)、社团乃至政府机构的支持。因此,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要想获得发展,必须两者兼具,作为“外行”的后者被勒菲弗尔称之为“赞助人”(patron),这是文化艺术拥有社会经济地位而非只是文学地位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赞助人”理论构成了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之一,以王宏志、谢天振、李欧梵、王德威、郭延礼为代表的学者在该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在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诸要素中,晚清“翻译小说热”显然独树一帜。因此,借助“赞助人”理论对“翻译小说热”进行阐释,理应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但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数仍局限于外国文学研究学科内部讨论,而未能立足西方理论“中国化”的立场、从中国问题出发,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语境、借助“赞助人”理论视角对晚清翻译小说的生产、传播诸问题予以研判,这不得不说是“赞助人”理论在“中国化”应用中的遗珠之憾。事实上,勒菲弗尔本人曾关注过晚清之前中国的文学生产、传播问题,他认为:“在所有已知的文学系统里,中国是最能够长时间地去抗拒转变的,原因是中国文学里的‘赞助人’是属于统一性的一种,就是说,意识形态、经济、地位三者都集中在同一个‘赞助人’身上,他就是中央集权的统治者。他把文学的创造和阅读局限于极狭窄的小圈子内。”但可惜的是,勒菲弗尔并没有对晚清以来的文学生产、传播进行较为细致的探索。

  本文试图立足西方理论“中国化”的立场,借助“赞助人”为理论视角,结合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双重背景,从翻译小说生产、传播的总体状况出发,解答如下两个问题:“翻译小说热”何以证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翻译小说之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究竟又应有何种地位?

一、“产业化的文化”形成背景下的“翻译小说热”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是晚清“西学东渐”的产物,而翻译小说译介传播则是早期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组成。因此,谈“翻译小说热”则不可僭越“西学东渐”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

  晚清之前的中国,几乎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新世界几乎不相往来。纵然有域外书籍的译介(如明代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亦属于极其个别的中西文化交通事件,既非常态,更非主流。19世纪中叶,是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它们寻求殖民地、掠夺资源、海外扩张并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行预备的早期全球化时代。在此期间,西方的商品货物、资金技术、文化观念乃至政治主张都通过战争、贸易的形式传入亚洲、拉美与非洲等东方地区,当中也包括中国。

  这个在文化上被称之为“西学东渐”的历史时期,虽正值翻译小说传播入华,但细论其路径,则与晚清一系列的现代化运动密不可分,当中最为主流的是由清政府推行的“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的主潮之下,西方科学技术、文化观念依次在晚清七十年进入中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纵观整个“西学东渐”浪潮,翻译小说的在华传播与之伴随始终。

  翻译小说进入中国,最早当然是传教士的功劳,以晚清时期为限,目前有案可查的最早记录是《广州周报》(一说《广州日报》)1840年出版的《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编辑者名为“蒙昧先生及门人懒惰生”,蒙昧先生是谁已不可考,“懒惰生”是英国传教士罗伯特·汤姆(RobertThom),但这无非是教士自娱自乐或是传教使用,影响有限。据已故汉学家韩南(Patrick Hanan)考证,中国人最早参与翻译小说,则是在1870年代的同治年间,由一位叫“蠡勺居士”的人将19世纪英国作家利顿(Edward Bulwer Lytton)的《夜与晨》(Night and Morning)以《昕夕闲谈》的名字翻译并连载于当时的文艺杂志《瀛寰琐记》第3至28卷上,原著于1841年在伦敦付梓,《昕夕闲谈》只译了原作68节中的33节,此为最早由中国人完成的翻译小说。

  在此之后,翻译小说在华译介传播如雨后春笋般一发不可收拾,“翻译小说热”亦随之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瀛寰琐记》这样的市场化报刊出现,是《昕夕杂谈》问世的前提。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晚清七十年里,包括《海底旅行》《巴黎茶花女遗事》《十五小豪杰》等具有影响力的30部(篇)翻译小说,全部先发表于市场化报刊之上。可见这些报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外国文学译介规模势必大为缩小”。尤其是20世纪之初涌现出的“四大小说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与“四大报刊”——《时报》《申报》《神州日本》《新闻报》在当时影响颇大,是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特别是出版产业的重要起源。

  市场化报刊对翻译小说的译介传播作用非凡,同样,翻译小说对市场化报刊的作用亦举足轻重,两者共同构成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彼此互动形成了晚清的“翻译小说热”。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译介入华的翻译小说有三百余部(篇),包括陈独秀、严复、林纾、陈蝶仙、周桂笙等在内的翻译者多达六十余人,所涉及的刊物近二十种,前后有着近三十年的发展期,这些翻译小说在中国广受欢迎,它们不但见证了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文化交通史中的文本旅行与文学交流,而且在内容上支撑着处于勃兴期的近代中国市场化报刊,促使其成为了一种体量较为庞大的文化产业。

  读者对翻译小说买账,“西学东渐”所引发的风尚浪潮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翻译小说自身的内容使然。小说在中国肇始于唐代传奇,在明清发展至高峰,因此中国向来不缺乏小说读者群。翻译小说传入中国,正值小说在清代发展的高潮期,因此有着非常优质的接受土壤。在晚清诸多翻译小说中,“多半是冒险的故事及荒诞主义的矫揉造作”,但这些科学、侦探与爱情小说情节性强,联想丰富,与中国传统小说如侠义、公案与才子佳人主题小说有着审美共通之处。而且,翻译小说的译者多半采取“意译”的形式,有意采取中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这当然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时确实许多中国翻译家并不懂英语(譬如林纾),只有采取“意译”的方式“再创造”,另一方面在于,当时中国读者认知水平与文化视野相当有限,对外国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几乎一无所知,因此译者只有按照中国人习惯且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与行为逻辑进行翻译,这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大背景来看,19、20世纪之交的同治、光绪与宣统年间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生期,文化走向了产业化生产与市场化消费,文化产业渐成都市文化的主流形态,当中以张园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产业空间、以“四大小说杂志”与《点石斋画报》为代表的市场化报刊、以“吉庆公所”“京班戏园”与“兰心大戏院”为代表的舞台文化产业中介机构皆引领一时风骚,可谓争奇斗艳,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文化产业其时声势正隆,大有风起云涌之势,翻译小说借势发轫,破茧成蝶,驰骋于无垠都市空间。

  毋庸置疑,文化产业是形式,其内容是产业化的文化,这既是中国新文化的先声,也是中国近代都市文化、市民文化的重要特征。“翻译小说热”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产业化发展使然。翻译小说的大量并集中译介与迅速且广泛的传播,使得当时几乎无一家市场化报刊不刊登翻译小说,街头巷尾的市民们也争相阅读,许多报刊都将翻译小说作为促进销量的“必杀技”,一时洛阳纸贵,甚至引发了假借外国作家之名的“伪译”出现。“其尤黠者,稔知译书之价,信于著述之稿也。于是闭门杜造,面壁虚构,以欺人而自欺焉。”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证明了,有市场便有赝品,这是任何市场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场多大,赝品所占的比例就有多大,而文化市场这一特点尤其突出(譬如盗版书与假古董)。“伪译”这类赝品在晚清图书市场的横行,在相当程度上见证了翻译小说在产业化之下走向热门的历史事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伪译”虽是利益驱动,且违背基本的写作伦理,但在客观上却激发了中国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为后来中国人自己创作科学、爱情、侦探等现代题材小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先声之一。

二、翻译小说: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形成的标志

诚如前文所述,“翻译小说热”出现之时,正值小说在清代发展的高潮期,因此欲谈“翻译小说热”,则不得不谈“晚清小说热”,从逻辑上看,两者构成了一对子母集的关系。

  学界对“晚清小说热”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初,周氏兄弟便编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及至1940年代,学者阿英先生曾在《晚清小说史》中对晚清小说受欢迎的因素做了四点总结:一是印刷事业与新闻事业的发达;二是当时的知识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了小说的意义,三是清政府屡战屡败,作家、翻译家借小说抨击时政。这被视作晚清小说史研究的奠基性观点之一。近年来,以范伯群、欧阳健、陈子善、杨联芬、王德威、陈平原为代表的学者从比较文学、文化史以及思想史的角度对晚清小说进行了多元化的诠释,将晚清小说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20世纪之初,因为科举制的废除、报刊媒介产业的繁盛而造就了晚清一批“以文谋生”的小说家,当中如包天笑、周桂笙等人同时也是小说翻译家。因此,晚清小说当然包括翻译小说,“翻译小说热”显然是“晚清小说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翻译小说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它讲述的是世界故事,传递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差异的价值观,并且需要翻译才能完成,因此与晚清官场、侠义、公案小说在内容、生产上均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它更符合时代性与现代性这两个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故而“翻译小说热”具备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价值。

  前文阿英对晚清小说热的分析,之于翻译小说的译介、传播研究亦有一定借鉴意义。“印刷事业与新闻事业的发达”,体现了阿英已经认识到文化产业对于晚清小说的推动作用。“印刷”与“新闻”实际上构成了当时出版文化产业技术与内涵上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印刷技术,二是新闻事业即报刊业的发展。这两点,在客观上属于“赞助人”的范畴。

  不宁唯是,晚清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小说在晚清发展的高潮期一道,为翻译小说在华广泛译介、迅速传播且备受欢迎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但阿英所关注的只是出版文化产业领域的要素,之于文化产业市场而言,出版文化产业只是一个业态分支而已。而且在晚清文化产业体系中,除却出版之外,如风尚文化产业、舞台文化产业、视听文化产业皆为当中支柱,彼此相互博弈也扶持促进,既合作,又有竞争。从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看,不同文化产业类属之间的关联显然相当密切,由在华外侨兴办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经历了晚清数十年的发展,门类逐渐齐全,内容趋向多元,在开埠口岸地区与大型城市日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文化交易市场与相对较为健全的文化商道规则,“赞助人”对文化艺术活动、产品的“赞助”成为了文化产业体系中的一种惯例,“翻译小说热”随之应运而生。

  从逻辑上看,早期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因“赞助人”而形成的新生事物。从社会阶级关系看,“赞助人”既包括文化产业的从业者,也包括以新派官僚阶层、新兴市民阶层与在华外侨为代表的消费者;从目的来看,当时各种“赞助人”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进行赞助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既有主观的一面(如专门的出版商、报人与小说作者、译者等等),也有客观的一面,如清政府基于推行意识形态的目的设立“官书局”和“译书处”支持出版业等等。勒菲弗尔认为,赞助人对于文化的赞助,并非单向而是相互有所得的。扶持某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只是赞助人的客观愿望,其主观目的仍是自己获得既得利益:经济收益、文化控制权、精神要求与文化声望。从上述理论入手,我们可以发现“翻译小说热”具备鲜明的“赞助人”特征。而如下两点分析,则证明了它在实质上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

  文化产业理论认为,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一般有两个标志:一是稳定消费人群的形成,二是文化生产机制的确立。后者的主体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它与稳定的消费人群共同构成了“赞助人”群体。

  首先,从历史视角来看,“翻译小说热”是类型化文化产品第一次在中国的走红,这与1920年代都市画报的畅销、抗战时期古装电影的高票房在本质上如出一辙,这是特殊时代语境下形成稳定的消费人群的结果。

  晚清中国,对于西方世界的认识依次在观念上产生了三次变迁,第一次是“以洋为敌”,第二次是“以洋为师”,第三次则是“以洋为美”,这三次变迁依次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西方世界从恐惧到崇拜的历史进程。“以洋为美”之风与几乎同时到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这也是义和团运动迅速爆发的历史原因。但义和团运动很快因为庚子国变而受到了镇压,以立宪、改良乃至革命为要求的新式思想观念日益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中国的新兴阶级很快在爱国主义与全球化之间寻找到了一种观念上的平衡,因此“以洋为美”之风仍在当时中国特别是开埠口岸地区有着较大的市场,这是当时特殊时代语境的重要特征。

  关于“洋货”当时在中国受追捧的情况,以及西式餐饮、西式服装的盛行,学界研究成果不少,兹不赘述。在晚清最后十年里,意识形态领域的“以洋为美”风头正健。市民阶层已经形成雏形,但新兴的文学形态却未跟上,翻译小说很快趁势占领了当时中国文学市场的消费需求。当然,这里“以洋为美”并非只包含单纯的审美形态,它同样也包括所蕴含的政治倾向,认为西方的意识形态可以对中国的社会改革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即梁启超所言之“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以洋为美”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自身的民族性,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不但有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而且严重危害了国家文化安全。但在积贫积弱的晚清,开眼看世界总归比守旧顽固要先进得多,“洋”并非尽指国外,同时也代表的是人类先进的技术、文化、观念与制度,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语境下,“翻译小说热”的应运而生显然不难理解,无论是读者,还是出版商,乃至主张“西化”、喜谈“西学”的新派知识分子,皆不自觉地成为了翻译小说受到欢迎的“赞助人”。林纾、梁启超等当时一流的学者都愿意担任翻译小说的译者,而当时名声最大的报刊如《申报》《新小说》对翻译小说亦青眼有加,而成千上万的读者则对翻译小说这一文化产品给予极大的经济支持,他们构成了稳定的消费人群。显而易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新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

  其二,从具体情况来看,当时的报刊、读者、作家对于翻译小说的译介、传播已经有了明确的商业意识与盈利目的,且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经营、引导,尤其在现代出版产业没有建立健全时,将短篇翻译小说作为推广重点。这是对中国古代“文以载道”以及“我手写我口”“言为心之声”等传统写作目的的背离,鲜明地体现了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机制。

  在翻译小说刚刚传播入华的19世纪末,英国作家赖德·哈葛德(Henry Rider Haggard,1856—1925)的长篇小说《她》(中文由曾广诠翻译为《长生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时务报》上连载,该刊曾以连载各路短篇小说特别是“福尔摩斯探案集”而闻名,而且《长生术》比“过往连载福尔摩斯故事时所占版面要多得多”,但当时并无什么反响。三年后的1901年,刚刚成立的商务印书馆邀请翻译家林纾重新翻译《她》,并将其命名为《三千年艳尸记》,然而仍然影响有限,“哈氏成名还要等到林译全本的《迦茵小传》之后”——该书1905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1906年9月已发行三版。

  在1904年《时报》上,曾刊登了一则这样的启事:

  本报以前所登小说均系长篇说部,每竣一部,动需年月,恐或阅者生厌倦,因特搜得有趣味之一短篇,近日译成。自今日始,连日登载,约一礼拜内登毕。欲稍丰富故,特改用五号字,想阅者亦不至厌也。

  这条启事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一,当时的报刊社已经发现,读者对长篇小说的阅读方式已经厌倦;二,所谓“搜得”一短篇,想必也是故弄玄虚的噱头而已;三,为了迁就读者,改用“五号字”,可以“稍丰富一些”,无非以字小换取字多,缩减刊登的期数。而如上这三条,已然可窥得当时的报刊作为文化企业如何在推销文化产品——翻译小说上下功夫了。

  在此之后,短篇翻译小说开始成为报刊的新宠,翻译家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短篇小说的翻译。如《中华小说界》第二卷第七期刊登云鹤的短篇小说《可怖之恶奴》、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与《俄皇宫中之人鬼》等等,都是20世纪初脍炙人口的短篇翻译小说。从题材上看,当时流行的短篇翻译小说以侦探小说、科学小说为主,这当然与当时中国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密不可分。但这也证明了,在图书出版业未能兴起时,依靠报刊传播的文化产品已经受到了文化市场的遴选,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为代表的短篇翻译小说显然比《长生术》更受欢迎,而长篇翻译小说若想真的成为畅销的文化产品,则势必要与成熟的现代出版制度(包括现代出版企业的建立)相适应。

  当然不得不提另一个方面就是晚清翻译小说的稿酬制度。前文已有略述,翻译小说的稿酬甚至有时候高于原创,故而才会有“伪译”的出现。王宏志通过研究认为,晚清翻译是一种“商业化活动”,“除已制度化之外,更有法律的保障”(指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此外,在1902年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中,不但将译稿的稿酬公之于众:“译本”的“甲等每千字稿酬2元”“乙等每千字稿酬1元6角”而“丙等每千字稿酬1元2角”。这个价格在当时来说,无疑不菲。

  勒菲弗尔认为,在现代文化产业的语境下,“赞助人”对于文化的推广必须是主动、主观的行为,而赞助人与受众(大众)之间既有利益谋合的关系,亦有竞争的博弈。在晚清翻译小说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已经开始主动通过市场来遴选自己感兴趣或有需要的文化产品,这是成熟的消费群体应有的一种姿态,而文化生产者对于自己的产品推广、营销亦有客观判断、具体实践以及具体的利益要求,而这反映了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的本质,这两点恰是现代文化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翻译小说热”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历史地看,“翻译小说热”在中国持续时间并不长,粗略算来,不过十余年而已。随着中国本土科学、侦探、爱情小说的兴起,1910年前后,翻译小说很快地在异彩纷呈、竞争激烈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中“败下阵来”,“翻译小说热”几乎完全退潮。这从1909年周氏兄弟自费编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的影响可见一斑:

  当初的计划,是筹办了连印两册的资本,待到卖回本钱,再印第三第四,以至第X册的。如此继续下去,积少成多,也可以约略介绍了各国名家的著作了。于是准备清楚,在一九零九年二月,印出第一册,至六月间,又印出了第二册。寄售的地方,是上海和东京。半年过去了,先在就近的东京寄售处结了账。计第一册卖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册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没有人买了。

  尽管后世有学者认为,这一切皆是由于《域外小说集》翻译水平低劣造成的,但在序言中周氏兄弟却肯定了该著在当时并不算是劣等出版物,甚至不无自我感觉良好地夸赞该书“(所收录小说)结构缜密,情思幽眇,各国竞先迻译,斐然为文学之新宗,我国独阙如焉。因慎为译述,抽意以期于信,译辞以求其达”。这当然也不全是自吹自擂,至少以周氏兄弟的中外文功底而言,所翻译的作品决然不会逊色于晚清沪上不计其数的“补白译者”,而且《域外小说集》所收录的都是之前读者们青睐的短篇小说,但《域外小说集》的惨淡结局,与之前“翻译小说热”可谓云泥之判。

  《域外小说集》的失败并未让周氏兄弟(至少是周作人)死心,在1913年,周作人继续给《小说月报》投了一篇名为《炭火》的短篇小说译作,这次编辑的回复就没那么客气了,干脆直接退稿,附带着将周作人的译作奚落了一通——“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这再度证明了,在辛亥革命之后,“翻译小说热”已然退潮,翻译小说在中国也进入了相对的低潮期。

  文化产业一经形成,便有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赞助人”理论认为,诗学规范、意识形态与赞助人构成了翻译活动的三要素,而作为赞助人而言,它主要由强大的政府、阶级、财团或社团构成。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上述主体推动,在处于历史变革期的晚清,以“翻译小说”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品,与几乎一同出现的唱片业、照相业与戏剧演出业一样,显而易见地受到了改良派主导的政府及其官员、新出现的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新兴市民的扶持,譬如前文提到的代表改良派的新兴知识分子领袖梁启超,将小说与强国富民联系到了一起,成为“翻译小说热”的重要推手。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中,“赞助人”所起到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但任何文化产品,有波峰必有波谷。辛亥革命前后,革命逐渐代替了改良,“以洋为美”逐渐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色调所取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藉此,翻译小说在清季民初的暂时遇冷,亦不难理解。

  其一,“翻译小说热”处于由晚清向民国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此时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从萌芽走向成熟的重要形成期,翻译小说的走红,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培养了重要的“赞助人”土壤。

  “翻译小说热”主要集中在晚清最后十余年,在这一时期,留声机、照相机相继在天津、上海与广州等口岸城市传播入华,视听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而大量画报亦在此期间涌现。此外,1907年出现的话剧也以“文明新戏”的形式传入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也在这一时期成立,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当时“翻译小说热”的推动者、参与者都无愧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推手,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赞助人”主体,如林纾、陈独秀、梁启超、周作人、严复等等,他们成为了未来中国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影响非止文化产业一端,而周桂笙、包天笑、曾朴等出版人则成为了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重要奠基人。

  无独有偶,翻译小说的“赞助人”还包括新式官僚阶级、买办阶层等等,他们在清季民初的中国从弱到强,由边缘而中心,逐渐成为政治、经济上具备优势地位的群体。另一方面,他们在精神上也受到了“翻译小说”的精神滋养,从而助力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翻译小说热”与中国现代市民阶层的勃兴具有时间上的共时性。它为近代中国市民阶层看世界、了解世界提供了一扇重要的窗口。尽管从今天的立场来看,其内容、题材过于简单,甚至有些粗陋,也缺乏一定数量的世界名著,而且在译法上也过于“迁就”当时读者的认知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流行于世的翻译小说顺应了市民阶层的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兴阶层的世界观,为20世纪上半叶文明新戏(包括后来海派京剧)的兴起、好莱坞电影的传播与现代小说在华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受众基础。

  其二,翻译小说促进了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迅速传播,提升了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整体质量,丰富了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赞助人”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之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广义上看,早在晚明中国就有了以扬州为中心的出版业,但这种出版业属于非常低端的原始萌芽,大多数属于不追求经济利益的“官刻”,即使部分“坊刻”也只是满足文人唱酬而已,纵然少部分刻书有一些利润,当然也谈不上产业化。晚清的“官书局”尽管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渊薮之一,但仍将晚明“官刻”的特点与缺点予以继承,因此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直至晚清最后二十年,才真正在实质上有所突破。

  “翻译小说热”刺激了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偏重翻译、出版西方科学技术著述的旧格局。1903年,张元济成为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之后,就以西方小说、西方文化的译著为“拳头产品”,如严复所翻译的《原富》《法意》以及1914年出版的“林(纾)译小说丛书”等等,虽然后者从影响上看并没有像“翻译小说热”那样受到追捧,但也是当时的常销书,为较多有一定阅读层次的读者所认可。

  可以这样说,报刊成败,内容可谓决定性因素。晚清民营报刊业为抓住读者在内容上曾有过多种尝试,最为后世诟病的是依靠谣言、情色、凶杀而“吸眼球”的“小报”,“拿到手里一看,千篇一律,都离不开秽亵二字”,其主题无非是“谈女人,谈性交,红情老七,雪艳老八,可实在是无聊得可以的事情,不但无聊,而且近于下流”。但“翻译小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报”的低俗性内容,之于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内涵、质量上都有了丰富与提升。

  值得重视的是,在“翻译小说热”的过程中,译者、编辑、报人以及策划人等参与者从中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并受到了应有的锻炼。在迎合读者需求的同时,他们并未降低格调、改弦更张,而是力促翻译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版图中有一席之地。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他们的眼光是准确的,他们的付出是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而且他们的努力也是有相当历史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小说热”对之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晚清“翻译小说热”凸显了“赞助人”之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反映了稳定的消费群体的形成与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的确立,并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因此,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与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视域下的“翻译小说热”是一个有着研究意义的学术选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